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州茶店民间文艺•第353期】执笔写流年|一碗面汤

 lz茶店茶香菊韵 2023-04-16 发布于山西

一 碗 面 汤

文 / 秦 海 芬

中午吃了手擀面,吃完饭准备收拾锅碗的时候,看到锅里稠糊糊的面汤时,想着是倒掉还是留下,想了想还是倒掉了,面汤熬稀饭太黏糊,孩子们不喜欢喝,想到这儿,不禁想起了以前奶奶给我讲的“一碗面汤”的“故事”。
说是“故事”,其实不是,是奶奶和父亲以前亲身经历的往事。在父亲六岁的时候,爷爷就过世了,奶奶那时候才三十多一点,硬是一个人带大了父亲,父亲是四几年出生,那时候大抵正是闹饥荒的年代。
奶奶说,父亲小时候很懂事,因为知道家里没有钱,每次要学费的时候都要在门口蹲好久,踌躇好久才向奶奶开口,为了补贴家用,父亲放学回家就会去山上捉蝎子,拾柴火,树上找蝉壳,总是想尽办法想帮奶奶减轻负担,虽然奶奶知道父亲学习成绩很好,也很想让父亲读书,可最终父亲还是因为实在交不起学费辍学了。
那几年闹饥荒,父亲饿得小脸发黄,他虽然硬撑着不想和奶奶说他饿,却还是因为饿得患了“浮肿病”晕倒了,不得已奶奶借钱带他去了市医院。
在住院期间,奶奶偶遇一个老乡大姐,在一个离医院不远的单位当厨师,她知道奶奶和父亲的情况后,让奶奶去她们单位门口等着,给父亲端了一碗稠糊糊的热面汤,说单位吃完面条汤会倒了,让奶奶每天带父亲去喝面汤。
后来奶奶每次和我们讲起这件事,都会眼睛发红,说那是救命的面汤,父亲住了一周院,每天都会喝到稠糊糊的面汤。父亲说,那时候觉得那面汤就是美味佳肴,又甜又香。
那位奶奶嘴里的老乡大姐也成了奶奶心里的救命恩人,后来她小姑子嫁到我们村里,奶奶对她小姑子都是感恩戴德的样子,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去给人家送点儿。
在娘家吃完面条,汤是从来不让倒掉的,让下顿做饭用,即使奶奶后来过世了,我的父母亲也是这样的习惯,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但我大抵是能理解奶奶和父母的勤俭节约的习惯,他们这一生是不会改变的。

作者简介

秦海芬:网名执笔写流年,1976年11月生,桂林镇桂林村人,爱好豫剧。

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茶店工作委员会主办

本期编辑:逯     軍

本期审核:张 书 爱

《林州茶店民间文艺》

挖掘、收集、整理、传承、弘扬、传播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推介乡村最具特色的民间文艺人才,活跃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