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说的“见素抱朴”是什么意思?

 江海博览 2023-04-16 发布于浙江
“见素抱朴”这句话来自《道德经》19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见素
《道德经》的核心观点是从“有”往“无”走。普通人喜欢从“无”往“有”走。
见素就没了“漂亮”“华丽”等概念。
衣服回归保温功能,不是用来修饰自己的身材提升品味,让自己更漂亮。碗就是用来盛饭,不是用来显示自己的档次。包就是拿来装东西,而不是用来显示身份等等。
“见素”是让一切回归最初的功用,而不是说回归原始社会。
衣服的漂亮、包的档次,这些都是人为加的,就如同人为染色一般。
你说一个LV的包拿来装东西就强过一个麻袋?如果一个LV包和一个麻袋让你选,你会选哪个?
估计大部分人会选择LV包,价值不一样。这个价值是人为的,是有染的,不是素的。如果让不识字的老农或婴儿来选呢?
我们很难做到“见素”。做到“见素”,在物欲方面算是修行到家了。
物欲只是见素的一方面,其他的如贤愚、美丑等差别观念还在,说明见素功夫依旧没有到家。“众人皆醉我独醒”就是典型的未“见素”。

Image

抱朴
抱朴的对立面就是“智”,老子是反智的,《道德经19章怎么理解?老子为什么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智会引发人的机心,这个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汉阴丈人与子路的对话。详细看《路边的田螺:“活在当下”VS“想活在有利于自己的当下”》。
智很多容易引发图利,利己,凡用智的背后往往有一颗功利的心。
为什么读书,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这就是功利心。
功利心是一切烦恼和怨恨等等的根源,也是世间纷争的根源。
我经常看到有人说念佛就是为了自己没有烦恼,获得好报,修道就是为了长生,这些皆为功利心。离佛,离道远也。当然功利心用到好处也是能发挥功用的,这个我曾经在哪一篇文章中聊过,记不得了。
抱朴就是不取巧
这一点科技越发达,人们越难做到抱朴。科技本身就是取巧之术。现代社会的人的主要精力就在学习这些术。

Image

能做到见素抱朴,自然就会少私寡欲,也就不会花心思去学什么术,什么兵法之类的,“学”就发展不起来了。
学说的兴盛在老子看来并非是一件好事情,学说越多,说明人们对智的追求最深,取巧之心越重。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带了三千弟子,宣扬自己的学说,老子却只是机缘巧合留下五千言罢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老子就比孔子高明,只是看世界的初点不同,故行动不同。同时社会自有生死起落,也非人力所改,此亦为道。
古人和现代人相比,现代人做到见素抱朴要比古人难上亿倍不止,这就是客观现实。不过现代人可以往这方面去发展,虽然很难走到终点,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