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救治国民精神——鲁迅小说集《呐喊》思想价值研究

 云心苑 2023-04-18 发布于浙江

摘要:鲁迅的《呐喊》,是思想启蒙的呐喊,是精神救治的良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写成的《呐喊》是破旧立新的号角,是与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统治者们的尖锐斗争。鲁迅的“呐喊”深入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重点批判了不思进取的精神胜利法,给病入膏肓的愚昧的人施一剂猛药,在推动个人的觉醒和社会的整体变革上有着不朽的价值和作用。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进行灵魂上的自我剖析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品质之一。《呐喊》创作于中国民主革命风起的1919年前后。在激烈的社会矛盾斗争中,知识分子阶层同样处于苦苦挣扎的艰难境地,知识分子的担当与社会责任是推动整个民族前进的动力。《呐喊》作品中表达了鲁迅对弱者的深刻同情和对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的厌恶,呼唤着对现实苦难的解救,蕴含了满腔的爱国情怀。在深刻批判国民精神弱点的同时,也深刻反思了人之为人的真正价值。从而,我们体会到思想革命与社会变革对我们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发展延续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读《呐喊》的整个作品,可以看到鲁迅并不完全悲观,他在作品中既有批判否定,又有赞扬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光明和未来的希望,为拥有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的新人、新社会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铺开了道路,重新激起人们内心深处反思与反抗的精神火花。

关键词:救治 国民精神 疾病 思想启蒙 斗争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初,中国正遭受世界列强的侵略,国家动乱,人民生活艰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渐渐确立了彻底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政治路线,鲁迅则正致力于建构自己的思想启蒙纲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深入人心,当时的青年鲁迅也认识到革命的重要性,并且以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表述方式响应革命,随后发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王晓初,2009)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应邀到南京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政府迁到北京。但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各派军阀窃取了革命成果,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鲁迅本希望能为教育事业的革新贡献力量,但根本无事可做,内心无比的孤独和苦闷。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即《新青年》)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当时《新青年》的编辑钱玄同来向鲁迅约稿。鲁迅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中看到“新世纪的曙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鲁迅受到极大鼓舞。(许广平,1951)鲁迅相信只要“大嚷”起来,就有“希望”唤醒“熟睡”的人们,就有毁坏那关着“熟睡”人们的黑暗的“铁房子”的希望。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为《新青年》撰稿呼号,成为思想上文化上破旧立新的前锋战士,使青年鲁迅的思想光芒瞬间迸射而出。

(二)现实意义

时值当下,物欲横流,人情自私冷漠,人心涣散,大量的社会乱象怪象丛生,价值观、人生观扭曲错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的国民中不乏崇洋媚外、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精神扭曲麻木者的存在,精神疾病的存在不但影响他们自身的生活与精神健康,还非常容易传染给身边的人,让我们整个民族的健康肌体受到影响和伤害。如今我们的国家虽已无亡国之忧,但对某些人也时常有“哀其不幸、恨其不争”之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的时候国家民族的危亡就在一瞬之间。鲁迅的“呐喊”依然有着振聋发聩的积极作用,可以唤醒中国人的良知和自省,同样有着深刻的振奋思想的现实意义。鲁迅的“呐喊”可疗治人的精神,给病入膏肓的愚昧的人施一剂猛药,在推动个人的觉醒和社会的整体变革上有着不朽的价值和作用。

人的精神无形无状,看似不存在,看似与肌体合一,但人的精神在我们的感知中确实是存在的,人的所有思想精神与现实世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人的内在的行动和外在的行动一样,都是会对现实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的,有的时候甚至一个小小的念头,都会产生蝴蝶效应。而且有时候人就活这么一口气,这口气没了,人的肉体也就瞬间崩塌了。精神既然无状,那就不会得病嘛?据我们人类的众多感知经验,精神当然会生病,当然会痛苦。精神处于不良不适的环境当中久了,会得很重的精神疾病。哪怕人处于好的环境当中,有时候也会自发某些疾病。而有的时候,人的肌体疾病也是由某些心理精神上的问题长期不愈而造成的。精神疾病就像病毒一样,一旦感染就会迅速蔓延。一个民族的肌骨就像人的肌骨一样,需要从内而外的健康。精神上的病疾和人骨肉的病疾一样,需要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不然小病不治渐成重病,甚至就会病入膏肓。一个已经存续五千年的民族,背负着太多的过去,有过灿烂辉煌却渐成文化枷锁,延续着精神思维惰性与惯性长期不自知,也不肯醒来,而且时常讳疾忌医,有的时候不刮骨疗伤就到了不能治好根深蒂固的疾病的地步。那些守旧的、顽固的、不思进取的、自我麻醉的和自我封闭的精神内核,正需要下一剂猛药才能见到垂死病人的破窗而出。没有人来呐喊就不能唤醒那些沉睡的、死寂的、病重的灵魂。而我们这一代或者将来的人们都该时刻保持精神上的自觉,努力从狭隘的现实牢笼中逃脱,这是每个人的智慧和精神能量的体现。

二.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作品通过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以传神的笔触和“画眼睛”、“写灵魂”的艺术技巧,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1985年,日本出版的50卷本《世界最高杰作》,中国仅有《呐喊》与《论语》被收入;1999年6月,《呐喊》被《亚洲周刊》评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首。

《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它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

鲁迅在《呐喊 -自序》中写到自己弃医从文的经历: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彩。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同样是治病,医生用药用刀、而文人用笔用心。医生也许只能医治个人的小病,而有胆识有责任感的文人是要医治天下之大病的。同样是倾尽全力治病救人,鲁迅可谓做得非常的到位,非常的好。医生的目光与常人尤为不同,由外而内、由表及里,极富穿透力。我相信鲁迅如果真的成为一名医生,也绝不会是一个庸医。那是因为鲁迅在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在思考上的深入性。这种深刻性在当时和现在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能让人第一眼就发现腐坏的、病变的、或受到影响而即将病变的人格与灵魂,这种深刻的洞察力使得鲁迅在救治国民精神上作出了重大且不朽的贡献。鲁迅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多发人深省的文章,其背后也是有着极其深刻的思想觉悟的。

三.《呐喊》深刻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控诉践踏生命的封建传统。

(一)《呐喊》深刻批判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对封建制度及封建礼教进行极其深刻的揭露、批判是《呐喊》最为鲜明的思想主题。这一主题几乎贯穿《呐喊》中的所有作品。首篇《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叙述,揭示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而所谓的“仁义道德”其本质是吃人。在揭示出吃人本质的同时,作者还揭示这一吃人本质对人民群众毒害之深,如《药》中的华老栓、《故乡》中的闰土、《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等。小说在描写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对人民压迫奴役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时,既暴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社会所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重视揭露人们精神上的“疾病”,以警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打破封建思想道德的禁锢。

作者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清楚表明了写作这组小说的用意,就是以大声的呐喊惊起被密闭在“铁屋子”里熟睡而不知死亡将至的民众,呼唤大家齐心合力毁坏这“铁屋子”,以争取新的生命。为达此目的,作者鲁迅自觉地接受在写作中“须听将令”的要求,更多地表现出热血青年的愤怒与激情、畅快的讽刺和揶揄,尽量在阴暗的色调中给前进的人留有一线希望。

《呐喊》的题材主要是针对“铁屋子”式的一直苟延到现代世界的古老中国。《狂人日记》对这个古老中国做出了全景式的描绘,得出了“传统吃人”的结论。这篇小说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是从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的角度来否定吃人的。在《狂人日记》中出现的几次“吃人”,其目的都是为了治病或是救命。特别是关于人肉可入药的问题,作者鲁迅并没有批判其“愚昧”。因为鲁迅认为即便它是有效的,就好像即便吃人、吃死人可以实实在在地救一时之疾病与饥饿,也绝不能这样做——因为它是对人性的败坏,是对人的尊严的践踏。在一个人可以吃人的社会里,“难见真的人。”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鲁迅将传统中国的罪恶上升到了戕害人类根本价值的高度而给予了最严厉的批判。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启蒙和救亡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彼此的矛盾和冲突。所以,《狂人日记》的重心在价值理性所连接的启蒙。

在《药》、《明天》、《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作品中,作者鲁迅对古老中国中那些没有知识、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的精神状态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底层人民悲剧的根源。如《明天》,其故事是讲单四嫂子的儿子宝儿因病不治、办丧事的经过,但真正感到彻骨寒意与悲凉的却并非一个母亲的丧子之痛本身,而是一个母亲在努力救助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欺骗、敲诈、伪善。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使尽浑身解数: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一个“压轴法子”——寄望于何医生。求医过程中最令人绝望之处并不在于医生的冷漠,甚或于庸医的无能。因为前者出于一种职业的麻木,而后者则实在是能力所限,都还情有可原。最绝望之处是何医生开的方子:“这第一味保婴活命丸,须是贾家济世老店才有。”连单四嫂子这样一个粗女人也模糊地想到,何医生、贾家药店和自己,正是一个三角点关系。何医生开的药材,非要在贾家的济世老店才有,这说明何贾两家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关系。单四嫂子的求医问药实际上使自己必然地落入了一个陷阱,成为替有权势的人聚敛财富的工具,“自救”变成了“自残”。待到儿子死后,办丧事的事宜更成为周围人狂欢的盛宴:“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这恰是作者鲁迅所说的“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的真实写照。在作者鲁迅笔下,这样的残酷并非那种鲜明的一看便知的压迫,而是已经渗透到被压迫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些被压迫者身处其中而不自知,在接连的悲惨命运面前只能感到茫然、无助而终于麻木。他们的人格在此过程中逐渐被奴化,习惯了压迫而毫无自觉反抗之心。华老栓、闰土、阿Q的生命历程大抵如是。甚而如《风波》这样带有喜剧色彩的小说,主人公七斤一家逃过一劫的快乐让人感到其实也不过是蝼蚁的一次成功偷生而已,反倒更显出其生命的卑微。

而在《孔乙己》、《端午节》、《白光》等作品中,鲁迅的笔触则集中到古老中国所培育出的知识分子身上,描绘了他们被封建专制文化所扭曲、戕害的精神人格。即如孔乙己,尽管他身上有着一种可贵的温情,但是他缺乏人格的独立精神。他聊以自慰、努力维持的“穿长衫”的读书人身份不过是一种本能的自尊,与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人的尊严相去甚远,而且还使其不断受到戏弄和侮辱。《白光》中的陈士成与孔乙己相仿,缺乏独立自主的个人追求,在封建文化价值观与科举制度的压迫下不堪重负而发疯自尽。《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尽管表面上已经算是一个新式知识分子,但是内心深处委琐、平庸、虚伪而不自知:“只是每到这些时,他又常常喜欢拉上中国将来的命运之类的问题,一不小心,便连自己也以为是一个忧国的志士:人们是苦于没有'自知之明’的。”

