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夜,听几段经典相声

 赵数理 2023-04-13 发布于上海

曾经在收音机里听老先生们讲过,相声是这么来的:

清朝晚期,光绪皇帝死了,天下都要带孝,100天禁止说书唱戏。当时京津一带以曲艺为生的艺人已经很多,不让说书唱戏了,怎么养家糊口。于是,有的艺人改行。有的唱京剧的去卖菜,有的唱大鼓的去卖烧饼;也有的艺人以撂地讲长篇笑话为生,便成了相声的正式起源。


下面来一段郭德纲的《改行》,也叫《八大改行》,了解一下当时的情景(其实我想用侯宝林先生的,微信只能加载qq音乐里的,但QQ音乐里没有侯先生的,感兴趣的大家可以去网上找找)

相声分单口、对口和群口。对口中有几对是公认的经典组合,比如现在最火的郭德纲于谦,前些年的牛群冯巩,都是配合非常好。中国相声史上七八十年代有一对北京二赵,个人感觉非常经典。


北京二赵赵振铎赵世忠的《八扇屏》,小时候听过无数遍,超赞,足以令你爱上相声的一部经典!下面欣赏李金斗、陈涌泉的《八扇屏》。

老艺人们说,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这两段可谓经典中的经典,是相声演员必学的,被无数艺人说过。来吧,来一段《大保镖》。


     相声中有种门类叫“文哏相声”,其实真正的文哏说的就是苏文茂先生。所谓文哏,就是文人式相声,用现在一句话说,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苏文茂先生的《批三国》让人拍案叫绝。下面,苏文茂《批三国》:


谈到了三国,关于三国的相声段子很多,90年春晚有段无厘头相声《三顾茅庐》,第一次听时笑到肚子疼。


近些年CCTV相声大赛经常有好的原创段子,《杨光的快乐生活》的导演主演杨仪,在2003年第二届CCTV相声大赛中《肉烂在锅里》,堪称当代青年演员创编相声经典之作。


有两个问题,其一,好多素材找不到;其二,想找印象中最经典的,结果找到的往往是郭德纲的。

生活艰辛,多听相声,多笑笑。祝您健康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