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点”无用的事“,为了走得更远

 流年小筑 2023-04-15 发布于河北

用文字创造价值

第18期丨2023.04.03-2023.04.15

有的说

 1 

是小筑老师你,让我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一直看见我,唤醒我的内心。让我知道了,我到底想要是什么。也让我的家庭一步步变得和谐。

六年三次重大改变,每一次都是因为小筑老师你

让我一步步从一个普通的美容店店员,成长为了一个有自己店铺和合伙人的创业家 。

谢谢师父,让我从一个0收入二胎宝妈,到现在

有这么大变化

我现在朋友圈卖货、做活动,带团队,把流量从公域引流到私域,话术、文案......都是用你教我的那些方法。

小筑老师,我想下个月跟你学习小红书

做读书成长博主,提高自己内部核心力。

这样生活有保障,做小红书不会急功近利总想变现问题。

小筑老师,抖音本地生活化服务,是个很好的赛道,值得去做

我们自己也积累了可复制的成功案例。一定可以帮到更多人的!

小筑老师,你们这个宣传片文案写的,就是

央视水准呀

品牌宣传片、创始人短视频宣传故事文案,你们的策划和写作太专业了。

看看怎么合作,把这个业务版块扩大下?

小筑老师,你积累了这么多年了,但是也太

低调了

你应该连接更大的平台被更多人看见,影响和帮助更多人啊~

看看咱们怎么合作?

我不语

创办微文案培训至今8年了,我到底有什么?

回头看,感觉空空如也!

前一阵,我经常自责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知识变现的节奏,更跟不上同样做文案培训的老师们的思维,但现在我发现,我还是跑得太快了。

每个培训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把它不断扎根,扎深。

就像前面我跟我一个学员说的那样,她也正是因为践行了这一点,积累出了现在的成绩。

而我的优势呢?

我可驾驭各种风格的微文案,尤其是散文诗一样的文案,而这种其实是大多数文案人写不来的。

但是当不由自主席卷进招生运营、团队管理中,我发现我整个就是在拿自己不擅长的短板去跟人家的长板比;而我的长板,却在一点点缩短。

林桂枝老师说过一段话,我非常有感触:

一旦成为主管就进入了管理层,主要的工作不外乎点评创意,安排人事,处理员工的升职加薪,参加集团的各种会议,出席大客户的提案,管理各种碎事。

当一个人被这些事儿占得满满当当,便会失去创作的时间,根本无缘做大事,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

你说,一轮轮滚动开课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想给自己多些时间,慢下来。

欲速则不达。

慢入进自己最喜欢的事情里去,才是最优解。那才是我真正对大家对这个社会有用的地方啊!

戴维·M·利维在《快节奏,慢生活》书中指出:

“慢生活,是一种让人寻求更慢、更平静、更能让人沉下心来思考的生活模式。”

慢,是不急于求成,也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深度思考,和向上成长。

时间是人生最大的成本,一个人把时间花在哪里,出彩的地方就在哪里。

人生,很多事是急不来的。

何况微文案,是一门实打实,容不得偷工取巧的功夫。

AI写作助手起到的作用,实质上是帮助我们丰富素材库、增加素材提取速度、提高信息整合速度、强化文案结构的逻辑性......

文案底层功夫和没有个人创作风格的人,是无法真正让它们为己所用的。

我开心于一切正向的反馈,但我更希望收到负面

的评价。

能看到的反馈,大多数是好的。

不好的,我基本无法直接接收到。

从大家行动上的配合度上去思考、去洞察、去提炼、去猜想、去验证、去总结......

我想我一定是有相当一段时间,因为忽略了一些不好的声音,而沉浸在了自我满足里。

微文案这条路,我已经走了8年,如果继续走下去,我必须筛选出所有声音,去结合时代的回响,才能谱出新的乐章。

所以,我想给自己多些时间,静下来。

俞敏洪老师说过一个故事:

他在黄河边用矿泉水瓶灌了满瓶的水,河水特别浑浊,后来,他把水瓶放下,只过了一个小时,就吃惊的发现,瓶里3/4已经变成了清澈的水,只有1/4是沉淀下来的泥沙。

当我们把心静下来,尽管泥沙总量一点都没减少,可它沉淀在心底,再也不会被搅和起来。

因此,我们生命中的3/4就变成了幸福和快乐。

《昭德新编》有言:“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心静,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