这正是中国封建文化一面教人学孔孟修身养性,一面又以学习孔孟之道为仕途晋身敲门砖所必然导致的虚伪文化生态长期熏染的结果。“吃人”本是丑陋的可怕的,而这“吃人”却披上了仁义道德的华丽外衣,让假仁假义成为社会通行的默认潜规则。让被压迫者受着深重的欺骗而不自知,活在更多的恐惧与猜疑之中。表面的殷勤客气掩盖不住的是内里的争权夺利与互相厮杀。到处都是处心积虑的名利比较与利益算计,心理上的痛苦与阴暗萦绕不去,每个人仿佛都是一座孤城,自我封闭起来免受伤害。而整个社会也因此停滞不前,少有真实的信任、友谊、互爱与互助。

这些被隐藏起来的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毒害,被鲁迅深刻地挖掘出来,让人读了《呐喊》中的作品后如梦初醒,大惊,原来如此,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而不自知,我们的双眼是被长期蒙蔽起来的。平时或许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反正活着,活得也还可以,但当有人揭破真相时,当面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被完全剥夺的社会真相时,很多人却很难面对,无法相信,甚至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并不是被剥夺的那一个。于是,不得不怀疑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价值体系与思想体系上的虚伪性与欺瞒性,叩问那些“愚民”的政策和制度到底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又是如何被长期延续着的?而几千年来,整个中国社会在科学技术上的停滞不前,大部分人的经济生活状况贫困而得不到发展,极少部分人享有超级利益的事实,也与这些思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不是分割开来单独存在的,而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人的精神世界受到现实世界的影响和束缚,而人的精神世界也会反作用于现实世界。一个人所处社会环境如何,社会制度如何,会深刻影响到人的精神世界的建立。长期处在一种社会制度之下,人的精神就会禁锢在这种制度之下,人的精神想要独立发展是非常艰难的。一个人的生活处境如何,受到怎样的待遇,最终他的思想如何,这些与这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密切相关。所以,想要改变大多数人病苦的现状,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彻底改造现实世界,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贫贱、病苦的生活状态。所以,鲁迅才会对几千年来“吃人”与停滞不前的封建制度、封建传统进行深刻的揭示与批判,并希望人们都能从这样的制度里面逃脱出来,建立起新的世界,真正的从根本上离开病苦的残酷现实,离开死寂的毫无希望的人生与命运。而无论在任何年代,个人与社会制度的斗争显得异常的艰难,这是个人与整体的斗争,是个人思想与顽固传统的斗争。这斗争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需要超强大的能力。你若不从高处远处看,千百年来人都这么活着,可是谁都不知道这样应不应该,也不知道如何去改变。不信邪的鲁迅,用这种深刻、发人深省的呐喊方式拼命撞击着旧制度旧传统的枷锁,他探索着为自己的民族和自己民族的人民赢得新的希望,放在任何时候这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二)《呐喊》是破旧立新的呐喊。

鲁迅将救治国民的精神看得重于救治国民的生命,要救治疾病,就要先查出是什么病,导致疾病的病因为何,而后才能治病救人。鲁迅看到这病就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压迫、封建礼教的“吃人”,人情的虚伪冷漠。站在人性的角度上,这一切都是扭曲的,错误的,不能忍受的。在这样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民族的悲剧,一切都到了需要改变革新的时候了。

某个社会制度的残酷性是在历史进程中慢慢显现出来的。过去的物质世界、制度与文化是人建立的,也等着人去瓦解,建立新的物质世界。那些旧思想、旧文化都已不适合于未来的新社会。不去做思想上战斗,旧的顽固的食利阶层又怎么肯自己瓦解?所以,只有破除旧思想,解构了旧文化,才能建立新思想,创造新文化。只有破除了旧道德,解构了旧人格,才能建立新道德,重塑新人格。《呐喊》让吃人的、伪善的、压迫人民的旧思想旧道德的丑态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为新文化的传播铺平了道路,为新思想新道德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呐喊》喊出了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最强音,站在人道主义、个性解放、思想启蒙的立场上对压制人、扭曲人、奴化人、摧残人的中国封建文化传统进行了最深刻的批判。只有破旧立新,一个互爱互助、平等光明的新社会的新蓝图才能真的在新的天空下铺设开来。(汤奇学,2003)

只有认同人的社会地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从根本上应该得到平等尊重与平等对待的人在人格上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所以,鲁迅说:“难见真的人”。而这样的精神自觉在当时是比较超前的,大多数民众要理解这些先进的思想恨不容易,是需要被各种形象的人物作精神上的启蒙的。鲁迅正是成功地塑造了这一系列鲜活的人物,让这些人物像符号般刻印在了文学作品与民族文化历史之中。

四.《呐喊》深入剖析国民及民族的劣根性。对不思进取、安于守旧、善于妥协的精神麻木者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一)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这些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经常能听到的。但在当时,鲁迅却是第一个尖锐指出这个问题的。鲁迅仿佛是从最关键之处找到了整个民族的思维惯性和精神惰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健康民族精神里慢慢滋生出傲慢、不自量力、懒惰、顽固不化的恶性基因。而这个基因就像癌症一样,不断地扩散繁衍,让健康的民族肌体越来越病入膏肓。精神胜利法,也可以称之为精神优越感,精神剥削法,从本质上说是从精神上认同封建等级制度,从精神上维护等级制度,从精神上认为自己是等级制度的受益者。

可惜现实却与梦境相反。阿Q,一贫如洗,无家无业,甚至连名字也没有,住在未庄的土谷祠,只给人家做短工,平日只要吃饱了肚子,有几文钱,便神气活现地喝酒赌博,调笑打闹,生活满足得很。后来在他"中兴"之后,更是满足、神气非常"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台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阿Q不仅在生活上十分满足和得意;在精神上,也有其满足和沾沾自喜之处。阿Q得意于自己"先前阔",或者"我的儿子会阔多啦",加以他"进了几回城",自恃"见识高",便更自负。他讥笑未庄人是"多么可笑的乡下人",竟不知城里的煎鱼和条凳,打麻将的手艺也远不及城里人。然而一面又鄙薄城里人,城里人把长凳叫条凳,煎鱼不用葱叶而用葱丝,他认为"这是错的,可笑。"这样,阿Q又在精神上获得了满足。在这种卑琐陋劣的生活方式下,阿Q处于可怜的境地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下去。他身上最明显的旧中国的国民劣根性便是精神胜利法和奴隶根性。

阿Q,多么鲜活地表演着他的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欺善怕恶、自欺欺人、自我麻痹、无知无畏、只敢小撕逼不敢真反抗,最后成为替罪的羔羊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阿Q的形象在人们的脑海中是如此的鲜明,每个人仿佛都觉得鲁迅在骂自己。生得糊涂、死得更糊涂,可能是平庸的大多数的人的精神本质和生活实质。清醒如鲁迅,怎么看得下去这些苟且而糊涂地活过这一生的愚昧国民?

精神胜利法的主要功能:是维系奴隶的心理平衡,用自欺、瞒自己、骗自己的方式使自己麻木。一个人思想上不挣扎不求变就不会变,一个社会制度存在久了之后都会有它的顽固性,而处于这个制度底层的人是最失败最受迫害的人,几乎被剥夺得一无所有。一个人不努力求变是不会轻易改变社会地位的,但是没有特殊技能的人求变太难,大多数人是靠着小专营走了歪路,被骗得更加贫穷,赌博就是这样一种对弱者的再次欺骗与掠夺手段。而最后,他们就只能寄希望于虚妄的革命,却因为假的革命而送了性命。阿Q这样的人自身命运既悲苦,长成后又无能,又爱油滑专营易上当受骗,最后只在精神上保有幻想的胜利,这大概就是大多数失败者的真实写照。

在阿Q们的灵魂里有着四千多年积淀下来的沉重的奴隶意识,这也是鲁迅对旧中国国人灵魂的一个重大发现。所有的中国人,上自宰相、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得跪下来称臣。王公贵族、大官小吏、乡绅地主,他们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皇帝的奴仆,又是他们以下的百姓、仆役的主人。只有最下层的平民百姓,他们"默默地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板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他们世世代代做奴隶,受的封建文化奴役最深,灵魂里积淀的奴隶意识也最沉重。阿Q从来不把自己当人看,安于做奴隶,把做稳了奴隶视为最大的满足。面对压迫,面对肉体和精神的凌辱,他敢怒而不敢言,只能默默地忍受。阿Q精神的麻木,是因为做了几千年的奴隶习惯。

在等级制中,被强者欺凌似乎顺理成章,欺负弱者也似乎理所应当。鲁迅曾直截了当地说"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显凶兽样。"阿Q头上的癫疮疤虽然是比他强的闲人们欺侮和取乐的材料,然而,阿Q还有又癫又胡的王胡可以嘲笑取乐。阿Q打不过王胡,但还有更弱的人向他求饶,他也得势不饶人。

阿Q是可笑的、可卑的、更是可怜的。阿Q的"丑"体现出被封建传统文化扭曲变形的灵魂。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空间上是普遍的,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永恒性。

略去阿Q性格中的狭隘、保守、排斥异端、欺善怕恶、男女之大防等等,就突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

1、"夸耀先前的阔,设想儿子的阔";

2、"忌讳头上的癫疮疤";

3、"被人打了,不能反抗,说是"儿子打老子";

4、陶醉于自己的缺点错误,不学别人的优点来自我安慰;

5、"打自己的嘴巴,认为被打的是别人,他胜利了";

6、"一切欺侮都很快地忘却",以取得精神胜利;

7、阿Q被捕后"抓进抓出",他想"人生大约有时候不免要抓进抓出的,也就心安理得";

8、叫阿Q画圆圈画不圆,他马上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阿Q不是孙子,是爷爷,又胜利了;

9、阿Q被杀害时,他想"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10、"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

