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古迹遗址日|走进殷墟

 大遗产 2023-04-17 发布于北京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简称为ICOMOS,1965年成立于波兰华沙,由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士组成,是古迹遗址保护和修复领域唯一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1982年4月18日,ICOMOS在突尼斯举办科学研讨会,同期在哈马马特召开的执行局会议上,有代表首次提出建立国际古迹遗址日,并在每年这一天举办全球性庆祝活动。建议经执行委员会讨论后通过,并于次年11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上得到批准。
中国1993年加入该组织,并成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即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古迹遗址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今天,让我们走进殷墟。它的发现,确证了殷墟商代都城的历史地位,直接推动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研究,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

谜样的甲骨学之源

如果从空中俯瞰,殷墟位于一个小型盆地的出口,此地西距太行山二十余公里。洹水从太行山中流出,三千三百多年前,这里是商王朝的国都,商王室延续了273年。河南安阳小屯村也因为殷都而变得驰名中外
那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两摄氏度,根据甲骨文的记述,有一次商王出猎,一下就捕获了10头大象。

▲ 罗振玉所藏甲骨之一,记载辛卯日这天商王田猎,猎得麋鹿与兔子。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四人合称为“甲骨四堂”。

而殷墟被发现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比较常见的版本是说在一百多年前,清末金石学家、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然从买回家的中药“龙骨”上发现了商代文字。但是,从中药铺里发现龙骨这是个十足十的谣言。
罗振玉孙女、历史学家罗琨曾经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该说法源自上世纪30年代的《华北日报·华北画刊》,是“小说家之言”
安阳当地农民的确曾把甲骨冒充龙骨售卖,但上面的刻字会被他们在出售前全部铲去。刻了字的“龙骨”在药铺眼里属于劣质品,字太多铲不干净的龙骨则会被直接丢掉。

▲ 刘体智所藏甲骨,记载祭祀商朝历代先王事宜。十二月乙巳日祭祀大乙(商汤)、丁未日祭祀大丁、正月甲寅日祭祀大甲、三月丁巳日祭祀“父丁”(即武丁)。

换言之,就算真去从药铺里买龙骨,上面也不可能会有字。有意思的是,考古学家李济先生在对安阳附近隋代墓地的考察中,发现了甲骨碎片。由此可以推测出,最晚在隋代,晚商文化层就已经出露地表。
可惜,隋代并无人注意到甲骨上的秘密。它们也随着墓穴完工而被回填了。

“商”民何处来?
甲骨文研究的重大突破出现在1917年。这一年,王国维通过对甲骨文的考释,成功识读出商朝历代商王及先公的名号,并将其排列成一份商王世系表。
将这份世系表与《史记·殷本纪》对比后,大部分几乎完全相同。曾经被人疑为子虚乌有的殷商,从此被世界瞩目

▲ 王国维像。

李学勤说,甲骨文的发现研究,重新确定了殷商一代的历史,把中国的文明追溯上推千年,并导致了对殷墟的调查和发掘,使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生根发育。这不仅是中国考古学史,而且是世界考古学史的重大事件。
殷墟考古发掘始于1928年,迄今八十多年,却仍未结束。殷墟共出土甲骨文10万多片、青铜器6000多件,其他诸如陶器、玉器、更是不胜枚举。数万座墓葬和祭祀坑被清理出来,车马坑也有几百座。

▲ 后母戊大方鼎,传安阳武官村出土。重832.84千克,为已知的我国古代最重青铜器。

在殷墟的的墓葬和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人骨。多数学者都认同商族人的族源地,在今太行山以东的豫北冀南。
根据体质人类学家的研究,这些商人的身材远不如今天华北地区的人们高大。男性多在1.55米至1.65米,女性多在1.60米以下。
他们的寿命也很短,男性大约33岁,女性则是29岁。殷墟出土了许多平民墓葬,通常规模很小,不过几平米。在甲骨文中,他们被称为“众人”,籍籍无名,却构成了王朝的主体。

▲ 殷墟北组宗庙祭祀坑,其中共发现201名殉人。

血缘将商朝的基本社会组织联接,史籍中曾提及殷民“六族”“七族”等。殷墟大量发掘出的一些“成群分布”的墓葬,即所谓的“族墓地”,从考古学角度验证了历史记载。
此外,青铜器上经常可见一些奇怪的符号,学者们认为这是某氏族的“族徽”。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唐际根先生说,殷墟考古八十多年,几乎每一次发掘,都能发现与祭祀有关的遗存。

