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读书,多读世界

 禅心慧海 2023-04-16 发布于广东

昨日发表了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评论区议论纷纷,那就继续聊聊读书。分三个部分聊,第一部分絮絮叨叨,不爱看可以跳过;第二部分谈读书的意义,第三部分谈题目。

我读书不多,加起来也就一百多本,还不如有些人一年看得多。我看的书有80%是小说类,我最爱看的书就是小说,一旦入迷,可以废寝忘食的看。我迷过一阵子金庸的小说,他讲故事讲得真好,后来就有点烦了,靠成人童话建构乌托邦,是一种精神毒品,大众当然喜欢。

我最讨厌看的书是历史类,尤其是中国历史。但当初为了装逼,硬着头皮也啃了很多。易中天先生写的历史我是爱看的,当年明月写的也爱看,我不知道他写了几本,我只读过《明朝那些事儿》。

能把书写得好玩儿,这是一种功力,这种功力需要天赋加持,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练就的。《明朝那些事儿》是现象级的书,里面也有我不喜欢的部分,比如王阳明的部分我就不喜欢,人云亦云的神化一个人,把其“心学”搞得神乎其神,就很扯淡。

我后来烦金庸的小说和不喜欢《明朝那些事儿》里头王阳明的部分,缘由应该是一致的,都是对儒家情怀的否定。儒家情怀一言以蔽之——媚上瞒下而自欺,务虚不够彻底,务实不爱弯腰,大词儿咔咔整,真正言行一致的少之又少,伪。

儒家是不是都这样?也不是。有那么少数几个人从儒家经典里钻出来了,看了点杂书,深入到寻常生活中看世界,算是把面具扯掉了。苏东坡就是其中一例。

《红楼梦》至今没看,都说写得好,我也相信写得好,但捧得太高了。红学倒是养活了不少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只看过《三国演义》,孔明也被神化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还真的是喜欢这个人物。或许是被唐国强老师和谷建芬老师打动了,跟孔明这个人本身关系不大。

我还喜欢看诗词,中国古典诗词爱看,西方现代诗也爱看,读了有两三千首,特别爱的有上百首。诗歌是一种很独立的文体,文字间有灵性流动,否则就算不上是诗,就是敲了一大堆回车键。

我喜欢聂鲁达,喜欢里尔克,喜欢辛波斯卡,喜欢博尔赫斯,喜欢艾略特,我能数得上来的诗人有很多,喜欢不过来。我国现代诗人我喜欢余秀华,烟熏火燎式的灵动,分量很足,又举重若轻,老天爷赏饭吃。

还有几个诗人我喜欢,但比较小众,比如王海桑,蔡万帅,还有肖恩。肖恩似乎已经不在了,有时再夜深人静我想起她,一想到她不在了,会难过的流泪,但我们从未见过面,交流不过几十句,谈的也都是有关诗的东西,这种情感莫名其妙,我猜更多的是怜惜,一个能写出那么灵动的句子的人,在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就不在了,惋惜。

这是肖恩在2017年读诗的音频

把茶叶抓一大把撒到地上 / 是我侄子最大的缺点 / 在一岁半这个阶段 / 他惊心动魄让茶叶下暴雨 / 除此之外也有些优点 / 比如天真 / 不知道白茶与绿茶的区别 / 不关心价格 / 在夕阳鸟兽同归山林的时刻 / 他忙着睡觉 / 而不追究过错 / 不追究太阳 / 为何沉没

这是肖恩的诗,题目叫做《侄子》。我至今怀念她,应该会一直怀念下去,这件事令我感到费解,但我已沉浸其中。

说回到读书。我还喜欢看一些费脑筋的书,比如《道德经》,《金刚经》也可以。剩下的就是哲学类的、法学类的、经济学类的、人类学类的、认知学相关的、心理学类的等等,我在差不多八九年前迷上了美学,可能也跟《道德经》和《西哲史》有关,重新读了王国维,惊为天人有点夸张,但惊叹不已是足斤足两的。至今为止,我尚未发现比王国维更牛逼的中国美学人,宗白华和李泽厚都差点意思,虽然他们也很牛逼,但牛逼与牛逼之间,也是分等级的。

《道德经》对我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我的认知筑基就是通过《道德经》完成的,它改变了我的三观,甚至影响了我的生活方式。《国富论》也牛逼,亚当·斯密是我最崇拜的学人,没有之一。马斯洛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他疏通了我认知上的很多关节,《动机与人格》是不可多得的。

侯世达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很多散乱的点被他串起来了,他真是个好裁缝。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全球通史》,我至今叫不来那位作者的名字,刚刚特地百度了一下,斯塔夫里阿诺斯,一个美国人。这本书对我影响甚大,从此之后,我看待历史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大约发生在2014年。

最后要提一下皮亚杰,我的认知学启蒙是他带来的,他是研究儿童认知学的,我早已不是儿童,由内到外污浊不堪,看好的书,看好的电影,看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比如美人,于我而言是一种灵魂的清洗。