得利者的虚伪自私和失败者的愚昧扭曲,食利阶层无耻无责的不道德,是等级社会的通病。只有从精神上认同平等才能得到平等的社会地位,在当时认同人人都是平等的根本就是天方夜谭。阿Q这样的人在这样的等级制度中生活久了,心理上就深刻地认同了等级制度和剥削的合理性。他所幻想的先前阔和将来阔都是他希望的社会图景,就是他可以高高在上剥削别人的图景。这正是打倒皇帝做皇帝的历史重复和死循环。然而,越是存在这种扭曲的心理,就越不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在物质上精神上,阿Q这样的人就始终是被欺压和被剥削的对象。这样的失败者在幻想中构造起自己“阔”的样子,在心理上他比某些既得利益者更保守更维护等级制度。他们所幻想的革命也不是真实的革命,而是去肆意掠夺他人的行动。这样的人若是革命成功了,也同样会成为新的剥削者。真正的革命者心中当保持平等的态度,放弃幻想,面对现实,采取真实而有效的行动去创造去改变贫瘠的现实生活,如此才能拯救自己拯救国家人民。自欺欺人者一事无成,精神上的胜利也挽不回现实中的失败。

精神上的贫贱,几乎是一个人的顽疾。鲁迅对人性的认清,是非常深刻有力的。而阿Q之流,是精神上的彻底扭曲。他梦想先前阔和将来阔,却是个不肯或不会现在看清现实、认真努力的“精神富二代”,嘴硬是最大的本事。其实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少见,平时一无是处、游手好闲、没有真本事,只会干点苦活,却总是虚荣、夸耀,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他们有点积蓄就挥霍、炫富,证明自己又阔了,或者阔过了,结果还是常年一贫如洗。这样一种病态的虚荣心,是整个病态社会的缩影。他们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贫贱,不能诚实地面对生活的贫苦,没有能力改造现实世界,生活在自欺欺人的精神迷幻胜利中,既可怜又可恨,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身上的惰性其实非常的根深蒂固。这样的人对社会的进步并无益处,虽不构成破坏分子的罪名,但基本上都是拉后腿的一群人。这样的一群人,既没有自我的价值,也不认可别人辛苦努力的价值,从精神上是有毒害作用的一群人。精神胜利法,也是一种精神惰性的深刻反应,要促进一个社会的进步,就要改造和远离这样的一群人,要自觉地与自己身上的精神惰性相抗争。自私软弱的国民,怎么能救治得好这风雨飘摇的国家?自私软弱的国民怎么挽救得了这千疮百孔的破败局面?要力挽狂澜,就需要培养拥有新思想的,精神健硕的国民脊梁。不查找问题,不面对现实,见了“阔人”就跟着拍马、请客、吃饭,怎么能够真正地改变人的真实处境和社会地位?自欺和欺人都是虚伪的,不敢面对现实的弱者的行为。

道德上的卑劣和无耻只会加速失败,加速灭亡。改造“国民精神”是鲁迅一生的奋斗目标,他对中国民族及国民普遍的劣根性给予强烈的关注。他一方面深刻剖析了国民劣根性的思想本质后进行强烈的批判,另一方面又不停地向愚昧的民众发出呐喊,希望他们能认识并改造这些“国民的劣根性”。然而现实让作者深感无奈与悲凉,对于国民,作者一方面“哀其不幸”,另一方面又“怒其不争”。《阿Q正传》是揭示这一思想主题的最为典型的作品,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普遍存在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寻求精神上的自我满足的病态心理。(易彬,2010)还如《药》、《风波》、《孔乙己》、《头发的故事》等,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揭示出国民愚昧、落后、因循守旧、麻木无知、冷漠自私等思想劣根性。鲁迅将这种种扭曲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鲁迅正是看到了像阿Q这样的精神得病的人实在太多,才为我们深入剖析了这样一种本质上自不量力、不思进取、无耻之极的精神胜利法。为我们民族的未来,为我们自己的未来,我们不得不睁大眼睛发现这种人,抵御这种精神胜利法的毒害,不得不用尽全力去刨析和救治这样的精神顽疾。

(二)请客吃饭

中国人的请客吃饭,仿佛也是一种延续几千年的恶习。看似光荣无比,实则掩盖不住的是食客们“贪吃”的丑陋,和大多数人对这种“被吃”的认可与纵容。这种请客、送礼的背后是互相算计、大摆鸿门宴。送礼拍马、收受贿赂、无耻炫耀,一切的丑陋在饭桌上都是存在的。婚丧嫁娶、生死都要请客,真是上演着各种形式的生死疲劳。这种恶习与潜规则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与消耗,也是中国人最根深蒂固的劣根性之一。尽情挥霍、互相想方法把积蓄的财富吃干抹尽,这样的社会恶习让人民长期处于贫困之中。有点钱都拿去请客,甚至殷勤地请欺压自己的人吃饭,殷勤地请自己的敌人吃饭,中国人的“气量”可谓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忍耐力之好不可想象,人们似乎都生怕别人说他们“太小气”,人们最怕的事情是自己“不够大方”。《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痛苦地失去了孩子,还要殷勤地请帮忙安葬的人吃饭,“动过手的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这样的一种扭曲的心理,是我们民族劣根性的深刻表现。而这种请客吃饭的社会潜规则是我们民族集体的丑态毕露和愚昧伪善的表现,其内涵之深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人喜欢一大群人围在一起吃饭,以此显示出热闹,而每个人似乎连吃饭都是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是要被周围的人所裹挟影响到的。仿佛需要大家凑在一起吃,才能吃得安心。经济上的不能独立,正如人格上的不能独立,中国人身上的依赖性是极端严重的,几乎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独立地生活,似乎都是被周遭的一切所裹挟着沉重地生活着的,所以社会整体上停滞不前,很难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进步。而这种群聚却又不是公平的,而是有着明显的吃与被吃的区分的,在利益分配上是有着悬殊的潜规则的,暗中深藏的弱肉强食才是真相。表面的热闹、客气却掩盖不了内里的冷漠、虚伪与爱占小便宜的事实。

这样一种群体“大方”,“好面子”,其中的荼毒之深,更是发人深省的。任何扭曲都是双面性的,一边是大方、另一边却是极度贫困。一边是胜利、另一边却是连续的失败。一边是热闹红火,另一边却是生离死别的惨痛现实。用几个炮仗、几桌盛宴也隐瞒不了失去、失败、失意的艰难与痛楚。请客吃饭仿佛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精神胜利法”,也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精神惰性。以为拿鸡鸭鱼肉请了客了,别人就不会再吃自己、不会再欺压自己了,或这欺压会变得轻一些少一些。或以为请了客了,就与别人有了进一步的交情了,阔人、有权势的人就会先优待自己了。

直到现在,中国人身上的请客劣根性还是随处可见,不能被彻底根除,没有人去深刻质疑这种请客吃饭的合理性,看来这劣根性是如此的顽疾不治。劣根性成为了传统之后,就和基因一样长期延续下去不可根除了。人想要独立于整个社会环境之外相当之难,人的独立性在传统文化之中是非常脆弱的,所以要全面地彻底地改造人,还得先改造传统文化。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容易对传统表示质疑,你一质疑就显得格格不入,但本身错误有害的传统文化就这样顽疾不化,如脓包一样溃烂而不肯愈合。文化基因之于人本身,就像人的肌骨细胞一样,文化基因得了病,人哪有不得病的道理?

人的思维惰性是非常普遍存在的。从来就有的,人们就乐意接受,新的制度新的文化新的思想就很难接受。从来就有的就是对的嘛?从来就有的就不应该反思嘛?从来就有的就不可以改变嘛?人的思维惰性告诉我们大多数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懒都懒得思考,所以传统是很难被质疑的。但有独立思想的人告诉我们,传统也该被重新审视,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五.《呐喊》反映辛亥革命背景下的农村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愚民的讽刺和对弱者的深刻同情。是对愚昧民族和冷漠人情的集体批判。

《药》借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的故事,在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的同时,刻画了以华老栓为代表的愚昧落后的农民群像。《药》深刻地反应出鲁迅笔下的吃着革命烈士人血馒头的各种看客的冷漠和愚昧。“看客”这一形象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让我们对看客的感知如此真实而有张力,是因为鲁迅对之进行了深入的细节刻画和极其传神的艺术加工。以下分析看客的个像与群像:(谢彤,2020)

(一)看客的个像

“哼,老头子。”(看客之一)

“倒高兴……。”(看客之二)

无形无影,但如影附形。先声夺人,但神秘莫测。一上来就揪住了人们的心。“哼”,似乎是由气生愤而故作鄙弃语,心理趋向颇为隐晦曲折。“倒高兴”三字则应是赤裸裸地抒发其妒嫉之情了。在这里,不用描绘形象,那样显得太呆板;也不用添加动作,任何举止行动都是累赘。仅仅用语言,简短的六七个字,就足以让人明白:人人都想得到这付药,却孰料被华老栓占了先;人人都是看客,其实华老栓也不例外。在这里,我们看到小说艺术要遵循“优化组合”原则的一个典范,即尽可能地用最少的字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如上所言,此两句用语虽少,洞穿力却极强,讽刺意味也很深。它是对华老栓迷信无知的有力延伸和扩张。

(二)看客的群像

从“老栓看看灯笼”至“几乎将他挤倒了”是群像,主要写看客的行动和情态。

“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群像之一)

“古怪的人”是神情古怪,似有所期待;行动古怪,似焦灼不安;目的古怪,满足久渴的刑肉弑血的欲望。“鬼似的”,特引人思考。人而为鬼者何?表现了作者对此类麻木不仁者的极度愤慨和贬斥。“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自然,见多不怪,积习为常。这就暗示老栓在心理上和看客融合了。此一节,鲁迅先生以强烈的主观情感贯注于字里行间,笔调之沉痛透示出所传达信息之悲哀:这就是中国普通人中的大多数,唉!

