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简介 1990年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陆战队为了适应未来战场上更严酷多变的环境,以在各种区域冲突中更快速、有效地完成使命,遂决定以AH-1W"超级眼镜蛇"为基础,对配备的武装直升机进行全面性的提升,其成果即为AH-1Z "腹蛇"(Viper)。 AH-1Z首架原型机于2000年试飞成功。虽然名义上这算是"超级眼镜蛇"的性能提升,但是纵观整个计划,其工作量已经不下于开发一种全新的武装直升机了。 基本信息
折叠编辑本段研制1962年6月,美国推出了崭新构型的D-225"易洛魁战士"直升机的全尺寸模型给美国陆军参考。D-225以UH-1的技术与许多现成组件为基础,但却是全世界第一种专门设计的 发展历程武装直升机,拥有许多前所未有的构型设计:包括狭窄的低阻力流线机身、双人纵列座舱,此外武器系统并非临时加装于机身的火力,而是机身整体设计的一部份,包括安装于机鼻的旋转炮塔、机身两侧的武器挂载短翼等,战斗效率大幅提高。D-225的前座负责控制机上武器,后做则为驾驶席,前座高度较后座为低。D-225的主旋翼齿轮箱、摇摆盘等机械装置都由机身上部的整流罩包覆,尾衍则沿用与UH-1相同的构型,并采用可收式着陆橇架,这些都是传统的通用直升机所不具备的。 美国陆军对D-225印象深刻,但在观念上仍无法接受完全纯粹的武装武装直升机,宁可继续沿用武装化的UH-1A/B通用直升机。虽然如此,专为攻击而生的D-225堪称武装直升机的鼻祖,其设计上充满前瞻性,许多特点都成为日后武装直升机的共同特征。而同时,越南战场上血的教训也使美军很快认识到专业武装直升机的价值,遂在1964年提出世界上第一个专业武装直升机计划--先进空中火力支持系统(AAFSS),发展一种能伴随地面部队并提供火力支援的新型专业武装直升机。 由于越战吃紧,陆军已经等不及庞大复杂的AAFSS了,于是暂时搁置该计划,先发展一种过渡性的专业性武装直升机以填补AAFSS服役前的空档。这一过渡性计划的竞标者包括凯门航天的HH-2,西科斯基的S-61,以及贝尔的Model-209。贝尔Model-209于1965年首度试飞,机身结构融合D-225以及Model-207的概念,如狭长的机身、纵列双人座舱、机首机炮、机身两侧武器挂载短翼、单发动机、固定式着陆用橇架等设计,并沿用了大量UH-1的系统,包括T-58涡轮发动机、传动系统、平衡式二叶片主尾旋翼系统等,使得风险与成本得以降低。1966年,Model-209击败对手取得美国陆军的订单,并获得UH-1H的军方正式编号(几个月后即改为AH-1G),成为全世界第一种进入量产的专业武装直升机,并获得休伊"眼镜蛇"的官方名称。 美国陆军在1966年4月6日与贝尔签约生产两架测试用的AH-1,而第一批110架AH-1G的合约也在数日后随之签订。同年年底,美国陆军又追加了210架AH-1G的订单。到1968年,AH-1G的累积订单已经超过800架;而在1972至73年这段美军在越战的吃紧期,AH-1G的总数已经累积到1100架左右。由于AH-1G在装备、零件上与UH-1高度共通,不仅在战场上的故障相对于其它新武器而言少很多,后勤维修也方便不少。 AH-1G的机首下方装有一座TAT-102A旋转炮塔,内装一门GAU-2B7.62毫米机枪,备有8000发子弹。AH-1G的机身两侧各有一个短翼,每个短翼有两个挂载点,可以挂载76.2毫米多管火箭发射器、7.62毫米机枪吊舱等。此外,AH-1G的机首并没有后来"眼镜蛇"具备的旋转式光学搜索系统。虽然机首机枪精准度极佳,但射程与威力都略显不足。而为"眼镜蛇"专门设计的M-19720毫米三管机炮仍在研制过程中,赶不及AH-1G的服役,于是美国陆军在1969订购了350套M-3520毫米六管旋转机炮作为M-197机炮塔服役前的过渡方案,不过虽然M-35威力强大,但后座力与震动同样十分惊人,使得AH-1G的机身侧面必须以板金强化,换装进度因而延误。