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大授衔上,李天佑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中,一般人们习惯将天才少年用来称呼林彪,他被誉为“中国最出色的战术天才”,也是最优秀的天才少年。 1929年林彪成为第一纵队司令员,1930年成为第四军军长,这一年他23岁。1932年成为中第一军团总指挥,这一年他25岁。 林彪的光芒固然耀眼,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李天佑上将同样是一位耀眼的少年天才。 林彪是23岁的军长,李天佑则是20岁的师长。林彪是红军中最年轻的军长,李天佑则是红军中最年轻的师长。 彭德怀喜欢将李天佑称之为娃娃师长,但就是这个娃娃师长,后来却被称为共和国的无敌上将,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百色起义与普通人熟知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不同,李天佑其实出自在历史上并不出名的百色起义。 1914年李天佑生于广西临桂的一个贫农家庭,读过两年私塾也因此得以进入桂军给北伐名将李明瑞当勤务兵。 国共合作时期,我党党员张云逸领导创办了南宁教导总队。 李明瑞当时与我党关系十分要好,于是作为我党朋友的李明瑞也派出一部分麾下加入了南宁教导总队,其中就包括李天佑。 1929年10月李明瑞起兵反蒋,最终无奈失败,麾下人员四散逃亡,或是投降蒋介石,或者加入共产党。 早在教导总队就接触了我党的李天佑果断地投向共产党成为党员,并于当年12月参加了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的广西百色起义。 此时的李天佑年仅16岁,虽然是娃娃兵,但是打仗凶猛,又被同志们称呼为“小老虎”连长,邓小平都经点名表扬他
就是从这个小老虎连长开始,这头小老虎不断成长,成为了红军中最年轻的师长,也成为了共和国有名的无敌上将。 二、血战湘江1930年10月,红七军奉命北上,李天佑带领特务连李天佑负责保卫首长和领导机关的安全,一路转战桂、黔、粤、湘、赣5省多地。 直到1931年,红七军终于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最终编入红三军团建制。 虽然不是嫡系出身,但是李天佑依然凭借着自己的军事能力,一步步依靠战功从最底层升成红三军团第五师主力十三团团长,红五师师长。 1934年1月,刚满20岁的李天佑升任红五师师长,被彭德怀戏称为“娃娃师长”。 当然彭总并不会小瞧这个娃娃师长,因为他已经成长为了一只真正的老虎,是凭借着自己凶猛的作战风格一步步上升上来的。 1933年,时任十三团团长的李天佑在芹山半山腰与敌十九路军三六六团相遇,要知道三六六团可不是什么杂牌军,而是十九路军的王牌部队。 原本这次战役在计划中是伏击战的,但是谁都没想到李天佑在芹山半山腰就与敌遭遇了。 既然遭遇了那就打,把伏击战打成了遭遇战。 李天佑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争夺高地,一营的营长赵壁牺牲后,李天佑又亲自带着士兵冲锋,一手大刀一手驳壳枪硬生生冲上了高地。 最终芹山之战大获全胜,李天佑凭借着一个团的力量,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硬是歼灭了敌人一个精锐团。 此战后李天佑再次名声大噪,彭德怀亲自将三等红星奖章颁发给他,并夸赞了他许久。
第二年,刚刚升任为红五师师长的李天佑就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个任务,掩护中央红军顺利渡过湘江。 湘江战役的惨烈毋庸置疑,蒋介石令湘军、桂军南北夹击,中央军从侧后包抄,妄图将红军全歼于湘江东岸地区。 为此党中央做出命令,命一军团第一师,红三军团第四、五师分别在全州脚山铺、兴安光华铺、灌阳新圩一带阻击敌军。 其中负责在灌阳新圩阻击敌人,掩护红军左翼的正是李天佑和他的第五师。 11月27日晚,红五师正自文市向湘江边疾进,军团长彭德怀发来的特急电,不惜一切代价,在新圩阻敌3-4天。 李天佑亲自派兵部署,负责防守的是5师的14,15两个团,而要防御的对象则是桂系“王牌军”第七军的两个师和一个团,且有空军、炮兵掩护。 红五师要跟数倍于己的敌人打阵地战,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彭总的死命令以下,李天佑只有破釜沉舟。 就在红5师的阵地刚刚构筑完成后不久,28日凌晨敌人的进攻就开始了。 面对敌人强大火力,李天佑下令以抵近射杀战术,结余弹药,同时尽量增大自身杀伤力。 正面战场久攻不下,第二天国民党军队就派出部队进行侧翼迂回,战况更为凶险。 前沿阵地开始不断丢失,十五团团长白志文、政委罗元发重伤,两位营长牺牲。 但是中央纵队还在路上,还未度过湘江,彭德怀的命令是继续坚守。 战斗仍在继续,师参谋长胡浚在十五团组织战斗时壮烈牺牲,十四团扼守的第一、二道防御工事被摧毁,十四团团长黄冕在组织部队反冲锋时英勇牺牲。 到30日,整个5师的指挥体系已经彻底被打破,师参谋长牺牲,两个团长一个牺牲一个重伤,营长牺牲了3个。 中央有命令那就要继续定死在阵地上,团长死了营长上,营长死了连长上。 直到30日下午4点多,李天佑接到军团部的电报:
终于李天佑成功完成了阻拦敌人追兵的任务,整整三天两夜血战,红五师伤亡2000余人,占总兵力三分之二。 整个红五师几乎被彻底打残,湘江边埋葬了无数的战友,李天佑最终只能挥泪告别长眠在湘江江畔的战友,迅速带领部队渡江。 三、平型关战斗直罗镇战役后,李天佑被调到了红一军团成为了林彪的属下,并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改编为686团团长。 或许是因为同样年轻,同样少年成名,林彪很亲近这位来自红七军的娃娃师长,毕竟他曾经也成被人称为娃娃军长。 但无论是娃娃师长,还是娃娃军长,他们都用一次次的战斗证明了自己。 平型关战役时,李天佑率部担任主攻任务。在林彪率领下686团成功拿下阵地,获得了平型关大捷。 后来林彪受伤后陈光代师长,李天佑代343旅旅长,可以说在当时杨成武,邓华等这几个115师团级干部中是党中央最看重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平型关也成为了李天佑最后的绝唱。 1938年,中央就派最器重的干部去苏联学习,其中就包括了刘亚楼,李天佑,杨志诚等人,这一去就是5年。 等到李天佑回国后即,抗日战争已经基本结束,李天佑错过了抗战的锻炼,甚至连一级独立自由勋章都没捞上。 解放战争中,李天佑虽然基本上每一场战役都参加过,但是因为太久没有指挥战斗,似乎有些陌生了。 相比较那个在红军和平型关战役中勇猛无比的李天佑,此时的他就显得格外手足无措,从没表现出任何优秀的指挥能力。 反观曾经不被看好的黄永胜、韩先楚等人却在长期的战争中锻炼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也在战争中展现出了自己的灵活机变。 建国后李天佑任广西军区副司令,与当年血战四平的对手陈明仁联手肃清广西匪患。 1962年进京当副总长,1970年9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年仅56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