“——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群像之二)(徐文佳,2012)

写(群像之一)重在用“怪”字来形容,画(群像之二)重在用“一”字来数量。一个看客,又一个看客,再一个看客,三三两两的人,加进老栓,再拥进一大簇人,集合成一堆人。此处纯用漫画式勾勒,兼以摹声、描形的散文笔法,雕镂出一个观众如潮的骇人场面。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群像之三)

鸭子被人用手捏住颈项,向上提着,显然是准备屠宰了以供宴筵。可以想见,这些看客的命运与现在正在被屠宰的、并被做成药用馒头的革命者的命运不会有什么区别。“无形的手”显然指精神麻痹。被清洗了大脑因而不再具备一种自主精神的人,是最可怜的人。这种人活在世上,无异行尸走肉。(朱爱娴,2011)

杀人结束,在诸看客即将鸟散之时,作者又回马一枪:“'这是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从文本语境推测,或许有人问了,或许没有人问;也许有一个人问了,也许有很多人问了。与前文的个像、群像相比,作者在这里似乎有意写看客的“不定像”。“不定像”是对个像和群像的有意识的综合。在明确化之后又进一步模糊化,不仅使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的看客性格表露无疑,而且使所有的看客都尽收眼底,所有的哀愤都攒聚心头。所以,这一枪是必要的一枪,是最后一枪,更是惊心动魄的一枪。(靳庆华,2011)

这些看客看似没有破坏力,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些看客的冷漠与不作为却滋生了统治者和屠杀者的气焰,让整个社会保持在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让杀人者更为肆意,让被杀者倍受精神上的欺凌。麻木,是看客让人最痛恨的地方,他们没有感情,没有爱恨,他们习惯如此并似乎乐于接受。他们也许也是受害者,但他们却是沉默的羔羊。他们让人性沉寂而无声,他们无法改变或者根本不想改变满目疮痍的现实世界。他们没有思想,或者更没有灵魂,如枯木般站在天地间又何必呢?在精神上成为这个国家的主人,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者,才是人自主意识的开始。人只有拥有了自主的意识,才不会成为与这个世界毫无关系的局外人与看客。民主的意识与看客心理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正是在现代社会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人的成长与进步都是自主意识的燃烧和复活的过程。(陈建伟,2020)那些袖手旁观者,那些幸灾乐祸者能够逃过命运的苦难和凶狠的屠刀吗?答案是肯定的,同样不能。不做反抗的牛羊与做了反抗先被杀的牛羊一样,迟早是要被杀掉的。对统治者屠刀的纵容,尤其是对外来统治者屠刀的纵容,对外来侵略者的不反抗不作为,甚至一部分人还是卖国叛国,最后的结局就是被集体杀害或者集体成为供人驱使、供人餐食的奴隶。这样的苦难我们的民族在历史上已经得到过沉痛的教训了。几百年的奴隶的生活,已经几乎要将中华民族原本伟岸、强盛的精气吸食消耗干净,而清末人们所见之泱泱中华,只剩下了一具风烛残年的枯槁躯壳。所以,一时的冷眼旁观,却要让自己的子孙成为世世代代的奴隶,让人何其哀叹痛心。让大多数的底层民众成为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冷眼旁观的看客与边缘人,成为像蝼蚁般苟且生存的大多数,让大多数民众失去国家主人的意识,这是上层统治者的阴谋。被剥夺了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的人就像待宰的鸭子一样容易拿捏,任别人摆布、任人宰割。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民主两个字说起来容易,真正要达到却非常的困难,追求真民主的道路还是漫漫而长远。

那我们要问了,这些看客为何会变得如此麻木不仁,为何会变得如此容易被拿捏被精神操控?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从何时起失去了自我意识与自主的能力?他们的精神魂魄呢?他们的灵性和思考能力是被什么东西给吸食干净了吗?若再思考一层,我们不免能发现,他们的麻木背后是恐惧,是对现实世界和统治者屠刀的恐惧。这恐惧由来已久,也无声无息。这也反应出了当时政治高压与政治暴力的可怕性。人民长时期处于屠刀的威吓之下,哪里还有什么自主的思考与行动能力?再讲回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人不能因为恐惧、害怕,就将这主观能动性抛弃了,不能因为恐惧、害怕就不再抗争了。人有思考的能力,有抗争的能力,有高于自身知觉的潜能力。所以,任何的白色恐怖到最后都会不攻自破。恶让人恐惧,善给人以力量,我们看得明白真切。

《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景,通过闰土外形与精神面貌前后不同的对照写出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等层层压迫下的深重灾难。这些灾难,是个体的灾难,也是集体的灾难,是我们民族在根源上共同的灾难。《故乡》让闰土的前后对比鲜明地显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少年的闰土是机敏可爱的,虽害羞却单纯,他是个有灵性的可亲的活生生的人。而成年的闰土却是麻木的、沉默的、卑微的。他知道喊一声“老爷”,而这声“老爷”却刺痛了鲁迅的心,因为此时的闰土是生分的,自觉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但鲁迅却因为这莫名其妙的阶级分化而倍感人情冷漠与生疏。人与人之间,是从何时起,变得无法交流的?那些本该热情的活泼泼的人,又是从何时起被剥夺了血肉与灵魂的呢?这些问题,刺痛的何止是鲁迅的心。

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在《呐喊》中也占有显著的地位,尤其是辛亥革命背景下的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阿Q就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形象。辛亥革命并未给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反而带来更多深重的灾难。《风波》同样间接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愚和弱,是当时农民的集体特征。愚和弱,伴之的是冷漠和无情的社会现实,让整个社会处于濒临崩塌的边缘。一盘散沙和苦不堪言的还保有善良的大多数国民,正是鲁迅希望救治的他深深同情的国民。长期被统治和压迫的人民,未受良好的教育,他们愚昧是一定的。而弱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外界的压迫,导致他们物质上的贫困和生活圈子的狭小。更多的是他们精神世界的贫困,他们精神上的弱小,导致他们容易相信那些看似可怕的严厉的禁锢与枷锁。他们精神上的弱小,让他们不能自主,易受欺凌,易被盘剥,不敢反抗,安于现状,不敢求变。很多人的一生就在这样看似安全的禁锢中消磨殆尽了,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渐渐掏空的。所以,鲁迅自上而下对他们的处境看得清楚,思考得透彻,也表示出深深的同情。求新求变,才能改变命运,这对于农村和农民是一样的,也是最根本的。农民是中国文化中最坚固的基石、同时也是最善良和最顽固的所在,他们若不肯自觉改变,那么整个国家就无法真的改变。要彻底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变农村和农民的生活面貌。要改造他们的现实生活面貌,就要先改造他们的精神面貌。唤起他们的自主精神,唤醒他们的民主意识,去除他们的看客意识,是非常迫切而重要的。

(三)庸医与愚民

《药》描写中的一幕幕是多么的具有讽刺的意味,革命者的鲜血被当成了药,而最后服药者却难逃不治而亡的悲剧,两个母亲同样失去了儿子,而他们姓氏的组合正好是“华夏”。《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到了“明天”未等到宝儿的醒来,等来的却是儿子的病亡与周围人的狂欢。相信“包好”的他们,最后都要面对残酷的现实。这许多的庸医和江湖骗子,欺骗着敷衍着愚弱的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民,而他们的良心却不感到任何的疼痛。在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社会中,在这样一个愚昧落后的社会中活着,是件多么辛苦的事。草菅人命,大概就是许多庸医和许多官吏豪绅在做的和将要做的事。一个病入膏肓的民族,有什么样的药才能救治?那些庸医和江湖骗子,那些以医者的名义谋利而草菅人命者,都该被批判再批判。那些相信庸医的愚民,都该被唤醒。这不见天日的旧制度,就该被彻底推翻、彻底摒弃、彻底改变。

作为医者的良心、作为医者的能力当是一开始学医的鲁迅最在意的,他最不能容忍的当是这些庸医的欺瞒和这些愚民的无脑相信。于鲁迅自己的人生、于他的目光,寻求真正的治病救人的良药,当是当时社会最迫切的需求。为国家和民族的出路找良药,正是革命青年们不懈追求的。所以,放弃各种偏方神药,不信任何牛鬼蛇神,不依仗过去的辉煌,不失去将来的希望,用理性科学的目光重新看世界,吃对药治好病才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迫切需要的。

得病、见病、治病,对身体和精神都虚弱的病人而言都是极其艰难的过程,患者需要极其成熟的心智与毅力,才能完全康复。病人最怕遇到的就是庸医,好医生最怕遇到的就是愚民。而庸医和愚民共同组成了中国旧社会的医疗图景,才见到一幕幕的人间悲剧在不断上演着,这是让鲁迅感同身受更痛心疾首的事,此时的鲁迅无论如何也无法再袖手旁观?所以,高声“呐喊”起来,让更多的人听到。哪怕一时治不好这顽疾,发现了疾病,指出了疾病,才能呼唤出医术更为高明的医生前来救治。若不做任何的措施,干等着整个民族的肌体细胞与精神内核慢慢癌变,那将是我们民族每个人的集体灾难。所以,从根本上,医者的良心与医者的责任担当比医者的技术更为重要。我们很多时候痛心的不是医生的技术不够,不足以治病救人,我们所痛心的是本该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医生却以医牟利,对本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人巧取豪夺、敲骨吸髓。让本就失望绝望的病人陷入更深的贫病交加的苦难境地。我们的民族要生存延续,就要呼唤更多“神医”的降世,这是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

六.《呐喊》描写激烈的社会矛盾下苦苦挣扎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同时也是知识分子的深刻反思。

(一)《呐喊》中的知识分子群像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进行灵魂上的自我剖析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品质之一。《呐喊》创作于中国民主革命风起的1919年前后。在激烈的社会矛盾斗争中,接受一定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阶层同样处于苦苦挣扎的艰难境地。鲁迅在创作中对这一类知识分子的描写,重在剖析他们的灵魂,表现他们的思想矛盾和苦闷,如《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一件小事》中的“我”、《药》中的夏瑜等。而对于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奴役下的旧知识分子,鲁迅则重点展现了他们被扭曲的人性和卑劣的灵魂,以达到反封建的目的,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端午节》中的方玄绰。作者对知识分子灵魂的拷问,其根本原因在于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知识分子在民族振兴大业中所承担的重任,因而对知识分子提出警告,希望他们不要沦为封建制度的精神奴隶,或者有意无意中充当了反动统治阶级的帮凶。

这些知识分子形象中,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乙己,他是那么的鲜活而让人愉快,仿佛就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他好吃懒做,他窃书有理,他好为人师却不肯用真的行动去教书育人。他把自己关在长衫里,不肯生产劳动。他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却落得供人耻笑的境地。他的身上写满了各式各样的“尴尬”,成为别人嘲笑和取乐的对象。思想与现实世界的脱节,对现实世界的无能为力,是旧式知识分子的通病。孔乙己就是这样一个把自己关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却与真正的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他所学的知识文化无法驾驭现实世界,无法为他人做出任何的贡献,甚至窘迫到了无法养活自己的地步。这让我们怀疑他到底学了些什么?他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都是有问题的,他的精神、思想、包括人格都是有问题的。而且都沦落到这样的田地了,孔乙己还是和阿Q那般“嘴硬”,“窃书不算窃”,这样的自欺欺人的“自命清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肯面对现实,不肯学习改变现实的真本事,怎么能够改变现实的窘境呢?不肯用真实的行动去努力,只把自己关在精神的虚幻世界里,那么,个人的处境怎么会改变?更可悲的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受到了错误的教育、错误的引导,努力的方向都错误了,越用力反而对现实世界越感到无力,可谓是南辕北辙。