发射M-35机炮时,剧烈的震动会让AH-1G的仪表中断数分钟才能恢复正常。 越战不仅提供"眼镜蛇"大显身手的舞台,也指出其设计上值得改良之处,例如其需要大口径机炮、更精良的搜索/瞄准仪器,以及加装在70年代初期服役的BGM-71"陶"式反坦克导弹等。就搜索/射控系统而言,美军曾在越战期间为AH-1G进行了"休伊"、"眼镜蛇"专用的传感器系统(SMASH)以及"眼镜蛇"夜间火力控制系统(CONFICS)等实验,已经为未来"眼镜蛇"在搜索/火控系统方面的升级勾勒出雏形,但是以60年代的技术而言仍然有些力不从心。以上这些都是接下来的"眼镜蛇"改良计划的重要方向。此外,早期型"眼镜蛇"在越南也暴露出对湿热环境适应不良、故障偏高的问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AH-1G不断进行改良,包括座舱玻璃改为淡褐色以缓解舱内过热问题(日后则通过加装空调系统彻底解决)、将尾旋翼从机尾左侧改至右侧以解决早期AH-1G左右摇摆的问题等,此外换装可选择两种武器系统的XM-82旋转炮塔,使得新的AH-1G可以加装两挺GAU-2B/A机枪(每挺4000发弹药)或两具XM-12940毫米榴弹发射器(每具300发榴弹),或者两者各安装一具的混合配置。 折叠编辑本段性能与AH-1W比较,AH-1Z在航电系统、旋翼、动力系统方面全面翻新,尤其是其航电系统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与AH-64D"长弓阿帕奇"不相上下,部分方面甚至超过了AH-64D,和AH-1W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AH-1Z与最新型的AH-64D以及RAH-66"科曼奇"一样,都是未来信息化、数字化战场的尖兵,具备优秀的侦搜能力、大量混乱战场资料的数字汇总能力以及大量数字化信息的传输能力,并且具备高度整合的航电系统。AH-1Z拥有先进的座舱设计,除了前后驾驶舱各装置两具大型多功能平面显示器外,两名乘员都拥有先进的数字头盔显示瞄准系统(IHDSS),相关飞行/火控资料可以全天候投射在乘员的头盔面罩上,不受座舱视觉影响。由于平显的配置,AH-1Z取消了AH-1W原有的抬头显示器(HUD)。 此外,AH-1Z的座舱还装有伸缩式任务握把,上面有与纵杆相同功能的选择与武器发射按键。由于AH-1Z的前、后座驾驶舱配置完全相同,因此必要时前后座可进行任务互换,在单一乘员因突发情况无法完成操作时,另一名乘员可以替代其完成相关工作,这是AH-1Z最大的特色之一。AH-1Z驾驶舱的整体设计优于AH-64D,上述的IHDSS、任务握把、前后舱相同设备都是AH-64D所不具备的。 观测系统方面,AH-1Z以新型AN/AAQ-39"鹰眼"光电目标瞄准系统(TSS)取代原有的M65光学瞄准系统。该系统位于AH-1Z机鼻的一具光电旋转塔内,内含一具以中波段红外线操作的第三代前视红外线雷达(FLIR)、一具高分辨率电视摄影机、一具激光目标指示/测距仪,以及一具激光照明追踪仪(LST)。"鹰眼"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光电侦搜系统之一,其第三代FLIR采用凝视数组(FPA)技术,最大搜索距离32千米,目标识别距离18.7千米,敌我识别距离9.3千米(TSS具有专门的影像处理运算技术,使用时目标识别距离可进一步延伸至26千米,敌我识别距离则可延伸至14.5千米),目标锁定距离约10千米,这些数据都远远超过AH-64D的TADS以及AN/APG-78"长弓"毫米波雷达系统。 