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樊瑞红:增味五痹汤治疗疑难症举隅

 共享2931 2023-04-12 发布于广东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樊瑞红

增味五痹汤出自《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由麻黄、桂枝、红花、白芷、葛根、附子、虎骨、羚羊角、黄芪、甘草、防风、防己、羌活组成。具有温通宣痹的功效。治疗行痹、痛痹、着痹、皮痹、脉痹、肌痹、筋痹、骨痹。笔者跟随吾师马连珍主任医师,临床应用此方加减化裁,治疗几种内科疑难症,取得显著疗效,现简述如下。

1.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可能与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的炎性改变为特征。由于滑膜炎性持久反复发作,各关节内软骨及骨受到破坏,而致骨关节肿大变形,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甚至致残。我们临床中共治疗3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均满意。

朱桂敏,女性,43岁,五年前出现发热,体温在37.5℃-39.2℃之间,经打针后体温正常,但出现双手关节红肿疼痛,渐及双手,双腕,双踝等部位。逢阴天下雨症状加重。经医院检查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抗风湿治疗,疼痛不缓解,后用大量激素病情得到控制。此后经常反复发作,四肢小关节部红肿疼痛时轻时重,生活不能自理。

刻诊:患者面色少华,面目虚浮。双手中、食指及踝关节变形,疼痛强直,手足功能受限,神疲倦怠,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苔白,脉沉迟而细。辨证为疾病日久,肝肾亏虚,寒湿之邪乘虚入侵,痹阻筋脉。

方剂麻黄18g,桂枝20g,红花10g,白芷10g,葛根24g,乌头10g先煎1小时去毒,羚羊粉0.6g冲服,黄芪30g,炙草10g,防风10g,防己10g,羌活10g,土鳖虫10g,乌蛇肉10g,全蝎6g。每日1剂,每剂两煎分服。服药七天后,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已能慢慢屈伸,连续服用20剂,疼痛基本消失,关节周围红肿减轻,面色较前红润,浮肿消失,舌质红润,苔白,脉较前有力。嘱其再连续服用20剂。关节功能已基本恢复,活动自如。将此方配成蜜丸,每日早晚各服两丸。半年后随访,患者未见复发,能参加工作。

按: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尪痹”范畴。痹者,闭也,痹阻不通之意。其病因病机虽然错综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两种,即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正气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亏损;外因是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肾虚则不能生髓充骨,而骨痿痹,肝血不足则筋脉失养而筋弱。此时邪气乘虚而入,闭阻脉络,营卫滞涩而发为痹痛。《类证治裁》指出:“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入侵,正气为邪所阻,不得宣行,因而留滞,久而成痹。”

方中,麻黄、桂枝、乌头温通经脉;红花活血;葛根、白芷通经止痛;羚羊粉清热凉血而消肿止疼;黄芪、炙草益气助阳而补虚;防风、防己、羌活祛风胜湿;土鳖虫、乌蛇肉、全蝎疏通经脉,活血消肿以止痛。全方共奏温阳宣痹,祛风胜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2.    痛风

痛风是一种尿酸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血清及体液中尿酸增加,致尿酸盐结晶沉着于各种间叶组织中当关节受累时,则称为痛风性关节炎。

本病以关节剧痛,反复发作,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特征。好发于拇指的跖趾关节,其次为踝、足小关节以及膝、肘、腕、掌指和指间关节。化验检查血中尿酸增高,可见“痛风石”。我们在临床中治疗了“痛风”病人28例,疗效显著。

刘树堂,男性,74岁。患者素体肥胖,湿热偏盛,饮食不节,嗜醇酒,肆食肥甘厚味,以致湿热蕴壅于经络关节之间。而发掌指关节、跖趾关节疼痛。两年来反复发作,在卫生院以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经常服用“芬必得”等药,病情无明显改善。近一周出现发热,关节疼痛加剧而来住院治疗。

刻诊:连续发热一周,体温在38℃左右,双侧掌指关节,跖趾关节剧痛,突然发作,且夜间尤甚,饮酒及劳累后症状加剧,疼痛渐及双腕,双肘关节,周围红肿热痛,活动受限,面色潮红,心烦纳差,大便干燥,口渴喜冷饮,舌质暗红,苔腻,脉沉细。来住院后查血尿酸增高,腕、肘关节旁见小的痛风石,质地坚硬。