知识分子大多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占有更好的社会资源,然而他们却投机专营、无能与无为,让整个社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他们垄断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本该受到教育的国民沦为了无知的被压迫者。知识分子也同样成为压迫者的行列中那丑陋的一员。我们感叹,一个社会之所以愚昧落后,停滞不前,知识分子该负的责任最大。改造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也是救治整个民族国民精神的关键之处。

(二)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何在

知识分子,思想上道德上正应该是愚和弱的对立面。正应该是救治这些愚弱农民和愚弱国民的领路人。奈何,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被封建文化和封建礼教所束缚,被科举制度的牢笼所禁锢,连救治自己解放自己都做不到,何谈救治整个国家和民族?那么,唤醒知识分子,让知识分子作为思想战斗的先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所以,鲁迅对知识分子本身的批判是相当深刻和尖锐的。批判与自我批判,才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才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守旧往往因为自满,自满而落后,落后而挨打,这样的苦难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的内心深处都是无比的煎熬。

高高在上,做官发财不应该是新知识分子的追求,真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就应该将国家民族的命运担在肩头,与人民保持平等和学习的态度,为国家的进步,国民的幸福谋出路,这才是知识分子的担当。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有问题的,都是迷惘、自私而狭隘的。知识分子的理想与人格被扭曲被禁锢。知识分子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统治人民的官僚系统和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一直身段高而眼睛不肯向下看,越来越喜欢住在空中楼阁里夸夸其谈,面对现实一点抗争能力一点行动力都没有,妥协投降却比目不识丁的农民还快。很多读过书的人反而更加愚昧,书读得越多反而越腐朽,目光之中没有现实世界也没有未来理想,心中只有中举升官发财的低级思想。这是整个文化系统和价值系统出了问题的表现,病得不清的是整个民族文化系统,而受精神毒害最深的却是知识分子。(伦海,1989)

好在大多数知识分子是读得懂文字的,唤醒他们而后才可以唤醒沉睡的大多数。鲁迅本身是知识分子,他最懂得知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知道如何唤醒作为先驱的知识分子们。所以,鲁迅在《呐喊》中塑造的孔乙己、方玄绰、陈士成等旧知识分子的形象才会如此逼真而鲜活地浮现在人们的面前。只有培养新的知识分子,让他们拥有新的思想、新的道德、新的知识体系,拥有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体系,才能够救治整个国家的认知系统和能力系统。这样,一个国家的国民方才有了改变整个国家前途命运的能力。当时作为教育部官员的鲁迅,应该是看得清楚、看得明白、看得真切的。

救治了知识分子,唤醒了知识分子,他们奔走呼告,他们行动起来,那么整个民族和国家也就渐渐有了更好的出路,渐渐有了变革的希望。

七.《呐喊》中呼唤对现实苦难的解救,蕴含了满腔的爱国情怀。

(一)自我意识与反抗精神

个人在一个社会环境中生活得不舒服,不想融入整个大的社会环境,想要独立出来,或者想要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自觉。所以,青年人的身上都有一种尖锐的不合群的性格特征,在青年人的身上看到最多的也是不服气、不服输、不愿同流合污的气概。青年人满眼所见的都是值得批判的人和事,青年人的思想燃烧着批判的火花,青年人的目光中凝聚着变革的光辉。如果,一个人的身上失去了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了,那么,这个人的性格可能就是被整个社会现实打磨平了,那么,这个人也就老了,不再具有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了。爱憎分明的鲁迅,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着批判精神的代表人物。对于不公正的社会现实,对于弱者的被欺压被剥夺被蹂躏,鲁迅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正是有了对自我的认知和认同,正是有了对自我的爱惜和维护,人民对现实困境的批判与改造才会更有动力。在思想阵线上,鲁迅时常站在被压迫者被欺凌者的一边,为他们呼号,为他们鸣不平。对于统治者们凶狠的屠刀,鲁迅是敢怒敢言的。正是有了这种大无畏的人道主义的反抗精神,才激起了整个民族的自我意识,才激起了整个民族的批判现实与反抗强权的精神。

弱者对于强者的反抗,总是艰难的过程,当时的中国也并不强大,正是处于弱势的,正处在被列强瓜分蹂躏的危险境地,国民都战战兢兢度日。当时的中国国民也是封建强权压迫禁锢之下的弱者,受害者。在这内外双重的高压之下,人民生活疾苦,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正像《兔和猫》中的兔时常想尽办法找更好的地方躲藏,在孕育幼崽过程中用尽各种方法打洞护崽,再加上对恶猫的时刻防备,兔的生活非常的不易。兔子的护崽是多么感人而发人深省的过程,让人了解之后肃然起敬。这些生动描写弱者的战战兢兢又机智聪慧,显得可亲可爱,它的反抗虽无声却也有力。而高高在上盘桓不去的猫,张牙舞爪欺凌弱小的猫,却让人觉得十分面目可憎,心里想着总有一天非要打倒它不可的。这其中正是反映了鲁迅的对弱者的深刻同情和对那些高高在上的霸凌者们、反动统治者们与强权维护者们的深刻厌恶。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的时候并不存在,是需要有意识有知觉的人去推动、去维护、去建立的,如何对社会不公说“不”,是一个人的思想自觉和精神自觉。而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对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失去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濒临坍塌的,是行将就木的,是不可延续的。正是需要理解这种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看清现实中的不公不正义不道德对于整个社会与社会中个人的伤害,进行坚决的斗争与反坑,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社会的整体面貌,进而改变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畏惧心理有的时候是普遍存在的,就像兔子恐惧猫一样,但人就是要想办法克服这种种畏惧的心理,使自己不断变得强大,使霸凌变得不再具有威慑力,这也是人之为人独有的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精神力量。思想上认同和维护不公,或对不公的现实认命、不怒、不作反抗都是错误的思想毒瘤,是精神上的劣根性,是集体与个人走向失败和灭亡的精神根源。这也深刻证明了,人的精神不是死灭无声的,是有力量的,是可以改变现实世界的。

《兔和猫》也让我们深深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弱者如何自救自存的问题。人一时间不能成为强者也是常有的事,人总是从弱小而变得强大的。柔弱胜刚强,这可能是一种悖论,却是经过历史印证的。不做反抗,等着被吃掉,是弱者的愚昧。像兔一样,机智聪敏,善于躲藏、善于繁衍,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中国在某个动画片里一直把自己画成兔子的形象。而我兔在面对鹰时却也能不怕艰难,坚持斗争,最后打败凶狠的鹰。这是斗争的智慧,更是斗争的勇气。以弱搏强,是大无畏的精神。这是意志与意志之间斗争。

人为什么总活得病痛缠身如此之累?人为什么总活得不像人?人应该怎么样活着才对?人在精神上的先进性、自觉性、革命性如何就体现在他的精神站在了哪一个阵营。是既得利益的、保守的、维护统治的阵营?还是发起革命的、新生的、劳动人民的阵营?站在不同的阵营是个人的选择,但这选择关乎成败,只有时刻站在人民的阵营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人在思想上精神上的先进性与顽固性,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能量大小与最终达到的高度。精神上越具有反抗力与先进性的人,虽可能遇到挫折但会发展得更长远更受人民的热爱。精神上越保守越顽固的人,只能被时代的洪流与人民大众扔到身后。

(二)满腔的爱国情怀

因为有深刻的爱,才有深刻的恨。恨其不争,却不能狠心离开的原因,都是因为满腔的爱国热诚。在当时的环境中,鲁迅比那些饱学而后不再回国的人都爱国,比那些饱学而后夸夸其谈学术的人都更有现实价值。所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那些懦弱的、虚伪的、胆小的人,都在鲁迅的呐喊声中醒了过来,重新思考自己的命运和前途,重新思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直面现实不等于向现实妥协投降,直面现实正是为了看清现实的残酷无情,而后为自己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做坚决的斗争。(刘大杰,1936)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同样,一个对自己的祖国没有感情的人,绝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现实是如此残酷,不抗争就无法摆脱被列强鱼肉的现实,自欺欺人又有何用?唤起抗争的精神,打破陈旧的铁屋子,人民才能获得新生。放弃幻想,坚决斗争,胜利才会到来,千年的病才能药到病除。所以,鲁迅从来不是徐志摩那般浪漫主义的诗人,他的笔是用来打针上药,用来针锋相对的。他的笔是用来吹响号角、保卫国家、奋力抗争、拯救国家民族的。越尖锐才越能够标本兼治。那些隔靴搔痒、讳疾忌医、麻木不仁者都达不到鲁迅的高度与深度。因为思想和情感的维度还不够,很多人也害怕鲁迅式的挖苦与讽刺,但最后,大家都能从鲁迅的文字中读到那源自生命根本的对人生人性的反思,读到自己对现实的无力与冷漠。最真实的还是读到了我们对于国家民族的不变的感情,和这由感情而引发的源自内心的积极行动。(黄候兴,1996)因此,鲁迅的那些刺耳的讽刺,反而显得更真实,更亲切。

《狂人日记》中,鲁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正是那充满着对国家民族过去的恨,和未来的爱。那些腐朽的或可没有希望没有感情,但对于未来的青年的孩童的,鲁迅还是充满着满腔的热忱和热爱的。这也可见鲁迅不是一个完全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者,他的思考和批判不是盲目的厌世的,而是理性的客观的,这样的批判才会更有积极的力量。正是有着无限的爱,所以,那些针锋相对,恨其不争才会迸发出如千军万马般摧枯拉朽的力量。只有鲁迅这样的深度和清醒,对封建腐朽势力和愚昧落后传统才会起到动摇其思想根本的致命一击,这一击之下,腐朽的、虚伪的、行将就木的陈腐的旧文化旧道德也随之崩溃。新的世界、新的文化、新的道德才能更好更快地生长起来。