此外,"鹰眼"系统的第三代红外线雷达最大分辨率高达640X480,超过AH-64的第一代红外线雷达(1X128)以及RAH-66的第二代红外线雷达(4X240~480)。除了性能优异的红外线雷达外,TSS的电视摄影机放大倍率最高为16倍,分辨率高达769X494。此外,"鹰眼"系统的红外线雷达与电视摄影机都能进行无段变焦切换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并未在AH-1Z上装置被美国陆军AH-64D采用的"长弓"毫米波雷达。更重要的是,美国陆战队的武装直升机的主要任务是在滩头附近上空为友军提供密集的火力支援,而在狭窄而缺乏纵深的滩头地区,敌我交错、战况混乱、战线不明确,而不具备敌我识别能力的"长弓"雷达在此根本无法确定目标是敌是友,也就无法发挥其多目标攻击指示的能力,优势将消失殆尽。再者,"长弓"雷达发射的毫米波很容易受到空气中状况的影响,全天候工作能力较差,天气恶劣时其有效使用距离便会大幅降低,对于重视海上与近岸操作的美国陆战队武装直升机而言十分不便。此外,精密的"长弓"雷达若长期在充斥盐分、风沙的临海环境中操作,其故障率和损耗率也会大幅度上升。综合以上因素,美国海军陆战队没有一味地追求最先进的装备,舍弃了功能强大但不适合自身特点的"长弓"雷达。 在信息传输能力方面,AH-1Z拥有与机内无线电整合的MD-1295/B调制解调器,使其能与友军互相传递资料、影像等各种数字化信息,使AH-1Z成为一个战术网络的中继点,大幅提升美军地面部队对战况的掌握以及作战能力。 折叠编辑本段武器AH-1W可配备多种武器。机头下炮塔内有一门M197型20mm口径3管加特林炮,备弹750发。 M197炮于1967年在"火神"6管M61A1炮基础上发展的3管加特林炮,专门用于武装直升机和轻型固定翼飞机。1969年10月投产,到1987年生产数目超过1700门,1993年仍在生产。该炮结构和工作原理类似M61A1,许多部件通用。射速可达3000发/分。 但是采用弹链供弹时射速一般为750发/分,采用无链供弹时射速一般为1500发/分。弹药为M50标准系列(20mm×102mm)电发火炮弹,包括M56爆破弹(HE)、M56Al爆破燃烧弹(HEI)、M53Al穿甲燃烧弹(API)、M55Al训练实心弹(Ba11),以及PGU-28/B穿甲爆破弹。该炮采用可变转速的电动马达传动,其射程可根据不同任务和目标进行调节;同时还可调节射速避开谐振频率。该炮通常装在炮塔、枢轴炮架和吊舱中使用。初速1030米/秒,射速400~3000发/分,射程2000米。 两短翼下4个挂点,可按不同配置方案选桂"陶"式反坦克导弹、"海尔法"空对地导弹、"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和"响尾蛇"反辐射导弹,以及不同规格的火箭发射巢和机枪吊舱等。例如,内侧两个挂架每个各挂一个9管70毫米直径火箭发射巢,外侧两个挂架每个各桂4枚"陶"式导弹或"海尔法"导弹。此外两侧短翼还各装有一个箔条撤布器。如果需要,其挂架也可选挂油-气爆炸武器和曳光弹投放器等。 AH-1W(4BW)直升机机头下方装有一门机炮,可备弹750发。机身两侧短翼翼下仍各有两个接架,并新增加了翼尖挂架。翼下可选挂导弹、火箭发射巢或油箱等,如两个外桂点各挂4枚"海尔法"导弹,内侧各挂一个装19枚火箭的发射巢。翼尖接点可各挂一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或"响尾蛇"反辐射导弹。这是"响尾蛇"导弹首次正式被美军直升机采用。武器总载量可达1444千克 折叠编辑本段区别AH-1Z换装新型的四叶片复合材料主尾旋翼,而这也是AH-1Z与以往各型"眼镜蛇"在外观上最大的差别。