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缘堂:成器的人并不需要太聪明

 汪缘堂 2023-04-11 发布于湖北

成器的人并不需要太聪明。

我们的传统文化寓言,会教小孩子读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这类故事,小孩子时候或许会觉得故事主人公很笨,这故事很幼稚,实则这类寓言再告诉小孩及大人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就是克服人性的软弱,要有勇气和使命感的担当,这不是在讲智商问题,而是气节和人格问题,气节和人格精神会造就个人,乃至社会家国的命运。

聪明的小孩及大人占比并不少,但历来做出个人成绩或社会巨大价值的人往往都不是凭借聪明,因为聪明表面是好事儿,但随着聪明的发展,聪明人非常容易失去某些品质,与聪明伴生的品质缺陷对一个人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过聪明带来的暂时小好处。

聪明人很容易价值观不稳定,也更容易少弘毅之气,缺乏信念,这是做成一件事儿的大忌。
无论宗教修行,还是做事做产品赚钱,还是涉及大是大非大义。

一个人是载道之器,或现实性的责任担当者往往正是拥有寓言故事主人公的品格和器量,否则无论如何聪明都难担重务要事之职。

自己命途发展中的贵人往往更容易因为自己很“聪明”而不放心自己做事,严重者会怀疑个人品质是否过硬。

一个人学的特别有心眼,这意味着难以前途高远,不容易发达。

“傻人有傻福”更多是指器量和人性品质,聪明反被聪明误也不是讲人的智商。

如果认为寓言故事太幼稚,而否定这种教育观念,那么人是容易越来越聪明了,但也更加不容易出有优秀品质的人才,更没有责任感,因为聪明而使人变得弱小,“聪明人”太多,整体的力量也就更脆弱。

自古王侯爱虎将,老百姓喜欢小孩子叫孩子是虎头虎脑,带三分虎气,比猴精更有分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