对于作为弱者的女性的命运,鲁迅是有着深刻的关注与同情的。所以,鲁迅的笔下才有了《彷徨》中祥林嫂这样让人印象深刻的女性人物形象。她的付出得不到尊重,她的尊严和积蓄一同被欺骗、剥夺干净。她的悲剧是谁造成的?这让我们对于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态度发出深深的感叹和思考。《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是个不幸的妻子,更是个不幸的母亲,她的遭遇同样得不到同情,也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同样在《呐喊》的《风波》中,我们会用眼角关注到一个更弱小的,弱小到几乎不存在的女性形象,她就是那个“一代不如一代”的六斤。她的身影那样渺小,这场风波中几乎看不到她的身影,她的出场也只是寥寥几笔,但就是这样的弱小身影却引起我们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思考。六斤想添一碗饭,却被母亲用歪话呵斥。她不小心把碗磕破了,被父亲一巴掌打倒在地。而且九斤老太还一遍遍在耳边念叨着一代不如一代。《风波》的最后,六斤被裹了脚,却还要帮着母亲做事。我们不禁要想,这是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这是一种怎样的童年生活?一个女童的生活,正反应着千千万万个女童的生活。他们是这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却被禁锢在沉重的枷锁中,这还不够,还要将脚都裹起来。这种对于妇女、儿童的迫害,是让人愤怒和叹息的。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作为母亲的伟大的女性就遭受了最严厉的最残酷的禁锢与迫害。如何解放她们,如何给她们真正自由的未来,如何打破她们身上的桎梏,这些问题都是发人深思的。旧女性被压迫剥夺之深让人震惊,她们的社会地位之低也让人震惊。而新女性又该如何诞生,如何获得自我的尊严呢?新女性的面貌是什么样的?她们能不能被家庭和社会接受?九斤老太的保守与顽固让我们不禁摇头,让我们看到了六斤要冲破牢笼的艰难性。这一系列变革中的社会问题也会浮现出来,而作为弱者的女性会获得真正的解放吗?鲁迅的目光关注度,已经悄悄地移到了国家的未来上,可见作为教育局官员的鲁迅是非常尽职的。

再来关注一下身为底层人民的阿Q对女性的态度。阿Q对吴妈的求爱却成为了赤裸裸的求欢。阿Q对一个小尼姑的调戏,更是无耻下流,让人瞠目结舌。这可见当时大多数男性对女性的态度是完全缺乏尊重的,这完全是一种剥夺尊严的占有的过程。人对于小猫小狗的戏耍也不过如此了。而这样的自私自利的“爱”,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样一种让人感到屈辱愤怒的占有与伤害,也是旧社会妇女长期普遍在忍受着的精神痛苦。我们不禁要问,她们的尊严怎样才能维护?谁来维护?

而且我们要关注到这一点,鲁迅在作品中暗含的爱是对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无差别的爱,尤其是对妇女儿童的关心关注。这种爱是无等级的,是平等的,是博大的。包括对闰土这样的底层农民,那是一种兄弟手足般的爱。《一件小事》中表现出的对负责任车夫的敬,这是一种更为高尚的爱。在《社戏》中鲁迅与童年伙伴之间的信任与无私馈赠罗汉豆,这是一种完全超越等级超越功利的人与人之间单纯而美好的感情。同一片地上长出来的罗汉豆,比起六一公公有目的有讨好巴结之意而送来的罗汉豆,鲁迅却觉得是那夜的罗汉豆更好吃,而且是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了。可见鲁迅在写与小伙伴们一起吃的罗汉豆上是深入了别样的感情的,这种感情难得的很,也珍贵的很,这样温暖的时刻也许在人生中只有一瞬,却可能让鲁迅回忆了整整一生。这其中蕴含了一种对无私、无等级、无差别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信的无限向往。而鲁迅对六斤的小小身影的轻轻一瞥,也许就是改变像六斤这样的小女孩整个人生命运的关键所在,这样的爱才是真实的不虚伪的爱。男尊女卑,男性对女性的禁锢与无情剥夺正是粗陋、伪善的假仁假义的传统文化、三纲五常长期毒害的结果。这样的传统文化更该被彻底打倒、彻底改造。而民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与新中国建立后的妇女解放运动,也正是与丑恶的迫害女性的传统文化斗争之后胜利的结果。只有解放妇女、关注妇女、同情妇女的思想深深地扎入人民的内心,才能彻底改变妇女儿童的社会地位与生活处境。假道学者和伪君子们满口的仁义道德,但这仁义道德为何从来都不对妇女儿童实行?所以,这满纸的仁义道德也都是虚伪的欺骗而已,只是统治者华丽的遮羞布,其背后真实的目的还是奴役人民,奴役弱者,还是“吃人”。

一个国家教育人民些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的上层知识分子如果教育人民相亲相爱,平等互利,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才能走向共同的富裕和幸福,走向自由自在的新天地。一个国家的上层知识分子如果教育人民奴颜媚骨,如何想办法互相欺骗压迫剥夺,那么,这个国家很快也会变成奴隶与奴隶主遍地的毫无生气的奴隶社会。一个国家对于自己国民的尊重与爱护,是这个国家的人民能够生存延续的根本保障。

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一个国家的爱是非常重要的,是弥足珍贵的,一个国家的国民若都是一盘散沙,一点爱国心都没有,那么,这个国家就离分崩离析不远了。在一个国家的政局风雨飘摇之时,还能保持对这个国家的热爱,那么,这份爱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当然理性的爱国不是盲目肯定,不是好的坏的全盘接受,心智成熟的人爱国是在思考批判中的继承与肯定。一个国家的凝聚力、一个国家的变革力,都来自于人民对于国家的爱,来自于这片土地上人民的互相的爱。不然,对这个国家感到失望的人,对现实苦难无法忍受的人,大可以轻松地离开这片贫瘠苦难的土地。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而可贵,就是因为在国家灾难深重之时,在国家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大危机时刻,每每都有力挽狂澜的能人与爱国者出现,为拯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抛头颅洒热血,何其有幸,我们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爱是有力量的,而恨有的时候却比爱更有力量。在面对强大凶狠的敌人的时候,在面对无比沉重的现实枷锁的时候,在面对陈旧制度桎梏的时候,在面对反动统治力量高压的时候,恨就是一种超级强大的精神能量。面对虚伪丑陋的现实,面对虚伪丑陋的人性,鲁迅是积极思索的,是敢恨敢爱的,是爱憎分明的。这份爱源自于内心深处的良知,源自于善良的大多数底层人民,源自于曾经的童年伙伴,更源自于这片生养他的博大的土地。

八.《呐喊》对人的价值的深刻反思

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是可供别人吃的盛宴?还是吃着别人肉的猎食者?是奴隶还是奴隶的主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是这物质世界中麻木的一员还是和物质不同的有灵魂的人?是看客还是主人?这些问题叩问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仿佛这世界几千年没有变的一切,让人一直都没有得到真正为人的价值。直到今天,我们生而为人,就能得到被尊重、被爱护、被给与的人的价值吗?很多时候,同样不能。

更何况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人的生命都不得到保证,人们都时刻在希望保命的低级状态里,有的时候人格真会扭曲成麻花状。那么,人的权力、人的财富、人的尊严,人的自由,这些更深刻的人的价值就更得不到保证了。无能而虚伪的上层人民,软弱而痛苦的下层人民,构成着整个社会的大多数,而少有先知先觉的革命者,认知上清醒的人正如药一样珍贵难得。人生下来就会走向死亡,这是必然的结局,但那麻木的如浮草般沉默的大多数就要毫无生息地死去,如猪羊般任人宰割。阿Q被杀害时,他想"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这样的人生价值观,多么的卑微,可叹可怜。所以,教育出新的人,教育出拥有新的价值观的人,教育出积极进取改变社会的人,而不是疲惫扭曲地再继续苟活着的人,才是救亡图存的关键。在未来人的价值能否向真向善?而人本身的命运会走向何处?让大多数人生活得更好,是人道主义者的追求,也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追求。

人与人的关系,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是互相积极肯定的,还是互相防备、算计、否定的?不是我压迫你,就是你压迫我?人与人之间能否逃出这样的死循环?人的价值,能否独立地存在?人能否在自由的世界里拥有真正的自由?这一切,鲁迅也未给出答案,还需要我们去再探索再创造。人之为人而失去尊严、失去人生价值的悲苦,不亚于人身体上疾病的痛苦,有时候甚至大于人身体疾病的痛苦。所以,拯救人走出错误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像孔乙己、陈士成那样的知识分子,好吃懒做、自命清高、只愿意把自己关在书本和象牙塔里,做着当官发财的入仕梦,却不肯走向新学、走向人民、走向新天地,非要抱残守缺到老到死,这样的人生价值观,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当官中举,他们就会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其实,他们的内心就是看不起大多数劳动人民。而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对于人生价值观认同的扭曲狭隘,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是造成这样多人生悲剧的原因。做工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吗?种田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吗?经商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吗?写文章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吗?做学问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吗?做艺人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吗?甚至什么都不会的人简单地拉车养活一家人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吗?中国人的执念什么时候开始如此之深?非要当官,当个高高在上统治别人的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吗?生而为了当个高高在上不事劳动不事创造,只会坐享其成的人,是大多数知识分子努力的方向,那么,这个社会就越来越畸形了。这样扭曲而病态的价值观,这样狭隘而病态的价值观,才是造成整个社会长期病苦而贫困的根本原因。当创造者给予者得不到肯定,而剥削者享用者却得到高度肯定的时候,这样的价值观就是“吃人、吸血”的价值观。人的价值的悖论是不付出劳动与心血的人比付出劳动与心血的人得到的多,那人的所有付出岂非一点价值意义都没有?这样病态的价值观是统治者们用各种方式一手精心打造出来的,对这价值观的认同是一种自我毒害的行为。这样的价值观就该被彻底摈弃,彻底推翻,彻底改造。而后,我们不禁要问:人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深刻反思之后,人们才会发现并认同,只有积极进取的、服务人民大众的、积极创造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现实世界的斗争,是长期存在而不会消失的。人的精神能量大小也正在于这个人他敢不敢与物质世界进行长期艰苦而卓绝的斗争。人的特殊的价值也是在这种不懈的斗争中体现出来的。不经过艰苦斗争、不能够战胜物质世界,让现实物质世界欺压了一辈子的人都是没有价值的人。所以,向现实世界妥协投降的人生、或者成为顽固反动统治者中一员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都是没有价值的。只有肯认同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认同人的精神世界拥有高于物质世界的能量,并用行动去实践这能量,才能够真正驾驭得了强大而顽固的物质世界。不经过艰苦战斗的人生,是虚弱无力的。不曾为自己的尊严、民族的尊严战斗的人生也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人生。

要打破旧的世界,打破旧社会,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的世界,成为新世界的主人,正需要先改造个人的价值观,建立起新的健康的正能量的价值观。否则,这几千年的铁屋子怎会轻易就被打破了呢?这套在人身上的沉重枷锁怎会轻易打开了呢?而这屋子里的人怎能找到生路破门而出?那么,这天地间的麻木死寂,不还是一样的延续着吗?