新型旋翼系统使用全新的机械活动设计,以两片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极富韧性的翼颚取代传统全关节旋翼的大量绞链、吊环、轴承等零件,具有维修容易,减轻地勤负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而其由复合材料制造的旋翼叶片能承受23毫米机炮炮弹的直接命中而不丧失功能,大幅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其主旋翼每片叶片的宽度与AH-1W的相同。新型四叶片旋翼让AH-1Z的承载能力与飞行性能大幅增加,而且震动、噪音也因此而减低不少。整组主旋翼叶片能进行半自动折叠以节省空间,无须人工拆装便能装入舰船及大型运输机进行远距离战略运输,大幅度节省了人力需求与整备时间。在动力系统方面,AH-1Z换装了推力更大的T-700-GE-401C涡轮发动机,配合新旋翼系统,动力输出比AH-1W增加了30%。 武器方面,AH-1Z换装全新的武器挂载短翼,不仅在长度、厚度与强度方面有了提高,而且于翼尖增设了一个挂载点,可挂载AIM-9"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增强了其对空作战能力。此外,原本AH-1W只能在短翼的两个内侧挂载点加挂四联装"地狱火"反坦克导弹,而且不能加挂副油箱,而AH-1Z则靠新型发动机以及新旋翼提供的更大推力,可以在短翼下方的四个挂载点全部加挂四联装"地狱火"导弹,使其火力与AH-64不相上下。AH-1Z短翼厚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在其内部增设了容量51加仑的油箱,使AH-1Z的续航力延长,作战半径超过了AH-1W以及AH-64。与AH-1W相比,AH-1Z的有效承载量增加56%、机内燃油承载量增加33%。此外,AH-1Z的水平尾翼比AH-1W向后挪移了一段距离,并且在翼尖增加一片垂直安定面。 在被动防御系统方面,美国海军陆战队并未在AH-1Z上加装美国陆军新一代直升机必备的AN/ALQ-211整合式电子被动防御套件(Suit Integrated RF Countermeasure,SIRFC),仅配备AN/AVR-2激光探测系统(LDS)、AN/AAR-47导弹警告系统(MWS)、AN/APR-39雷达警告系统(RWR)和AN/ALE-47干扰弹投射系统等被动防御性装备,但缺乏对雷达、红外线探测器的主动干扰措施,其综合作战能力远不如SIRFC。 延续AH-1J/T/W以来对近岸环境作业以及防护能力的重视,AH-1Z除了沿袭防盐分侵蚀设计外,也格外注重对物理损伤的抗击能力。此外,为了适应未来战场上可能出现的电磁脉冲武器攻击以及电磁干扰,AH-1Z的飞行控制与航电系统都经过电磁防护遮蔽,并且增强系统、机身对损伤的承受力以及自动错误修补功能。当然,强化对战斗损伤的抵抗也是AH-1Z的设计重点之一。除了主尾旋翼能承受23毫米炮弹射击外,AH-1Z的主传动轴、主旋翼轴都能承受12.7毫米机枪子弹的直接命中;燃油系统能承受20毫米机炮炮弹的命中,并具备自封油箱以及灭火系统;机上安装有惰性气体生产系统,可以在必要时制造惰性气体并灌入油箱,降低坠机或油箱被击中时燃油爆炸的机率。传动齿轮箱在外壳被击破、润滑油完全流失的情况下,仍能持续运转30分钟而不至于立刻咬死,让飞行员有机会脱离战区或实施迫降。在乘员防护方面,机身座舱部位设有防弹装甲,在结构上也力求迫降时吸收地面的冲击力以减轻对乘员的伤害,而着陆用橇架对冲击力的吸收也经过强化,降低迫降时机体受到的损害。 后勤维修方面,AH-1Z不仅承袭"眼镜蛇"家族易于维修、坚固耐用以及全机耐腐蚀设计,更进一步考虑到战场维修的简易性与降低对备用材料的需求,增加了最新的交互式检测技术与自我捡测系统,使得后勤维修的负荷大为降低。