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软件开发过程改进推进的三重境界

 东北十三少 2023-04-20 发布于四川

如果你是组织的软件开发过程改进的责任人,当你从某种渠道(期刊、书籍、会议、学术交流等)获取别人的经验或优秀实践可以改进某个过程,那么你是马上采信并立即在组织内推广,还是对它进行一番研究,甚至实证其可信度和适用性才开始推广?

不同的做法可能会影响你推广实施的效果——收效甚微还是成效显著皆有可能。

站在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软件开发过程改进的推进划分为三重境界:经验、数据和实证。

  1. 第一重境界:经验

作为一个组织的软件过程改进责任人,他往往具备一定的软件工程知识背景,有足够丰富的经验,使得他能够判断出想要引进的优秀实践能否解决组织内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痛点给自己的组织带来效益。这重境界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一旦负责过程改进的责任人判断失误,可能会使组织付出了很大代价却收效甚微。

  1. 第二重境界:数据

在这重境界里,软件过程改进责任人不再单凭个人的经验来判断是否引入别人的优秀实践,他会先去获悉别人实施这个优秀实践的相关数据,投入多少成本,获取多少收益,有一个可观可信的费效比数据的支撑,帮助他作出引入这个优秀实践的决策。相比第一重境界,引入优秀实践的风险有所降低。

  1. 第三重境界:实证

在这一重境界里,软件过程改进负责人更加谨慎。他不会盲从,不会仅凭个人经验作出判断,也不会轻易相信别人那里给出的数据,他会对这个优秀实践进行实证,通过系统性评审来证实优秀实践效果的可信度,通过小范围的试点来确认优秀实践在组织内实施的适用性。只有这个实践的可信度和适用性都得到证实,他才会在组织内全面推广。到了这一重境界,全面推广的效果最好,几乎没有什么风险。

这正是:

改进实施三重境,最高境界需实证
实践可信且适用,全面推广将成功

作者简介:王小双,长期从事GJB5000推广、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创建《软件工程之思》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软件工程之思》分享GJB5000、CMMI、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感悟。现致力于GJB5000咨询以及软件过程改进、软件工程能力提升的研究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