九.思想革命与社会变革

这个社会的前进是艰难的,人的思维有固性,那是因为物质世界具有固性,是很不容易改变的。人想要撬动这种物质固性,有的时候是非常艰难的。要撬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要撬动整个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有的时候是需要发动革命的。正如辛亥革命、土地革命、解放战争等一系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型的革命运动,都是为了真正地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落后挨打的面貌,真正地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的社会地位,让人民从不公正的吃人的社会走向公正的利于生存发展的社会。而这些革命运动的先行必然是思想斗争,思想启蒙运动。想要解放人类出那死寂的牢笼,就要先从思想上发动革命。所以才有了《新青年》的破晓问世,才有了文化先驱们的振臂高呼,于是才有了鲁迅为革命的摇旗《呐喊》。

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成功?那是因为革命还是停留在上层,没有能够发动人民群众,没有先行的思想革命作为铺垫。所以,革命看似成功了,而大多数的底层人民还是愚昧无知的。那些华老栓一样的愚昧的未接受过教育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辛亥革命的目的是什么,辛亥革命也未改变他们的真实生活状况,他们依然生活在黑暗与蒙昧之中,被疾病长期萦绕,处在朝不保夕的苦难境地。鲁迅正是看到了这样的一种情况,看到了人民在这场革命中没有获得任何的精神触动,革命在思想上的不彻底性使得革命没有帮助到底层的老百姓,反而让阿Q这样的无辜者送了性命,也让夏瑜这样的革命者白白送了性命。这样的牺牲并无人同情,反而被无知的看客围观着、分餐着他们的血肉,这样的革命何其悲哀,何其失败。大多数人民只是辛亥革命的看客而已,他们没有真正参与到这场政治斗争中,没有从这场革命中得到真正的利益,辛亥革命只不过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与被统治阶级没有任何的关系。而如七斤这样的人民表现出来的是对革命的恐惧、侥幸、幸灾乐祸等的情绪,他们对社会变革的认识与态度都是极端无知与恐惧的。那是因为当时的人民,对于社会的顽疾与整个社会的走向没有任何的知觉。而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后,后期的土地革命与解放战争中,人民群众就真正站上了政治舞台,成为了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

《呐喊》通过描写各色各样的人在这场革命中表现,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不彻底性。尤其是《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和赵秀才这样的人,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有的还进新式学习过洋务,最后却成为封建统治的坚决维护者。从他们身上看不到任何变革的希望,从他们身上看不到社会前进的力量,看到的只是统治阶级的自私、无耻和无道德。如果一个社会的上层和知识分子阶层都是顽固自私虚伪的反动派,那么,这个社会想要革新进步就会显得相当的困难。所以,对整个社会的人民进行思想启蒙,尤其是对知识分子阶层进行思想启蒙则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有人要问了,社会不是好好的吗,为什么还需要变呢?尤其是既得利益者不希望动摇自己的利益,也不希望变化。但是,有很多人害怕社会变化是一种对人类进步的无知造成的,害怕自己在社会变化中成为牺牲品。但是,几千年来,人类时时刻刻在变化,在前进,你不求变别人也在求变,你的国家不前进,别人的国家却在拼命前进。天朝上国的美梦是做不下去的。所以,与其被动求变,不如主动求变。让革新变化进步的社会思想植入人民大众的脑子里,让人民可以真实地用双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让人民真实地获得情感与利益,让人民真实地获得人权,让国家真实地获得主权,这才是不虚伪、不虚妄的政治理想与现实追求。而这不虚伪、不虚妄是要人民去辨别、去认清、去追求的。在等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剥削总是要披上合理的道德外衣的,不用火眼金睛去识破有的时候是看不到的。看清了不做反抗也是毫无用处的。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停滞不前的原因,就是因为阻力大于前进的力量。想要打破这前进的阻力,就需要同时进行思想革命与社会革命。对,思想革命与社会变革缺一不可,不然就不能真正彻底地改变整个社会的深层面貌。所以,要培养有道德的,思维活跃的,能促进社会进步的新人,摧毁那些顽固的、腐朽的、不道德的、扼杀人性的旧制度与旧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正是这样一个新人辈出、思想大变革、大启蒙的时期。此时的鲁迅与陈独秀、李大钊这些人一起探索中国的出路,在思想上先行探索,越走越远。而后,有了毛泽东等一代伟人的政治实践,才有了新中国的孕育而生,才迎来了人民的解放与国家的重生。如此看来,思想革命是何其的重要,人类如果不去思考、不去探索,一直重复死循环地生活着,也就不会有如今的科技发展和如今这无限璀璨的人类文明。所以,鲁迅的《呐喊》才越发显出它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来。

不要怀疑,思想力量是可以摧毁物质世界的,再顽固的物质世界,也会在人的思想中渐渐改变。如何消除物质世界的阻力,如何消除制度的阻力,也正是人的思想劳动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人要让自己的思想先行于行动,努力运动起来,哪怕暂时不能战胜物质世界,也要保持精神上与思想上的超越性、先进性。巨大社会变革是整个社会的全体人民的心愿交织而出的力量,这种火花正需要鲁迅这样的先知去点燃。理解了这样一种思想精神力量的深刻作用,也就理解了鲁迅在小说集《呐喊》中深藏的推动变革的力量。

同样,如今的世界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尾期,利益固化严重,等级分化越来越大,社会进步艰难,全世界陷入衰退期。在空前的危机面前,人类该何去何从?面对空前的危机,我们的国家民族该何去何从?内忧外患,在大的逆势中,在大变革的时代,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求变。这个世界又在呼唤着一场新的变革。人类在旧的制度中匍匐不前,而新的制度还在孕育之中,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个时候也正是呼唤伟大思想家诞生的时候。是要同旧的世界旧的制度一起灭亡,还是和新的世界新的制度一起重生?我想这答案并不难选。只是,人总是会为了眼前小小的利益进行残酷的无意义的斗争,而看不到长远的更伟大的利益,人总是会被某些根深蒂固的惰性捆缚住了双手,蒙蔽了双眼。制度革命的先行,必然是思想革命。物质世界对于人性的吞噬,物质世界对于人类精神的压迫,已经远远多于物质世界带给人本身的福利了。物欲横流,人的变异与物化,让人类的生活与精神状态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和危机。危机也正是促使人们对现有社会制度进行反思与变革的时候了。人类整体危机的解决需要的是思想上和文化上的探索与革命,而更多的是在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上的重新探索。

为什么只有少部分人能享受到超额的物质待遇?而大部分人为什么还要长期忍受贫瘠与艰苦的生活呢?是我们的生产力不足吗?我们的生产能力和科技能力不是看似非常强大的吗?人口的不断负增长,经济繁荣如昙花一现,人类自身的不可生存不可延续的问题已经摆在面前,不变革就是死路一条。这不正是证明了人被物质世界慢慢吞噬掉了吗?这难道不是又一个“吃人”的社会?人对于自身的生存和延续都没有信心没有能力的社会,一定是有问题的有疾病的。这其中正反应出了有利无义的社会是不可延续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在眼前,人类在巨大的危机面前该如何自保与救助他人?有没有良药与神医能出现?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人们都有考虑过吗?共产主义社会真的能够实现和到来吗?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是否能够享有绝对充分的物质与完全平等的社会地位呢?人类的科技和文化能不能得到完全充分的发展?人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能否得到完全的实现?人类能否享有真正不虚伪的道义与真正完好的人格尊严?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的社会实践与政治实践。所以,我们全人类也正在翘首期盼一种新的更好的制度的出现。希望这种制度能够真正解决人与人之间压迫与被压迫的状况,解决人类的所有物质窘迫的问题,解决人的自由与发展的问题,给全人类以真正的自由。

那么,人类思想革命的方向应该如何呢?人的思想应该向哪些方向变革呢?向灵性,摆脱物性。向善,摆脱恶性竞争。向长远,摆脱短期利益。向弱势群体偏斜,尽力帮扶弱者实现公平,摆脱以强凌弱的丑恶嘴脸,摆脱弱肉强食的自然低级法则。向有价值的新事物倾斜,摆脱陈旧顽固。向比自我强大者挑战,摆脱盲目崇拜、自我否定与自暴自弃。向理性,而摆脱情绪冲动。向变革创新靠拢,摆脱因循不化,摆脱不思进取。如果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经过了深刻的变革与洗礼,那也就不用担心这个社会停滞不前、矛盾丛生了。所有的公平、正义、向善、进步,这些正能量,也是需要经过思想斗争才能获得的。放任自己内心的负能量蔓延滋长,结果是会遭遇到更大的挫折和失败的。

那么,就算到了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就不需要思想革命了吗?当然不是,人类的思想进步是永无止境的,正如人类的知识进步与人类的整体进步一样,是永无止境的。

在推动思想革命与社会变革中,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而国家的力量会越来越起到明显作用。所以,国家必须发挥更强大的作用,在推动思想创新和社会制度变革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让社会更快速健康地发展,更适合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去除阻力与惰性,去除垄断与阶层分化,去除私心与差异化而走向集体发展进步的大进程。

那么,再来思考一个问题,法律能够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根本利益吗?答案很凄凉,很多时候是不能的。法律只能维护好现有的秩序,有的时候却是为反动阶级服务的。阿Q死在法律之下,何其讽刺与无辜?他虽劣行不断,平时应该还算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而旧社会对他的冷酷无情将他剥夺得一无所有,最后还要将他绳之以法,让人读后倍感心寒,从而对这个无情无义的社会心寒透底。阿Q的悲剧或者只是他自身性格的悲剧,但却折射出整个社会的人辛苦劳作一生而不得善终的悲剧性。这样的社会不变革还行吗?这样的社会难道不应该被革命?夏瑜的鲜血染红了法场,看客们却是一脸的无知与冷漠,这样的法还有意义吗?先知与好人都不得善终的社会,是不是就该彻底改造?整个社会是不是就该先彻底变法?变法就要先变革人民的思想,而鲁迅就是要为这大多数人民不得善终的假恶丑的社会刮骨疗毒。只有利益,没有道义的社会从根本上是不可长期延续的。人民的不幸,也是国家的不幸。人当爱国,爱国是气节,但人应该爱什么样的国家?人当思考,什么样的国家才值得去爱。国家是个人的后盾,如果国家不能保护好自己的人民,不能使人民变得富有而强大,反而使人民走向死亡的悲剧,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就一定要去改造去变革,这也是一种理性的爱国。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残酷,不断上演着,而我们要结束这种残酷的现实,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人民于国家于法律于统治者于上层于国家机器若只是恐惧害怕,就像害怕失去生命那样,人民于国家若没有半点的爱,只剩下对于国家机器的恐惧,那么,这样的国家,还能够长久吗?不能长久的国家,就会分崩离析,一盘散沙,而分崩离析最后的最深重受害者,又是底层的劳动人民。这样痛苦的轮回,还要有多少轮才能够真正结束?所以,鲁迅才说,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对于个人而言,这个世界的冷漠无情是固有的,而人内心的热情却是不灭的。面对一个个生命的死去,或者大多数人会无动于衷,然而医生却不能。但,人类就是在突破这种无能无为的状态中成长起来的。眼看着人类被这物质世界吃掉,人类的困境正如一个母亲抱着一个生病的婴儿那样需要救助。只有点燃内心智慧的火焰,才能救助自己与别人出这冷漠无情的牢笼,给更多的人以鲜活明亮的生命。恶性竞争和窝里斗的结果就是人类走向集体的灭亡,而我们不能也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这是向善也是向更高处的理性。但是,不恶性竞争不代表不进步不变化,这就需要人类处理好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与人际问题。人类的进步总是从冷漠无情走向积极热情,从无能为力走向现实有为的,为自己的努力也会成为为他人的努力。

