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人类认识事物特征,进行发明创造的重要工具,在商周之前岭南地区就有“手掌崇拜”的习俗,经过不断的引申发展,数字五被逐渐赋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要含义,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形成了对五指的崇拜。“阴阳五行”观念,便是我国先秦时期人们对“尚五”意识的深化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尚五”文化的核心体系。 五行最早记载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译为:五行的概念是指水、火、木、金、土。特征功能:水性向下,润泽土地,终流至海,味咸。火性上燃,经火燃烧的东西,味苦。木性能曲能直,味酸。金性柔和,因锻而改形,金属味辛辣。土性宜种植五谷庄家,五谷味甜。五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五行调和,民生得以乐利。 这里划分了宇宙万物的类别,并对每类的性质与特征都做了界定。在后续的发展中,五行的含义也由最初的材料自然特性,抽象升华为具有对应特性的一切事物,以其相生相克规律来揭示宇宙万物的相互影响和联系。 《黄帝内经》作为将五行学说引入医学的代表之作,其多个篇章论述了五行与中医学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医特有的以五脏为中心,内系全身,外应自然的五行系统。如《素问·五脏生成》:“五脏之象,可以类推”,通过五行的类比,将人体五脏、五窍、五体、五音、五志等以及自然界的五方与五行相联系。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阐述了人体各脏腑组织在生理上的相互资助和制约,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和谐稳定。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描述为:“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 译为:春天万物复苏,萌发生机;夏天万物生长,欣欣向荣;长夏天热雨多,植物逐渐成熟;金秋天高气爽、农作物进入丰收阶段;冬天万物藏伏。 当五行之气“太过”或“不及”时,将导致自然界万物的偏盛或偏衰,从而导致健康受损。这种太过状态,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描述为:“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译为:春来太早,那就意味着冬令缩短,应藏不藏,即属于反常现象;夏月来早或夏令酷热;长夏季节里雨水太多,潮湿特盛;秋季里清凉特甚,或秋令来早;冬季过于寒冷或冬令来早。 这种不及状态,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描述为:“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译为:春天东风无力,气候不温,万物应生不生;夏季里,南风来迟气温不高,应热不热,植物应长不长;长夏下雨太少就会出现应湿不湿的干旱现象;秋季应凉不凉,反而出现了夏天的炎热现象;气候干燥,河流干涸冬季里应该寒冷而不寒冷。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