心静极则智慧生。

能让人持初心而自守,拥有不被人言左右的勇气,不被名利束缚的锐气,以及尽管处于低谷但懂得等待和学习成长的底气。

时局变换,趋势不明,行业洗盘......出于很多客观因素,换产品、换项目的现象司空见惯。

再听说谁好几年一直在做一件事儿,无异于“奇葩”。

在这样的动荡中,很多人迷茫,无所适从,同样司空见惯。

而我的一些学员,这种情况下,相对来说,就平稳了很多。

至少我一直在。

不需要我的时候,我不打扰;需要我的时候,抬头就能看见我。

我自己当过21年老师,深知频繁转学、转班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我自己也是一个终身成长者,一路走来,也需要好的老师带领,因此感同身受,深知这种状态有多重要。

因为我静,学员也静。

这比一套微文案写作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更有价值呢?

支持一个人成功或者取得更大成就,

最重要的能力,其实是复盘。

辞职之前不觉得。

辞职之后特别是做了小红书以后,我发现支持一个人成功或者取得更大成就最重要的能力是复盘。

而这一点,竟然恰恰是我欠缺的。

以课件为例。

我想随便一个培训老师,都能拿出一堆课件吧?可是我除了3部自己的书稿+5部帮其他业内大咖策划的书稿+部分给学员的辅导记录外,我的课件逐字稿少的可怜。

绝大部分,只有思维导图+ppt。

以前,我都是列个提纲就开讲,根本不会提前准备逐字稿。

微信社群讲课,就现场打字;

视频或直播讲课,就现场发挥。

以前,我还为此沾沾自喜,觉得这是我讲课功力的体现。

细追究起来,也许跟我当了21年老师有关,讲课经验多,反正能现场发挥,每次效果还不错,就懒得写逐字稿了。

现在,我发现这其实弊远远大于利,最主要的就是不利于我自己做课思维和课程体系的迭代。

因为少了核心的复盘依据啊。

原来,优势是一把双刃剑。

所以,我想给自己多些时间,沉下来。

玉不琢,不成器。

任正非经常讲:一个企业最大的浪费就是经验的浪费。

《刻意练习》的作者认为,一个人有可能在一个领域浸润数年而没有多大提升,因为他只是在进行天真的练习。

什么是“天真的练习”?就是漫无目的地、机械地练习,很少看到练习中的问题,也就很少能进行改进,因此,日积月累反而成了低水平的重复。

想要超越低水平的重复,就需要自己去复盘。

柳传志认为:学习能力是什么呢?不断地总结,经常地复盘,把怎么打的边界条件都弄清楚,一次次总结以后,水平自然越来越高,这实际上算是智慧,已经超出了聪明的范围。

宝剑锋从磨砺出,每一柄名震九州的宝剑,都是从一次次的纠偏、打磨中诞生的。

沉下来。所有新的进步,始于复盘。

我在想

需要我的学员,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呢?

写好微文案去卖货、去卖课、去招商?

全力以赴在这方面的课程投入了8年以后,我发现并不,或者说这只是一类人群的需求。

而不是更多人。

其实就连这类人群,也是需要根本性的东西去支撑他们的卖货、卖课、招商。

这个根本性的东西是什么呢?

我觉得是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接纳和自我期许。

然后是人性洞察、营销思维、销售方法。

其次还有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共情,和适度的分享欲。

前面三个做不到,没定力开展后面的工作。

中间三个没基础,没可能发生一系列蜕变。

最后三个其实是让一个人成为一个个人品牌有力且必要的条件。

微文案写的好不好,不是取决于文字的组织、拼接能力,而是前面两个部分。

一个人如果不热爱生活,只关注自我缺乏对生活的洞察,懒得跟人分享交流,何谈自媒体、个人品牌?

微文案,绝不仅仅是一种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更是思维的传递、认知的交流、情感的诉说、情绪的交流。

服务于营销、销售之外,微文案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世间的美好,治愈我们,抚平我们,引领我们向善、向美、向好。

同时,微文案也能够以其特有的优势传播、传承、传续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文的力与美,不是么?