和AH-1W相比,AH-1Z的单位飞行维修量降低53%,90天零件战备储存量从85立方米降至25.5立方米,持续操作能力、可靠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为了让AH-1Z能在国际间的武装直升机市场上与波音AH-64D一争长短,贝尔在2001年6月与"长弓"国际公司签约,开发一种类似于"长弓"毫米波雷达的机载套件──"眼镜蛇"雷达系统(Cobra Radar System,CRS),作为AH-1Z的客户选配装备。CRS将以夹舱的形式出现,挂载于AH-1Z短翼尖端的武器挂架上。此种配置虽然相当便利,而且不会牵涉到机身结构的修改,但将雷达放在机身一侧会使其搜索范围大受限制。再者,加挂CRS也会降低AH-1Z的武器承载力、飞行性能及续航力。为了配合CRS,AH-1Z可采用一种四机编队战术,中间两架AH-1Z不加挂CRS,将所有承载量都用于武器上,而左右两侧的AH-1Z则分别在左翼与右翼加装CRS,分别负责左方与右方的搜索,四机之间则以机上的数字信息传输系统分享两具CRS提供的目标信息供作战之用。此外,贝尔也可依照客户需求,为AH-1Z加装SIRFC整合式自卫系统。 由于AH-1Z沿用AH-1W的机体基本设计,因此可将AH-1W回厂改装为AH-1Z。加上AH-1Z的许多基本操作与维修和AH-1W无太大差别,因此大幅降低了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换装和人员训练的成本以及时间,能更快形成有效战斗力。但是将AH-1W升级为AH-1Z所要更换的都是机上最昂贵的部分(旋翼、发动机、航电、探测、尾衍等),所以花费也不便宜。美国陆战队计划将180架AH-1W升级为AH-1Z,成为未来两栖作战近距离支援的主力。AH-1Z的先导生产型机分别预计在2003年下半年以及2004年中各推出6架(2003年底。第一批6架AH-1Z已经交付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试验),而形成作战能力则预计要到2006年年底形成(届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将拥有58架AH-1Z),整个换装计划预计在2013年完成。 与美国陆军新一代AH-64D相比,美国陆战队使用的AH-1Z除了缺乏"长弓"毫米波雷达(CRS的搜索范围会受机身阻挡),使得同时多目标作战能力有所降低外,在整体科技水平、光电系统、座舱、续航力等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维持成本与对后勤维修的依赖则大大地减低(AH-1Z每小时的飞行成本为1018美元,AH-64D则为3325美元,两者差距近三倍),而且在沿海、恶劣气候与环境下的持续操作能力以及耐用程度也比精密复杂的AH-64D更高。 AH-1W"超眼镜蛇"是在AH-1T"改进的海眼镜蛇"基础上改型发展而成的,可执行反坦克、武装突击、火力支援、护航、搜索和识别目标等多种任务。1980年其方案验证机开始试验,飞行时速达320公里。1986年3月27日首架生产型机交材使用。 AH-1W直升机采用两叶旋翼和两叶尾桨。桨叶是由铝合金大梁、不锈钢前缘和铝合金蜂窝后段组成的,桨尖后掠。尾桨由铝合金蜂窝和不锈钢前缘及蒙皮组成。在AH-1T基础上,其主要改进是增加了旋翼桨叶弦长,加强了旋翼桨毂,加大了尾桨直径和桨叶弦长。旋翼噪音有明显降低,直升机高速性能有所改善。之所以旋翼和尾桨桨叶在多砂尘地区抗磨蚀性能好,主要就是因为在易遭磨蚀的前缘和蒙皮,采用了不锈钢材料。AH-1W与以前各型"眼镜蛇"直升机一样,机体具有武装直升机的典型特征,为窄体细长流线型机身,机身两佣有外挂武器的短翼,每侧短翼翼下各有两个武器挂架。尾梁较长,其中部两侧有水平安定面,可增加俯仰方向的稳定性。采用不可收放管状滑橇式起落架。 