思想革命之后,社会变革与社会革命,该如何取舍?一个社会的总体制度先进,社会问题还不大,若社会变革,制度改革可以改变一个社会的面貌,可以治疗好社会的顽疾,那么,就先进行社会变革。社会变革的成本相对较轻,引起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也会相对较小。但是,当轻微的制度改革,轻微的变革无法改变一个国家分崩离析和彻底衰退的命运的时候,那么,也就到了要爆发社会革命的时候了。辛亥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辛亥革命虽然有其不彻底性和妥协性,但它带给人民的思想触动却是巨大的,也间接推动了人民开始从思想上去进行真正彻底的革命。下层人民与上层社会的斗争,虽然艰难艰苦,但这种斗争是有力的,是促进阶层交流的正能量,是促进社会反思改革的力量。阶层固化、两极分化是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不进则退、最终衰退、分崩离析的根本原因。这正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人当享有自由发展的权力,正如人拥有生命的权力一样。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这是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的。而一个国家的人民改革创新的精神是一个国家内部长治久安的关键,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舞台之上屹立不倒的关键。

一个国家向上的动力,是整体人民的蒸蒸日上,是全体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变得更为富有。少部分人的进步,不能代表人民整体的进步。少部分人的富有,不能代表国家真正的富有。人的解放,人的全面解放,什么时候才能够到来?什么样的状态才是人充分得到解放的状态?人的全面自由能够获得吗?什么时候才能获得?人类受到制度的制约和伤害能否减轻到最小?人类享受到制度的红利是否能够充分地获得?国家制度与人民自由应该保持怎样一种更好的关系?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也在不断地拷问着我们的内心。然而,前路茫茫,没有尽头,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一直都是个未知数。有的时候感觉伸手不见五指,见不到明天见不到希望。于是,就感到悲从中来,如长江之水不能断绝。

十.《呐喊》并不完全悲观,它表达了对光明和未来的希望。

不破不立,没有自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同样,没有希望的人也会渐渐失去自我。所以,鲁迅在尖锐批判的同时不失理性、不失国家民族认同中的自我意识,也不失希望。所以《药》中有了花环,让死寂与恐怖变了色彩,这正是有牺牲有付出才有希望。虽然敌人强大,看似前路迷茫而阴冷,但是革命者的鲜血不会白流。革命者的鲜血能唤醒人民,革命者的行动能改变人民的思想,进而改变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所以,虽然明天是无望和恐惧的到来,但《明天》依然是充满希望的明天。《一件小事》中,“我”依然在底层车夫的身上看到了善良、诚实与负责的美德。《社戏》中这些童年伙伴的无私与信任、天真无邪让鲁迅《呐喊》作品中的人性变得更为立体多面,让整个小说集的基调一下子明朗起来。《故乡》中相亲相爱的童年友情在鲁迅的心中是如此的温暖深刻,天空中的月亮、明亮纯净的少年,连瓜田里的猹都充满着可爱与童趣,构成了多么明亮的画面,这些让鲁迅的作品深刻尖锐的同时不失温情不失美好。鲁迅在深刻批判国民性的同时,也保持着对人生的这份热爱与信任,让悲观中的人们重新又拾起对未来的希望。这就显得鲁迅的批判不是一味的否定和找茬,这样理性的批判才有它救治国民精神的强有力的作用,才有它指引未来的希望。(边明江,2020)

人的病苦和人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也和人的精神处境息息相关。狭小而阴暗的生活环境会使人身体上生各种各样的疾病,甚至会使人双目失明。人的很多身理性的疾病与心理性的疾病都是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为何人在自己的躯壳里面苟延残喘了一生,而默默地痛苦死去?人的精神灵魂不曾奋力挣扎过吗?那些低沉的、沉闷的、悲观的、狭隘的、猥琐的、自私的、卑微的灵魂,被自身与外部世界慢慢吞噬着,慢慢就失去了新生时的勃勃生机,慢慢地就病变而老死了。可惜又可叹,可怜也可恨。我们不禁感叹人之失魂落魄易,精气十足难。当人的精神魂魄病变坏死之后,人的肉体也就相当难以存续了。悲观、绝望、厌世、避世者与麻木不仁者、冷漠旁观者一样,救不了自己也救不了国家民族。而精神枯死者也不过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没有了人之为人的价值与尊严,活着和死去又有什么样的区别?

人的生活处境的改变是相当困难的,因为物质有一定的固性。而人的精神处境的改变相对来说会容易一些,只有保持精神上的清醒,保持精神上的不被麻痹,明辨是与非,善与恶,明辨什么是进步什么是落后,才能看得见过去和未来,才能看得见改变现实世界的希望。越是守旧越是顽固不化的人,越是看不到希望。只有肯接受新的思想、面对新的人生、放下过去的包袱努力前进的人,才能拥抱希望拥抱明天。精神世界上的波澜壮阔者,也一定能看到现实世界的波澜壮阔。

软弱是人性的通病,在强大的社会现实与外部敌人面前,投降妥协是容易的,理所当然的,是大多数的;起来斗争是需要勇气的,艰难的,少数的。但是面对任何的困难,面对任何的敌人,我们都需从精神上先克服它,从精神上先战胜它。从思想上都不能战胜敌人,那么行动上也一定是会溃败的。人的内心有力量有信心战胜敌人,从根本上藐视敌人,才能从现实层面上真正战胜敌人。只有从精神上先瓦解了旧势力,才能从行动上出发,而后从根本上瓦解旧的统治力量。所以,精神虽无形无状,却有着改变一切的内在动力。只有保持强大的精神能量、藐视该藐视的,肯定该肯定的,保持思想和心理认识上的清醒,才能在否定过去的、错误的、顽固的、看似强大的人和事的同时不失去希望。只有先完成了思想上的斗争,不再自欺欺人的人,获得精神上真正健康的人,才能勇往直前,治疗好自己和他人的顽疾,建立起新的世界,获得新的生命。弱者连同灵魂骨肉一起被这个无情世界吞噬,而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反抗命运并获得成功。

这个地方没有希望,有些人就会失望地换个地方,然而发现另一个地方或许也是死寂的、甚至是更没有希望的。但,最终人们会发现希望并不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自己火热的内心世界。只有自己内心的希望不灭,才能够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奇迹。

十一.结论,《呐喊》小说集精神救治、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历史上的思想启蒙运动有许多,欧洲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将欧洲人带出了蒙昧死寂的中世纪,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在《新青年》的阵地上,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刻孕育而生,吹响了科学与民主的号角,开启了中国的近现代史上伟大的思想探索旅程。在鲁迅、李大钊等一系列先知的助力之下,思想上一路狂奔,为中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可谓是进行了前所未有之彻底的思想革命。那真的是一个思想家辈出的,思想上大跃进的“觉醒年代”。思想家是带领人们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的领路人。思想家们将目光放得长远,将现实的阴暗琐碎全都看破洞穿,目光所到之处才是未来和希望。思想家对人民抱有深刻的感情,为人民谋真实的福利。

人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在不断地改进和变化之中的,人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是需要被不断开发和重新激活的。人的思想需要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更新,一个人才会如梦初醒,重新成长起来。当人的思想觉悟站得比现有物质世界高的时候,当人能顺利跳脱出原有的精神牢笼,才能够有力量完全战胜这个世界。一个民族也是一样的,它虽存在了这么久,但蒙昧无知依然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底层人民甚至知识分子本身还是需要智者的不断启蒙。自我满足,不思进取,思想和价值观的偏差依然大量的存在,在我们的国民中那些崇洋媚外的自轻自贱的思想、那些高高在上的坐享其成的思想,依然在毒害着民族的健康肌体。但,事实就是,寄居在旧的思想、旧的文化里,是打不败强大的敌人的。人是需要被不断启蒙的,精神低级可能比文化素质低级更严重。人的精神能量的触发是有多个方面的因素的,一是自身内在的智慧触发,二是靠外界环境的刺激触发,三是靠先知先贤启蒙来触发。不去及时地触发自身的精神能量,那么,人也就在不成熟的人生中默默老去了。精神能量的强大,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的整体健康和长期繁衍生息。鲁迅先生在我们的民族最困顿最迷惘的时候看得清楚、看得真切,鲁迅的笔写出了民族的弱点和蒙昧,这一剂药来得正及时。不能完全说是鲁迅救治了国民的精神,但可以说鲁迅的目标是启发和拯救整个民族的精神,而他也确实是做得最彻底的那一个。(银浩,2012)

在面对的现实的时候,人们总是感到无力和挫折,但又不敢正视现实的残酷性,不敢起来斗争。幻想与空想、在现实面前的自我麻醉是大多数人的精神疾病,不愿清醒、不愿起来斗争也是大多数人遇到困难时逃避世界的方式。伟大的中华民族有过光辉灿烂的过去,他在遇到挫折失败时同样自我麻痹过,同样一蹶不振过。而鲁迅就是那个唤醒精神麻痹的国民、为民族脊骨刮骨疗毒的医生。我们整个民族在那个时候的前途和命运,正是有了这样一位好医生的救治,才开始重新自省、开启了之后整个民族战天斗地、改天换地、救亡图存的光辉道路。

有些人敬仰鲁迅,因为他确实伟大,他为我们民族思想的启蒙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更多人害怕鲁迅,因为鲁迅指出的是社会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性的通病,是是人性中最深刻的弱点。而这些弱点,即使到了现在,还是每个人身上都看得见的。读完《呐喊》的人对鲁迅的批判讽刺之深刻不得不暗赞“厉害”,这也是为何《呐喊》常读常新的原因。敢与列强斗争,是我们民族的伟大和超凡之处。敢与现实斗争,是我们民族的长盛不衰之因。敢与自己的精神弱点斗争,才是每个人成功与超越的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