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成功的大IP,不靠情怀也赢麻了……

 十点美剧 2023-04-13 发布于山东

这两年,游戏改编的电影越来越热门。

前有《最后生还者》,近的有《龙与地下城》,表现还都很不错。

全球最知名的游戏商任天堂也看中了这个市场,最近上映的《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就是他家的大IP。

今天要聊的电影,也是源自一款游戏。

不仅关系到任天堂的崛起,还牵扯到背后的政治博弈,各方势力心怀鬼胎斗智斗勇。

上线后豆瓣评分8.1,烂番茄新鲜度92%。

绝对是今年不容错过的好片。

《俄罗斯方块》

从1984年诞生至今,《俄罗斯方块》已经卖出1亿7000万套,拥有9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曾经是历史上最畅销的电子游戏,直到2019年,才被《我的世界》打破纪录。

甚至,它还有自己专门的世界级大奖赛。

虽然知名,但这样一个全是小方块的游戏要拍成电影,怎么拍?

确实,游戏没什么好拍的。

这部电影,讲的是游戏背后刺激的版权大战。

很难想象,一个简简单单的游戏,背后的秘密,竟然如此惊心动魄。

故事还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

前苏联的一个计算机工程师阿列克谢·列昂尼多维奇帕基特诺夫,小时候喜欢玩拼图游戏。

长大后在工作之余,用单位的电脑开发了一款小游戏。

这就是“俄罗斯方块”的最初版。

那时候的俄罗斯方块,还只是靠【】拼出来的图形。

帕基特诺夫找同事做出了电脑兼容版本。

接着,这个游戏迅速火遍全苏联。

1988年,美国人亨克·罗杰斯(塔伦·埃哲顿 饰)偶然在电子展上接触到这款游戏。

有没有觉得亨克眼熟,他就是凭借《王牌特工》走红的绅士特工,只不过贴上了小胡子。

亨克当即决定要拿下游戏的发行版权。

但他没想到,这款游戏背后的版权关系如此混乱。

最初发现俄罗斯方块商机的,是罗伯特·斯坦恩

他想要买下俄罗斯方块游戏的版权。

但是,帕基特诺夫虽然是游戏创造者,但他是使用单位电脑去开发的。

按照苏联法律,游戏版权归国家所有。

苏联的全联盟电子设备联合会(ELORG)批准了这个交易。

把游戏的电脑版权以1万美金的价格卖给斯坦恩。

但问题是,没有签署合同,只有一封电报。

版权的范围也模棱两可。

还没完,这场博弈中还有一位英国富豪,镜报软件的罗伯特·麦克斯韦

家产过亿,与苏联领导人私交甚好。

打算从斯坦恩手中买下电脑版权,再进一步扩展到电子游戏、桌游等领域。

但问题是,他不想给钱,只想用别的东西交换。

对于亨克来说,他的力量太微小了。

于是,他希望与任天堂合作。

三方势力已经集结,为了拿到版权,不约而同去了苏联。

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版权的争夺逐渐升级为政治博弈。

亨克一进入苏联,就受到严密监控。

随行的翻译,其实是情报人员。

想要传真,必须得通过政府部门。

就连苏联的内部,也弥漫着一股混乱而不安的气氛。

这部电影的导演就是“王牌特工”系列的导演马修·沃恩。

王牌特工第一部结尾,大家脑袋炸开彩色蘑菇云的画面怪诞又美丽。

这位导演就是有很多这样的奇妙主意,在电影《俄罗斯方块》里,也融入了非常多游戏的元素。

比如说电影的很多转场,都用了8位像素的动画风格。

在介绍几位主要人物时,会像游戏一样,采用player1的方式。

包括在电影的结尾,还放上了一个大大的Game Complete。

最绝的还要数在苏联飙车的画面。

每次碰撞都会使车子像素化,车子在追逐过程中慢慢变成了掌机游戏。

原本刺激的逃亡之路变成了游戏中的两个玩家比拼,真的绝。

这些场景不但给电影的各种场景转换增加了趣味性,更是勾起了当年的游戏情怀。

除了游戏背后大国的博弈,多方的争夺,最让人感动的还是两个同样热爱游戏的人的惺惺相惜。

一个是倾家荡产买下游戏版权的美国人亨克,一个是游戏的创造者帕基特诺夫。

两人一见如故,对游戏抱有高度热情。

那么多人想要占有游戏版权,最害怕的人却是游戏的创造者。

因为他对于这个游戏没有任何权利,一切都是国家的。

甚至还因为与外国人接触被严密监控。

两人面对着不同的危机,游戏是他们共同的朋友,电脑是他们共同的语言。

在现实中,亨克从没忘记这个苏联朋友。

苏联解体后,亨克帮助他移民美国。

后来两人一起成立了俄罗斯方块公司。

一款游戏,超越国家壁垒,跨越种族隔阂,连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小编看完电影后忍不住又打开了这熟悉的游戏过了把瘾。

如果你也玩过这个游戏,那这部电影绝对不能错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