处方:麻黄10g,桂枝10g,红花12g,白芷12g,葛根24g,乌头10g先煎1小时解毒,羚羊粉1g冲服,黄芪30g,甘草10g,防风10g,防己10g,羌活10g,知母12g,石膏30g,丹皮10g,茜草10g,赤芍10g,每日一剂,每剂两煎分早、晚服。患者服用五剂后,关节热痛减轻,体温降至37.4℃,夜间疼痛减轻,能入寐。连续服用十剂,双手掌指关节,跖趾关节红肿疼痛明显好转,腕肘关节仍有红肿热痛,复查血尿酸较前下降,痛风石明显减小,心烦面红均减轻,大便通畅。继服二十剂,复查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关节红肿热痛基本消失,体温正常,痛风石大部分消失,舌质淡红,苔薄白。患者要求出院。嘱继服上方。三个月后随访,病情痊愈未复发。

按:痛风一症,属祖国医学“痹症”,多为“热痹”、“痛风”范畴。多为患者素体湿热偏盛加之感受湿热之邪,内外相挟,湿热更盛,滞留于肌肤,蕴壅于经络关节之间,经络受阻则红肿热痛。

方中麻黄、桂枝、乌头温通经络而止痛;防风、防己、羌活祛风胜湿;白芷配羌活以增胜湿之力;葛根配合麻黄、桂枝能开发腠理,汗出解热;知母、石膏清热生津止渴;羚羊粉、丹皮、赤芍清热凉血而治热痹。全方共奏温通宣痹,活血止痛,清热凉血之效。 

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是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缺血、变性、纤维化等病变,引起心搏激动的形成及传导障碍,导致心、脑、肾缺血的一组症候群。目前尚缺少理想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的解决方法是安装起搏器。我们经过实践总结,中医药治疗病窦40例有一定的疗效。

简学仁,男性,44岁,患者胸闷,憋气两年,心慌,气短,周身乏力,眩晕伴心前区及后背压迫沉重感,夜间时有憋醒,舌质淡暗,苔白,脉沉迟弱。曾经到医院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在40-60次/分之间,做心房调搏术检查后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对症治疗服用消心痛,阿托品,维生素等药,静点能量合剂,1-6=磷酸果糖。症状无明显好转,心率在56次/分-60次/分之间。两天前突然出现昏扑倒地,当时心率42次/分,故来住院治疗。

刻诊:面色无华,精神不振,周身乏力,憋气,胸闷,心慌气短,眩晕头痛,夜寐差,时有憋醒,舌质淡暗,苔白,脉沉迟。HR:56次/分,律齐,血压90/60mmHg,心电图检查:窦过缓,Ⅱ、Ⅲ、aVF S-T段下移。

方剂:麻黄18g,桂枝18g,附子10g先煎解毒,红花10g,白芷10g,葛根24g,黄芪60g,炙草10g,防己10g,防风10g,羌活10g,丹参24g,每日一剂,每剂两煎早、晚分服。服药七剂后,患者诉心悸,憋气,胸闷好转,眩晕减轻,查心率64次/分,且能持续心率不减慢。继服十剂,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眩晕,夜寐好,夜间无憋醒,心率在65-70次/分之间,查心电图心肌缺血有所改善。连续用药半月后,心率维持在70次/分左右,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出院。嘱继续服药。追访半年,心率仍在65-75次/分之间,未发晕厥,心电图正常,能正常工作。

按:病窦在中医属于“心悸”“胸痹”的范畴,以心肾阳虚为主。宋▪成无己说:“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为悸也。”气虚鼓动无力,血流迟缓而心率减慢,表现为心悸、憋气,阳虚不能上达清空之窍而眩晕,甚则昏扑不省人事。心主血脉,心气不足,心阳不振,阳气不能鼓动血液运行,致血运不畅,心脉瘀阻,而成“心痹”。《素问▪痹论》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故感心悸。

方中:麻黄、桂枝、附子为温热之品益气助阳,以鼓动血液的运行;丹参、桃仁活血祛瘀;白芷、葛根、黄芪升阳助气,补助阳明以治眩晕;防风、防己、羌活疏通太阳经气,配防己风通行周身,治疗心脉痹阻。全方共奏温经通脉,宣痹活血之功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