动力装置为两台通用电气T700-GE-401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212千瓦(1648轴马力)。机身内设两个自密封油箱,能耐受23毫米口径机炮炮弹射击,两个油箱可装燃油1153升。如需要,机身两侧短翼也可外挂2至4个油箱。AH-1W用串置式双人驾驶舱,副驾驶员兼射击员在前,驾驶员在后,前后舱均设有飞行操纵系统。前舱门在左侧,后舱门在右侧,均向上开启。座椅、驾驶舱两侧及重要部位都有装甲保护。 针对在海湾战争中暴露出的告警雷达和导航等问题,该机在战后着手进行了改进,用AH/APR-39(XE2)告警雷达系统代替了原来的雷达告警器,并改进安装了AN/APN-127多普勒导航系统,CPU-800操纵显示器和两台ICU-800处理机。此外,还增装了激光告警器等。 在"眼镜蛇"系列直升机中,所有机型全都是采用的统统板式双桨叶旋翼,唯有改型研制中的新型"超眼镜蛇"例外,它突破了这一传统,采用了4桨叶旋翼。 为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美国海军陆战队感到,"超眼镜蛇"直升机应该有更大的载重量,以携带更多的武器弹药、燃油及一些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同时,为适应战争环境,还有必要扩大其飞行包线,提高直升机的飞行性能,例如作战时需要飞一些双桨时"眼镜蛇"直升机不敢飞的机动动作。这些都要求旋翼能产生更大的升力,显然,传统的院烧板式双旋翼已力不能及,必须变革。为此,1984年,贝尔直升矾公司一改传统,提出了装4桨时旋翼系统的方案。美海军陆战队在九四年末进行的验证飞行的基础上,于1998年进行了评定,决定在AH-lW的基础上改装4桨叶旋翼系统。这种具有4桨时旋翼系统的"眼镜蛇"就是AH-1W(4BW)。为与该直升机的4桨时旋翼相匹配,尾桨也采用了4片桨叶。这是一种由无轴承、无铰链桨教和复合材料桨时组成的先进旋翼系统。其桨叶通过根部的,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刚性叶柄及其根套与桨毂相连。飞行中,桨叶的变距、挥舞和摆振运动,是利用桨叶的柔性来完成的,变距操纵则由操纵杆通过与桨毅连接的刚性根套传至桨叶。当舰载使用时,旋翼还可作半自动折叠。 在W型的基础上,该机也有较多改动:如重新设计了中机身;两侧短翼有所加长,翼内兼作整体油箱,共可装燃油190升;采用了全新的尾梁和带端板的水平安定面;虽然仍采用T700-GE-401发动机,但将配备数字式发动机控制装置,这不但可改善发动机的响应特性,也可以减少飞行员的工作负担为提高在未来战场上的生存能力,该机除旋翼能受23毫米弹径炮弹的打击外,还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座舱雷达警戒系统可显示来袭导弹的威胁和由激光告警接收机探测到的威胁;为发动机装了红外排气抑制器,可有效减少红外辐射;加强了主动对抗措施,如安装红外干扰器和先进的"智能"曳光弹/箔条发射器:加大了操纵拉杆的尺寸和强度,提高了操纵系统的抗弹击能力;机身和短翼油箱空间有惰性气体充填,可减小被弹击引起爆炸的可能性;采用了耐坠毁滑撬式起落架,直升机的粗猛着陆速度可从1.8米/秒提高到3.6米/秒等等。该机驾驶舱自动化程度高,前后舱除各有两个用来显示飞行、导航的信息数据和图像,以及机上各系统状况等的显示器外,还各有一个用来显示武器、警戒和通讯系统信息数据的显示器。此外,舱内还增装了数字飞行控制系统和头盔式夜间目标瞄准具等。 "眼镜蛇"直升机的新型4桨叶旋翼,将有效增大旋翼升力,提高飞行速度,扩大飞行包线,增加起飞重量,改善高温、高原性能和明显减小旋翼的振动和噪音。预计,直升机的飞行时速可增加30多公里,使用范围可扩大到-0.5G至+3.0G,最大起飞重量可增加约1000公斤,与两桨叶旋翼系统相比,振动可减小70%。