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笔记

 求是1025 2023-04-20 发布于山东

笔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著作体裁,意谓随笔记录之言,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诸如见闻杂录、考订辨证之类,皆可归入笔记。北宋时期宋祁首次以笔记作为书名,著有《宋景文笔记》3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体小说逐渐发展,史家往往将其中的可信记载当作史料加以采用。至唐朝中期,笔记体小说发生了分化,其中出现具有自觉补史意识和史料价值的著述,可以称之为“历史笔记”,比较著名的如李肇《唐国史补》、张鷟《朝野佥载》、刘􀉶《隋唐嘉话》、刘肃《大唐新语》等。至于宋代,历史笔记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史学家高度重视笔记小说的史料价值,多采用其中史料,对官修史书进行补充和辨正,学者撰写历史笔记也成为一时风气,如欧阳修《归田录》、司马光《涑水纪闻》、沈括《梦溪笔谈》、洪迈《容斋随笔》、王应麟《困学纪闻》、吴自牧《梦粱录》等,皆为脍炙人口的名作。经元、明、清时期的持续发展,历史笔记成为中国史学的重要门类和撰述传统,而与正史、家史鼎足而立,相互补充。

历史笔记以个人视角记述亲身经历和见闻,保留了作为历史亲历者见证者的主观情感和立场,在形式上即见即录,随忆随记,保留了其作为第一手资料的本来面貌。自唐朝中期兴起并繁荣发展的历史笔记,使保存下来的文献史料具有了多种多样的立场和角度,充分呈现了历史的复杂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