所以,你说,教育的使命是什么?微文案的价值是什么?微文案又到底该承担什么样的使命?

只讲方法,真的能让一个人的微文案

写作水平有质的飞跃吗?

我高三时,我当时的班主任和我们学校的校长,就说我是天生当老师的料儿。

我不服气,高考志愿死活不填师范类,结果虽然超出了省专线20多分,但是没走成。

复读那年填报高考志愿,我还是没填师范类,我爸爸竟然悄悄找人帮我改填成了师专。

我读师专时,我当时的系主任也是后来的实习带队老师,也说我是天生当老师的料儿。

我师专毕了业,一走上讲台,一开口讲话,一看到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我知道,大人们的话是对的。

从此,我真正的喜欢上了教育,喜欢上了思考和分享,喜欢帮助别人实现成长。

当我渐渐发现我在学校面对几十个孩子产生的帮助,大不过在互联网面对几十个成年人产生的帮助大时,我想辞职了......

我的辞职和疫情几乎同时发生。

也就在这自由创业与几乎全民皆兵的三年,我逐渐产生一种疑惑:

只讲微文案写作方法,真的能让一个人的微文案写作水平有质的飞跃吗?

反观以前,我的课程,给到了学员什么?能让们学有所获?

而那时,所有的课程内容、包装、宣传都是围绕知识本身。

现在,实用价值、情绪价值、社交价值......越来越多的概念喷涌而出,充塞在培训界。

我好像什么都在不知不觉中做过了,而且做的都不错。

可是我好像又什么都没做,再做,不会了......

一个人报课学课程,真的就是为了

学课程吗?

3月份的最后一天,我们把新几期朋友圈、小红书的学员合到了一个群里。

老群里的一些学员表现的很活跃。

其中一个特别来跟我的助教媚眼反馈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把学员群好好经营,并跟把老师这几年积累的资源,也都往里导一导。

一方面,扩大我自己的影响力;一方面给学员之间创造更多机会,让大家互相链接。

这,是不是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社交价值”需求?

所以,一个人报课真的就说为了来跟你学课程吗?

大部分不是?

一部分根本就不是?

培训=什么?

培训=圈子!

这几年,我们从不禁止学员之间互加好友,而是从新同学入群开始,就鼓励大家互通有无。

并举办各种活动,一周有学员精彩秀,月度有毕业分享,销讲PK,年度有跨年论坛......

我们的学员,还自发策划创作过微信群情景剧,到现在都无人超越。

学员之间的合作,据不完全统计,也算不少吧。

确实,这几年,我和我的团队,越来越懒得设计和组织各种活动了。

后疫情时代,互通什么样的资源呢?设计什么样的仪式感呢?让大家之前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以及为大家营造一种怎样氛围感?

你觉得呢?

总结下

流年小筑

 笔尖上的舞者

 微文案培训开创者

《微文案》系列畅销书作者

■ 我正在拿出些时间,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

■ 会员群陪伴,学员群指导,私教辅导,品牌合作,定制内训,公众号更新,小红书运营,所有工作、业务有序进行中。

■ 边慢静沉,边动做干,复盘中出新,新生中复盘,只为拿出一套不全新但更好用的东西给到你。

渴望从自我认知,思考方式上,有根本性改变的你。

渴望从行为习惯、自律养成上,有突破性改变的你。

渴望从社交恐惧、沟通障碍上,有飞跃性改变的你。

渴望从营销思维、销售方法上,有实质性改变的你。

最后,我想才是——

渴望从写作思路、写作技巧上,有颠覆式改变的你。

我自己有很多个短板,比如不懂数据分析、不擅组织管理,不喜自我宣传......

我只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付出100%的精力去做好微文案,带教和陪伴也喜欢微文案、向往微文案的你,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活成一束光,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如果要定个量化目标的话,我希望你可以去照亮10万人。

对,就是靠微文案的力量。

这个时间期限对我来说,多长都不够长。

我不确定以什么形式再一起出发。

但我希望,如果是以培训之名,你会觉得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太短太短。

短到如微文案的润物无声,你还没觉察,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短到如微文案的微言大义,一字千钧,足以影响你的后半生。

目 前

《免费咨询》

扫码添加课程顾问@偏锋

为你提供专业的学习建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