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6年,贵为两江总督陶澍回乡省亲,醴陵小憩时,竟被驿馆的一副对联深深吸引。陶澍很欣赏,当即决定拜访作者。不料,对方却不给情面,还让他掌灯。见此情形,陶澍一脸含笑,乖乖照做。 陶澍这个名字,大家或许并不熟悉,但历史书上,你一定见过左宗棠这个名字,而这幅对联的作者便是左宗棠。 对比日后收复新疆的辉煌战绩,青年时期的左宗棠可谓是怀才不遇,屡试不爽。 他虽20岁中了举人,但之后的会试却是屡试屡败。连考三次不中之后,左宗棠突然做一个决定:老子,不考了。 可也总不能闲着吧,于是他便来到了醴陵城做了渌江书院的小小山长。 渌江书院很穷,薪资又少,左宗棠倒是不介意,并且教书教得十分认真。 不曾想就是在此期间,他遇到了改变一生的贵人。 这天,醴陵县刘知县接到一个消息,两江总督陶澍回乡省亲时要路过醴陵。 为此,刘知县从早忙到晚,准备迎接这个两江总督陶澍。 陶澍是谁? 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不管是盐务,还是水利等方面,他都干得十分出色,深得嘉庆、道光青睐。 除此之外,他手下还出了不少有才能的官员,不如大名鼎鼎的林则徐就是他极力举荐的。 刘知县对他很是敬仰,特意将驿馆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请人写了几副对联表达敬意。 谁承想对联都不尽人意,刘知县急得踱来踱去,转了几圈后,只见他一拍脑袋说:“走,找左山长去。” 就这样刘知县来到渌江书院,向左宗棠说明了来意。 按说溜须拍马的事左宗棠十分不屑,但得知对象是陶澍,他同意了。 左宗棠想了片刻,随后写下了一副对联: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室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这刘知县上前一看,立即拍手称快。 为什么呢?因为这副对联把陶总督最为得意的事情都嵌了进去。 原来陶澍的家乡有个石潭,潭里面有块石头,他经常在那里读书,于是他家的书房便叫做印心石屋。 后来,陶澍功成名就,道光帝得知这段轶事,还特意题下“印心石屋”四个字赐予他。 左宗棠将此荣誉嵌入对联中,自然增色不少。 果不其然,陶澍一到驿馆,就被这幅欢迎他的对联所吸引。出于欣赏,他决定去书院会一会作者,那个叫左宗棠的小伙子。 当时,左宗棠正在描摹一张地图,突然刘知县闯了进来:“快,陶大人要见你!” 谁知左宗棠丝毫不给面子,直接回了句:“没看我正在忙吗?他要见我来就是了。” 书生的傲气尽显眼前,刘知县气不打一处来,着急地对他一顿指责。 就连陶澍身边的随从也一脸不快,可陶澍却丝毫不在意,还主动上前为其掌灯。 看清来人后,左宗棠虽然吃了一惊,但并未感到惶恐,两人还随即聊了起来。 谈话间,陶澍对左宗棠的才华很是欣赏,内心充满喜爱之情。 为了能与他畅聊古今,陶澍还特意在醴陵停留了几天。 这还不算完,陶澍甚至动了结亲的念头。 此时陶澍57岁,左宗棠24岁,堂堂两江总督竟然提出要自己8岁的儿子陶桄娶左宗棠的长女,与左宗棠结为儿女亲家。 如此门不当户不对,左宗棠很是惶恐,立刻便说道:“晚辈只是一个穷举人,岂敢如此高攀。” 谁料,陶澍紧接着便回了句非常有名的话:“论功名,眼前我比你强,但往后十年就很难说,你必定会立一番大功业,而且在老夫之上。” 后来,陶澍去世,临终前还一再嘱咐,要请左宗棠到陶府坐馆。 陶府有一间藏书阁,里面最多的是水利、盐政、田赋等方面的书籍,这让左宗棠如获至宝。只要有时间,他便钻进书阁,畅游于书海之中。 如此一来,他的才华更胜一筹,甚至为中英战争提出了“更造火船、炮船之式”的应对方针。 后来,左宗棠又得林则徐大力举荐,正式踏上了仕途之路。 随后他仿佛开了挂,不断迎来了为自己加V的时刻。 1876年,左宗棠还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这一年,他力排众议,抬棺上战场,讨伐新疆叛乱。 后来我们都知道,新疆被成功收复,中国领土一下子多了160万平方公里,而左宗棠也成了名垂千古的大将军。 纵观左宗棠的成长之路,看似是有贵人的加持,实则是因为他自身拥有的实力。 正所谓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若是左宗棠没有相应的才华,我想即使身边有贵人出现,他也未必能抓住机遇,得到施展的空间。 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时刻准备着,才能被好运所眷顾。 所以,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大胆去追逐,终有一天,你的努力会被看到,成功也会悄然而至。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评论!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历史开讲# |
|
来自: Zsy20151225 > 《资源(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