读书是一件不能预设目标的事情,否则味道就变了,适得其反。读书大约分两种,一种是忍不住想读,好的小说就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种是心里清楚应该去读,但不一定好读,偏学术性质的书往往如此。第一种完全不必做任何预设,读就完了;第二种最多只能预设一样——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千万不要预设读懂,那是自讨苦吃,而且没必要。

小孩子读书,会挑自己喜欢的书来读。此时大人不能强迫他去读他不喜欢但你认为是好的书,那样他会误以为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从而丧失掉阅读兴趣并且因此错过很多好书,这是一种永久性的伤害。小孩子的世界只要有趣就好,如是他们才会更积极地探索并感受这个世界。孩子们不需要什么意义,意义是成年人为了更勇敢地面对生活找来的依据。

成年人读书,则不能局限于只读自己喜欢的书,那样容易变得浅薄而狂妄。读一些构建信息消化系统的书是非常有必要的,哲学至少要读完《西哲史》,经济学至少要读完《国富论》和索维尔的《经济学的思维》,法学至少要读完博登海默的《法哲学》,心理学至少要读一下《动机与人格》……坚持去读,哪怕每天只读几页。读完之后,往往会有巨大的收获感。

这个收获感主要来自于思考。读书有万般意义,思考是其核心。读这类书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思考契机,思考得越多,越能感受到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猪的乐趣。

一本不是很好读的书,往往令人止步于晦涩。大多数人读书,都是希望一本书能够马上带给自己智慧,或者在短时间内让自己起码看上去有智慧。但往往一本不好读的好书,却没有这般功效。它们需要慢慢读,反复读。一本好书,能为我们带来广阔的视野和系统的思维。但是不能急。目的性越强,则越没有耐心,就越是白读。

前面说到,构建信息消化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信息消化系统是指一个人在认知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信息消化时所需的一种认知“工具”。它由七个领域构成,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属于系统认知的基础,我不多谈。

读书的最大意义在于让一个人获得更纯粹更奇妙的体验,此外的其他的意义,比如用来装逼,都是一种低劣的自欺。炫耀读书是一件很傻逼的事情,但凡炫耀自己读书的人,脑子里一定缺乏灵动的东西,不过掉书袋他们倒是很在行。

好书是读不完的,光是能遇见好书,这运气也得很好才行。

遇见不仅仅只是知道,而是有那么一个契机能让你读到它,甚至还读完了。这种契机是非常难得的。人生充满杂乱,哪得几许清闲?即便清闲,还得有心境能沉下心来读书,这是一种奢侈。

很多书被捧得太高,其实是没必要读的。读书并不比看电影和听音乐高级,不要觉得读书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我经常能遇到一些“小资高级臆想狂”,多为女性,她们大都有点钱也有点闲,她们热衷于晒自己的小资生活。

然而小资是不够高级的,因为炫耀物质毕竟是单一的,于是她们炫耀读书,她们以此为高级,乐不乐我倒是不清楚,但看得出她们很是得意于自己读书多。深圳有个后院读书会,以前我在里面的时候对其中一位女士印象很深,她宣称自己一年读了一百多本书,我不怀疑这个数字,只是觉得这位女士很辛苦,为了装逼,竟然花费如此多的功夫,也算是很刻苦了。

我其实不建议大家盲目的阅读第二类书(偏学术的),除非真的喜欢。小说倒是随便,读来轻松不痛苦。读书杂不见得是好事,互联网来临之前,读书杂是为了博物天下,那时候交通成本高,只能从书里看世界。

今天已经完全变样了,信息多到泛滥。在一个人没有建构信息消化系统之前,他读很多书都是一种浪费,因为无法更充分的消化,但时间是需要实打实消耗的。当然,实在喜欢读则另当别论。

在当下的时代,如果是为了提升思维和认知,应该先读七个领域的筑基书目,加起来大约20多本,难啃。但一旦啃完,再去看其他同类型的书,翻一翻就大概可以贯通了,这是一种很爽的体验。

啃完这些书以后,就不要轻易的看书了,再次强调,实在想看除外。系统认知的筑基完成,就应该多看世界,书里的道理是别人的道理,看世界才能感受自己的道理。书里没有黄金屋,更没有颜如玉,提升思维和认知是唯一实在的功利,剩下的要去世界中寻找。

每一本好书(偏学术的),既是一方天地,也是一个笼子,钻进去就是笼子,出来才是天地。凡是那些拿着屁大点道理争论不休的人,都是钻进了笼子里的人,他们只适合进去,出是出不来的。

想想看,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面阐述的东西是在书里看来的吗?牛顿在《数学原理》中阐述的东西是在书里看来的吗?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里阐述的东西是在书里看来的吗?

真知绝不在书中,它们藏在世界运行的表象之下。真正牛逼的学人,都不是读书客,而是思想者和世界观察家。

我把我的原则分享与诸位,少看书,多看世界,尤其要多看好看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