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宴治一席四手聯彈的春宴,挽請74歲粵菜名廚簡捷明老法師,與32歲後輩梁齊小師傅,老臘肉與小鮮肉的輝煌無敵組合,呈現一局氤氳賽過醃篤鮮的宴事,優雅彷彿一朵鮮。這個春宵,一邊懷舊,一邊踏新,層層疊疊,撲朔迷離,整場飯局,貢獻了一種難得的縱深感。 蟹蓋,是古法菜,14歲入行學廚的簡師傅,拜的師傅是富臨門的羅安師傅,蟹蓋這種老派菜,最得富臨門老饕們的歡喜。不過古法是拿膏蟹拆肉,今晚是紅花蟹拆的,格外清甜細膩。小梁師傅的想法,蟹肉裡拌了一點檸檬葉絲,很活潑提神。我已經很多很多年沒有吃到蟹蓋了,小時候這個東西,是父母盯著小孩子食的一個碟子。一餐飯,大人看著小孩子乖乖吃完這個蟹蓋,就放心了,其他東西不吃也夠了。從前跟大人去親眷家裡玩,大人們如果飯後要打牌,飯食裡總會弄一個蟹蓋,把小孩子們喂飽喂好,大人們就可以安心玩牌了。蟹蓋是老少咸宜的好物,從前上海的西餐館子裡,也常常有蟹蓋,中式的常常拿麵包糠油炸,西式的是拿芝士烤。我猜,這種西式蟹蓋,是上海特有的,法國義大利不見得有,也許。暮春的華宴上,食到童年的心愛佳餚,我這樣的中年老人家,是感慨萬千的。 簡師傅招牌的脆皮雞,今晚用的葵花雞,皮脆肉嫩,香得無法可想。治法亦是純粹古法,完全靠熱油淋熟,一隻脆皮雞,淋260次,如此不惜人力油力,才得一口極致的脆與嫩。看簡師傅淋雞,手速之飛快均勻,真真老法師矯健身手,小梁師傅也跟著簡師傅淋,簡師傅說,起碼苦練一年半,才趕上簡師傅的手速。匠人的手藝,不是吹的。 簡師傅入行一個甲子,曾經連續七年摘得米其林二星。2016年的時候,簡師傅做的粵菜,就強調原汁原味,那個時候,這還是一個過於超前的概念。曾經有客人吃完很生氣,說一點味道都沒有,你們這種餐館,搞什麼名堂,去把你們師傅叫來。簡師傅出來見了客人,把自己的原汁原味思路跟客人解釋了一下,客人哪裡聽得進去,憤然拂袖而去。不過有意思的是,這位客人,第二天又回來了,找到簡師傅,跟簡師傅講,昨晚回家,今天睡醒,覺得人很舒服,神清氣爽,原來原汁原味真的是有道理的。這個客人,後來成了簡師傅的頭號鐵粉。嗯嗯,各行各業都是如此,不討好,不取悅於人,不跪下來,堅持自己,就對了。做菜如此,做人做學問何嘗不是如此。 梅乾菜低溫雪花牛肉,梅乾菜調的醬汁,與雪花牛肉聯手,食肉者的歡喜,東方遇見西方。 兩道菜之間,我與隔肩的Peggy聊得水深火熱,忽然聽見Brian握著女服務生的手,大呼太細膩了太細膩了,我著實嚇了一跳,我的天,難道Brian吃醉了嗎?把頭伸過去,才看明白,是女服務生拿充電寶給Brian,Brian並沒有提要求,是女服務生看見Brian的手機存電不多了,主動拿來的,難怪Brian大叫細膩。吃飯吃到客人大叫細膩,也是很絕色的。 白鯧魚過橋米線,是兩位師傅四手聯彈,並肩一起堂灼,體貼的是,讓食客枯等,似乎不妥,殷切墊了四個小碟子的過橋小菜,讓人邊飲邊等,可謂周到備至。今晚的酒配得精彩,款款佳釀,侍酒師Richard King,年僅30歲,選的酒,層次分明,優雅典麗,而且聽他說酒,講的中文,用詞非常特別,透著秀麗文雅,我這種對文字高度神經質的人,立刻感覺到,這位年輕的侍酒師,一定不是在上海完成中文教育的,事後一請教,果然如此。中年老人家面對面鼓勵了一下年輕人,加油加油,保持如此雅緻的中文解說,不要走樣,前途無量。而這碗米線,湯底以海鮮燉得,跟開局的河鮮燉湯,一唱一和,首尾呼應,兩款魚湯,串成華宴的一個眼睛,優秀極了。胡椒粉?darling,如此優秀的魚湯,絕對不需要胡椒粉來攪局。 甜物是兩位師傅各自貢獻,簡師傅的杏汁燕窩,梁師傅的冰心榴槤,一端上來,Brian就說了一句絕代雙驕,真是一錘定音。這個杏汁,完全是富臨門古法秘方製作,南北杏四六開,細滑,柔嫩,高香,一點點微苦,多少年沒有吃到過如此正派的杏汁了。印尼燕窩,一斤乾物,發四斤而已,市面上通常要發到六斤至少,品質與吃口自然大推大板。冰心榴槤,似炸鮮奶,取香,取滑,外酥內軟,外皮是燙嘴的蜂窩,內裡的榴蓮還是冰冰涼。十分讓人滿足的飯後甜物,食畢,還配了兩勺青色檸檬碎珠,清清口,完美。 以上圖是張大壯、來楚生、唐雲作品,以下是晚宴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