根据计划AH-1W(4BW)直升机将在2000年10月首飞,2004开始交付美海军陆战队使用,估计将用到到2020年。 折叠编辑本段参数机长:17.68米(包括旋翼) 旋翼直径:14.63米 机身长:13.87米 机高:4.44米 空重:4634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6690千克 发动机:T700-GE-401涡轮轴发动机(1690马力×2) 实用升限:4270米 巡航速度:278千米/时 最大速度:282千米/时 航程:635千米 乘员:2名 折叠编辑本段型号经数十年发展,AH-1已经发展出多个主要型别。包括:AH-1G"休伊眼镜蛇",是最初生产型,1967年6月开始交付,共生产1127架;AH-1J"海眼镜蛇"是AH-1G的改进型;AH-1Q"休伊眼镜蛇",是由AH-1G改装的临时反坦克型,共改装92架;AH-1R"休伊眼镜蛇",与AH-1G相似;现代化型贝尔209,AH-1G/Q的先进型,到1985年末,共制造和改装1066架,改进型AH-1S,AH-1P,生产型AH-1S,到1978年9月共交付100架;AH-1E,机枪威力更大型的AH-1S,共生产98架,1978年9月开始交付;AH-1F,现代化型AH-1S,到1986年为美国陆军生产149架,到1990年,卖给以色列30架,约旦24架,巴基斯坦20架,韩国70架,泰国4架;AH-1T"改进的 海眼镜蛇",美国海军陆战队型,共生产59架,1977年10月开始交付;AH-1T+,是AH-1T的改进型,1983年12月开始交付;AH-1W"超眼镜蛇",是AH-1T的改型,1984年初美国国会批准购买44架,1988年8月交付完毕,同时海军陆战队又订购34架,计划1991年月底交付完毕,AH-l各型共生产3630架。折叠编辑本段升级而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选定了其最新的攻击直升飞机--AH-1Z。近期AH-1Z在贝尔直升机Textron飞行研究中心正式推出。AH-1Z是美军H-1升级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希望重新生产100架UH-1N运输直升机和180架AH-1W"超级眼镜蛇"攻击直升机,两种机型将使用相同的先进发动机和飞行动态控制设备。 AH-1升级计划将在2020年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提供超过280架的新飞机。该计划应用最新的技术"零时间"重新生产机体。两种飞机航速、航程、机动性和提升能力将得到改进。在直升机的寿命期内,节约数十亿美元的维护训练、地面作业、支援设备以及零件等方面的费用。在H-1计划中,现有的先进技术将被用以提高直升机的战场生存能力,例如UH-1Y和AH-1Z的防撞性被显著提高。两型直升机之间的升级项目具有极大的共用性(超过85%)。其中包括同样的玻璃座舱、GE-T700发动机、4个合成材料叶片,无绞链连接、无支撑主旋翼系统和尾翼、驱动链、液压和配电系统。两种直升机使用共用系统将减少后勤支持费用,并能使其更加适合布置在储存空间狭窄的海军舰船上。AH-1Z首次飞行计划在2000年12月,UH-1Y的首次飞行时间定为2001年,并将于2004年开始向美国海军陆战队交货。 AH-1Z的第一架原形机(代号Z1)已于2000年12月7日在德克萨斯州福特沃斯飞行研究中心完成了首次试飞。在经过四年的重新开发和应用了最新的技术后,AH-1型直升机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Z1将于3月在海军飞行实验中队进行进一步的飞行测试,以确定是否符合海军陆战队对其战术性能的要求。 2000年7月土耳其成为AH-1Z的第一个客户。