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中父母会伤害孩子的“十把刀”

 新用户21623770 2023-04-16 发布于美国
《人民日报》曾经总结过一份不合格的父母行为自查表,分别是:

1.给孩子特殊待遇
2.孩子犯错当面袒护
3.过分注意孩子
4.轻易满足不合理要求
5.允许孩子懒散
6.对孩子央求
7.包办替代
8.大惊小怪
9.剥夺独立
10.害怕哭闹
Image

   我们的孩子成长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对孩子的教育就无法重来,可以说我们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我们当父母时,没有进行知识考试,也没有持上岗证,但并不代表我们已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匹配父母这个岗位。

 
 作为家长,作为家庭,我们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加油站。孩子最终要回到自己的赛道,我们都希望他们过的快乐,过的开心。父母要走进孩子的世界,要持续学习,和孩子一起进步,一起成长。行动:学习 成长自己,先成为希望孩子成为的人,用正向关系呵护孩子笃定的人生。

    所以一定要坚持学习,与孩子同步成长,常反思如何做才是最好的?怎样的家庭土壤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成长?

有爱、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Image

当孩子出现问题,往往是作为源头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一定要及时自查,别让我们错误的教育方式,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有伤害孩子的十把刀,我们一起自查自纠:
第1把刀:关爱太多,导致孩子不知珍惜。

许多父母对着孩子总是小心翼翼,然而孩子不懂感恩,你的关心过度,会被认为理所当然,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会珍惜。

第2把刀:唠叨太多,导致孩子逆反对抗。

父母每一次“说教”都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指责他。父母若用权威武装自己,孩子就用情绪保护自己。

第3把刀:干预太多,导致孩子缺乏自主。

很多父母太疼爱孩子,恨不得给他们穿衣、喂饭、做作业。若父母一直插手,包办代劳,就会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第4把刀:期望太多,导致孩子难以承受。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若是过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孩子无法完成,就会自责,备受打击,严重者会失去信心。

第5把刀:责备太多,导致孩子失去动力。

一些父母遇到问题只会责怪孩子,不想办法解决,也不反思自己,这样会让孩子变得自卑。

都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孩子的问题也与父母有关。
Image

第6把刀:迁就太多,导致孩子不知约束。

孩子在成长中会出现许多毛病,养成许多坏习惯,若父母一再迁就、让步,一定会宠坏孩子。

没有规则的爱,没有底线的纵容,对孩子只会造成伤害。

第7把刀:在意太多,导致孩子要挟家长。

很多父母把孩子看得太重,重到不辨是非,结果让自己卑微到泥土里,孩子却不领情。

一对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父母,会失去了自我。一个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肯定是不幸的。

第8把刀:享受太多,导致孩子不知节俭;

很多父母误解了“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导致现在豪门贵子在拼命,寒门却富养出败家子,让孩子变得自私,丧失了独立与爱的能力。

第9把刀:满足太多,导致孩子缺乏快乐;

有些父母以为,尽最大能力满足孩子,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事实是,孩子越容易被满足,就越不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第10把刀:溺爱太多,导致孩子不能成长。

惯子如杀子,宠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溺爱孩子就是父母的过错了。

过度宠爱孩子,会让孩子不懂规则,没有教养,为人处世没有分寸,进入社会后一定会输得很惨。
Image


对于孩子的问题,当我们父母不妥协、不包庇、不纵容,守住规则与底线,孩子就不会变得调皮、任性。

今天对孩子充满爱与尊重并严格管教,
明天孩子才会充满斗志不惧挫败向前。

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我们教他规则,他就知进退,

我们教他礼仪,他就识大体,我们教他尊重,他就懂人情。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我爱着你,但是我绝对不会纵容你。

   滋养孩子四要素:幸福的家庭、无条件的爱、适度的照顾、科学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学校教育主要传授知识和技能。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围着课程转、考试转、升学转,这会导致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家庭教育应该回归本位。

   突然想到李玫瑾教授做过的一个演讲:「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一个孩子10岁前,最重要的不是玩具也不是成绩,更不是学区房和兴趣班,而是心理教育和性格培养。父母的教育态度,影响孩子的一生!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