分享

中医治疗高血压,6个穴位教你降压!

 文炳春秋 2023-04-11 发布于浙江

在中医上面,并没有关于“高血压”的记载,高血压被归类为'眩晕’一类,而中医学对于其有很长的历史。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中医治高血压需要分清证型。

中医强调的是辩证,所以每一种病症,在中医学的定义下,都会有“症状”的划分。

根据不同的类型,其处理方式及药物使用也不尽相同。要达到良好的降血压疗效,必须从辨证入手。

高血压最基本的中医『证型』有以下3种类型:

肝阳上亢型(情绪暴躁)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头脑发胀,脾气暴躁,口苦,四肢发麻,面色发红,失眠多梦,疲劳,心情烦躁时会加剧。

痰浊内阻型(体态肥胖)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晕,好像被一块布包裹着),经常出现胸口闷热、心慌,肚子胀满、呕吐痰涎、食少多眠,腿部可出现轻微的肿胀,排泄物粘稠或便秘

肾阴亏虚型(老年虚弱型)

主要表现为:头晕,视力下降,双眼干涩,健忘,耳鸣,烦热失眠,腰膝酸麻

但实际上,中医分型并不是只有这三种,因此,还得请专门的医生,根据自己的病情,进行合理的治疗。

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可以多按一些常用的穴位,也可以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百会穴

位于:两耳尖与顶点相交的地方

攒竹穴

位于:眉内侧面的下垂(额部下垂时,眼窝上方的切痕)。

风池穴

位于:胸骨后缘与胸骨前缘的间隙内。

曲池穴

位于:弯曲成一条直线,在手肘的横线末端

足三里

位于:膝盖下方3英寸(约四个手指长),离小腿前方一根手指远。

涌泉穴

位于:在蜷足时足的脚掌底部,在前面的凹进去的地方。

穴位按摩对降低血压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其作用因人而异,并不能替代药品。若牵扯到针刺、灸法,请务必在医师的指点下进行,或请医师指导。

正所谓“辩证”,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的药物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其他人有效的药方,未必对你有效。建议及时就医。

我们进行的所有处理都旨在使血压稳定下来,因此,不管采用何种处理,都必须遵守一项规定: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大有学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