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颡鱼“烂身”的发病特点及建议防治方法!

 小强tj7feg3mv9 2023-04-13 发布于广东
点击小程序,学习更多水产技术!
养殖中常见的“烂身”问题,黄颡鱼算是典型代表之一,烂身造成的死亡量很大。
如何造成的?有什么症状?该怎样去预防和治疗?
一、黄颡鱼“烂身”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症状,病鱼通常游水,局部皮肤呈马鞍状,发白、浅表性溃烂, 严重时全身皮肤溃疡,有的肌肉也发生严重溃烂, 胸鳍和背鳍基部发红、溃烂,部分病鱼继发感染败血症后腹部膨大,尾鳍溃烂,下颌和腹部发红,病鱼摄食量减少。因为发病时水质都比较恶化如亚硝酸盐超标,所以一般此时又 极容易造成亚硝酸盐中毒。
解剖发病鱼可见。 肝脏肿大, 并呈不同程度的糜烂状;脾脏肿大,有出血点;肾脏肿大;肠道无食物,肠壁变薄。
二、黄颡鱼“烂身”的发病特点
1、 从苗种到成鱼皆可发病, 一般2-3两的鱼最容易出现。
2、发病 死亡率很高,死亡量大, 开始每天死亡几条,不控制可能几天就会发展到每天死亡上千尾甚至上万尾。
3、 常见于密度大,投料猛,有机质多的池塘, 特别是氨氮或者亚硝酸盐较高的池塘更容易爆发。
4、喜欢乱用药,特别是消毒和杀虫的, 药品使用频繁, 水质被破坏恶化严重的池塘 也容易爆发。
5、 长期不清塘,池塘老化、底质差的池塘 也容易爆发该病。
三、预防方案
1、严重的黄颡鱼烂身是 很难修复, 一定是 早发现早防治。 因为一旦发病,黄颡鱼的摄食会减少甚至不摄食,内服药物很难起到作用,很容易引起大量死亡。所以黄颡鱼“烂身”防治最关键的就是及早发现,早防治。
养殖户在巡塘时重点关注黄颡鱼活动情况,尤其是当吃料减慢时,要注意“烂身”情况的发生。
2、 切记盲目使用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和杀虫剂 , 出现“烂身”首先要考虑的是池塘水质情况,否则容易加重死亡。
3、 多增氧, 尤其是阴雨天 开启微孔曝气 或者投 放氧大大 均衡水体溶氧; 勤改底, 定期使用双氧底净颗粒或过硫酸氢钾进行改底除臭;培菌培藻,养殖高峰季节全程使用生物絮团包挂袋。
黄颡鱼“烂身”大多细菌引起,条件致病菌的发生与池塘水环境密切相关。
四、建议治疗方案
第一步:第一天解毒抗应激,改底降解氨氮亚盐, 具体方法是上午用泼洒姜100克+碧水灵500ml=1亩,下午用360云消250克=1亩,由于发病的池塘大部分都是氨氮或者亚硝酸盐超标,而且由于养殖户很多时候都用过刺激性比较大的杀菌杀虫药品,所以只有先解毒改善水质,才能提高后面用药效果。这个时候尽量减少投喂或者停食。
第二步: 第二天消毒杀菌,因为伤口都有细菌真菌感染, 为了防止病原扩散,所以杀菌是必须的,一般发病的鱼体制很弱,尽量不要选择刺激性大的药品,具体方法可用10%聚维酮碘溶液125ml+20%浓戊二醛溶液125ml+水霉净20克=1亩,严重时连用2次。
第三步: 第三天内服,以解毒、保肝护胆和增强体制免疫力为主, 具体方法是氟苯尼考粉200克+肤美200克+黄芪多糖免疫草100克+板黄散200克+多维100克+粘合剂25克拌20公斤饲料,每天只喂一餐,连用5-7天。
总结:黄颡鱼烂身属于慢性病,没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案,但是几个治疗原则大家一定要遵循:
1、治疗期间 切记大量换水和动网捕鱼,应激会加重病情。
2、 及时捞出病死鱼, 不仅是死鱼就是感染严重的病鱼也要及时捞掉,以免扩大感染。
3、鱼病控制之后的一段时间都要 控制投喂,继续做好预防工作, 以免反弹。
长按下图扫码,十大养殖品种盈利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