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罕见“瑞兽”现身小神农架,通体雪白,古称其出现为“祥瑞之兆”

 科普大世界 2023-04-20 发布于河北

鹿这种动物大家都不陌生,很多朋友都亲眼见过,但却未必知道麂是什么动物,见过的就更少了。

4月17日,央视新闻报道称我国湖北省巴东县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者们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意外发现了一只白麂和黄麂,两者正在一起觅食,这种动物野外很少见,而其中的白麂尤为罕见。

“麂”是一种什么动物呢?看“麂”字是“鹿”字下面一个“几”字,说明它还是和鹿有关系的,实际上“麂”本身就是一种鹿科动物,也有人说它是一种小型的鹿,动物学家们认为它比其他鹿科动物更为原始,保留了很多原始鹿科动物的特征,因此也被作为动物学进化中的重点研究对象。

麂为鹿科麂属动物的统称,我国民间俗称麂子,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猄”,野生种类的全球分布主要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一带。我国分布有四种,分别是黑麂、赤麂、小麂和菲氏麂,其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已被列为国际濒危动物,而菲氏麂被认为已经灭绝,仅有标本存在。

此次巴东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中发现的黄麂和白麂应该都属于赤麂或小麂,其中的白麂很可能是一只白化的赤麂或小麂。这两种麂子是相对较多的。

巴东金丝猴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小神农架与神农架林区紧邻,也属于大范围上的神农架地区,其生物物种十分丰富,白化动物也较多,之前这一带还发现过白熊、白毛冠鹿、白乌鸦、白金丝猴、白大鲵、白黑熊(非白熊)等,白化动物通常是由于其遗传基因突变造成的,之所以神农架一带白化动物较多,一般认为是神农架林区相对比较孤立,范围也不是特别大,这一带的动物很难与外界同类动物交流,导致其近亲繁殖现象较多,基因丰富度和可选择性都有所下降,所以容易出现白化动物。

麂子的体型大小都和山羊相似,腿细长但跑跳有力,这种动物天性胆小,受到一点惊吓,就会逃之夭夭,监控拍摄的画面显示,白麂与黄麂谨慎地在林间行走,白麂通体雪白,头上的犄角都是白色的,在古代,白麂被认为是一种瑞兽,《山海经》中有多处记载了这种动物,说它是一种能“飞天遁地”的神兽,这可能与这种动物出色的跳跃能力有关,还说其角有“神力”能破魔障,所以它也被视为一种吉祥的动物,它的出现也被认为是一种祥瑞之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