商人祭祀的对象,最重要的即是祖先。他们认为祖先去世后会成为神,如此便具有了某种被想象出来的神力

▲ 妇好墓还原。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从甲骨文记载中可知,她也是一位在当时领兵为商朝开疆拓土的女将军。

这些祭祀是如此繁复,据说常规的方式就至少有数十种,如岁、饮、御、丁、伐、祝、福、执、奚、报、而、豆。这些在今天看起来十分平常的字,在商代却另有一种极其残酷的含义。

比如“伐”,即是将参与祭祀的人牲斩首。“豆”,是以棍棒击毙人牲。“岁”,用利刃劈杀人牲。“而”,将人牲烹之蒸之……
商人的“字典”里,各种与杀人有关的字十分常见。详细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举行一次祭祀活动,就要杀掉数十个人牲,最多时可能达到500人

▲ 呈坐姿的殉人。

这些三千多年前的人牲,绝大部分是男性,只有少数女性和儿童。而男性的死亡年龄集中在15〜35岁之间,女性年龄在20〜35岁之间,全尸很少见,大多数都是身首分离,骨架上有捆绑的痕迹。
例如殷墟的北组宗庙祭祀遗址,共发现49座祭祀坑,其中埋葬了201具殉人。他们多数都是被砍首而埋。
看上去残酷的商人,却在艺术上有着非凡成就。除了我们熟知的青铜器,在位于小屯村的M167号墓葬中,曾发现朱绘的图案,画面的主体是两只红色的老虎。

▲ 殷墟战车后的殉人。

令人惊讶的是,1972年,考古队在殷墟西部的墓葬中,发掘出一件青铜“调色器”。四个孔中残留有不同色彩的颜料。


殷墟周围的神秘城市
殷墟始终在不断刷新着国人的认知。1999年,就在传统殷墟范围的北边,另一座商代城址“洹北商城”被发掘了。
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商代城址。地处洹河北岸,整体呈方形,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
让考古人员惊讶的是,经测定,洹北商城与殷墟,在时间上刚好衔接。洹北商城的废弃,与殷墟的兴建几乎同时。

▲ 洹北商城与殷墟位置示意图。出处:《洹北商城铸铜、制骨手工业作坊的发现》。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洹北商城建设中,曾有一段时间的荒废期,后来商人才又回到了这里重启工程。但由于不明原因,这座成型的大城市最终还是遭到废弃,商朝随后在洹河南岸建设了我们熟知的殷墟。

要知道,北半球的河流,对南岸的冲刷力度更大。殷墟确实也有部分宫殿经勘测毁于洪水。所以,放弃北岸的城市跑到南岸立都,无疑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促使商王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或许已经成为了永恒的谜
2007年夏季,唐际根率队钻探,结果一铲下去,刚巧打到了宫殿基址上。这就是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它也是迄今发现最大的商代建筑基址之一。东西长173米,南北宽约91米,面积近1.6万平方米,结构很像今天的“四合院”

▲ 2015年发掘的殷墟四期铅锭窖藏坑,重约3.3吨,足以铸造60件后母戊大方鼎。它们遭到掩埋,可能就是和武王伐纣有关。

在其北部,则坐落着拥有11开间的主殿。不难想象,昔年商朝人在此大兴土木的情景。
然而,这座宏大的都城,在商周交替后,迎来了被破坏的命运。周武王死后,殷商残余势力反叛。武王的弟弟、执政大臣周公旦亲自率军东征,耗费数年才保住周朝社稷。
很可能就是在这场战争中,周人为了发泄对叛军的怨恨,而大肆破坏历代商朝王族墓地,商王墓直接遭到了“揭顶”式待遇。当年的荣耀总会散去,虽然王朝化作齑粉,但商人的后裔,在各个诸侯国中,延续着自己的血脉。

▲ 商晚期“作册般青铜鼋”。鼋背铸铭文4行33字,记述丙申日商王行至洹水,射鼋,商王射1箭,作册般佐射3箭,全部命中,商王将射获的鼋赐给作册般。

不过,殷墟的故事,并没有随着商朝的灭亡而结束。2021年,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开展了商王陵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勘探,在王陵区东南方向半扇形空白区域,发现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的西周遗址!包括房址3座、墓葬2座、灰坑109个。

看来,周朝并没有一次性抛弃这座商代的巨城。到底殷墟还有多少的秘密深埋于地下呢?一切答案只能留给时间。

来源:《殷墟遗址:看得见的华夏第一王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