土耳其计划装备145架AH-1Z,将于2009年交付完毕。2002年8月,美国同意当月底向土耳其政府提交新的报价书。原计划总额为40亿,分3批在土耳其本地制造145架AH-1Z。 2002年6月法国击败以色列,为美海军陆战队的AH-1Z和UH-1Y提供头盔瞄准具。提供540个"顶级鹰"(TopOwl)型头盔瞄准具,今年11月开始,交付头16个TopOwl头盔瞄准具,其后将立即开始整合工作。全计划2003年10月完成。 2003年1月,AH-1Z完成了外围扩展试验,总飞行时间超过400小时,标志着该机飞行试验的第一个主要部分胜利结束。试飞员和工程师们检验了飞机在不同的空气速度、高度和重力加速度过载的情况下,飞机性能与工程估算之间的偏差。一旦这些数据经过实验证实,将作为该机使用手册的基础。试飞中,机动过载达到-0.3~+0.5个重力加速度,高度4876米。下一步该机将进行外挂物投放试验,即测试在紧急或故障情况下安全、有效的投放6个承力点上的外挂物体。 2005年8月,美国海军陆战队AH-1Z研制的目标瞄准系统(TSS)的工作即将结束,公司预计在下半年开始该系统的使用评估试验 前美军AH-1的改型基本上都可使用AGM-114"地狱火"反坦克导弹,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电视新闻上常常可见携带"地狱火"的AH-1W。近期新的采用热压型战斗部的"地狱火"Ⅱ导弹研制成功,海军陆战队的AH-1将成为首批用户。该战斗部具有高温高压和大量消耗氧气的特性,更适合攻击工事掩体、坑道和山洞,使得导弹能更有效的摧毁对方的生化武器。 2003年5月,海军陆战队的AH-1/UH-1直升机升级计划已完成了1000小时以上的飞行试验。在5架试验飞机中,2架飞机正在科罗拉多州阿拉莫萨进行高高度飞行试验,其余的飞机仍在海军航空站的帕塔克森特河。该计划将升级100架UH-1N运输直升机和180架AH-1W"超级眼镜蛇",使两种机型使用同样的通用传动设备、重设计的旋翼链接部分、尾梁、航空电子设备、软件和操纵系统。该项计划正在为国防采办委员会8月份召开的会议作准备。 2004年6月,一架AH-1Z经过一项降低红外特征的改进后,在贝尔直升机公司XworX小组所在的得州工厂进行了首飞。贝尔公司对试验结果表示满意。改进包括一套综合的发动机尾气管理系统,该系统使发动机尾气转向,通过直升机的尾梁排出发动机的尾气。改进后的这架AH-1Z于14日进行了地面试车和悬停试验;悬停持续了6分钟,当晚对这架AH-1Z进行了拆卸和检查。紧接着于15日进行了速度达到222千米/小时的飞行包线扩展试飞。改进的目标不仅仅是降低红外特征,而且希望降低发动机尾气对直升机尾梁的烘烤损害,并降低发动机舱的温度。这一改进还将运用到美陆军的AH-1W上,计划今年10月开始改进,明年3月开始部署。XworX小组随后将对一架UH-1Y进行同样的改进。 2004年11月,美国陆军侦察/攻击直升机项目经理Crabb表示,陆军正在向外国客户、博物馆和国内机构大规模处理旧的AH-1攻击直升机,这是陆军淘汰和处理所有旧直升机工作中的一部分。Crabb说,这批直升机于1999年9月退役,已经分别向以色列、巴林、巴基斯坦和约旦转让过一批;而在退役之前,陆军还通过对外军售方式向泰国、土耳其、约旦和以色列出售了一些这种直升机。Crabb说,刚开始时共有454架"眼镜蛇"等待处理,现在只剩下113架,其中约40架还能飞。陆军原计划今年年底处理完,但现在看来需要延期,最后不能出手的"眼镜蛇"将被销毁。Crabb说,有62架经过拆卸的"眼镜蛇"送给了美国的民间机构,这些机构将飞机翻修后用于灭火任务。 2005年11月,台湾方面表示正在推进采购一种新的攻击直升机,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的AH-1Z"眼镜蛇"受到青睐。台湾"工业开发署(IDB)"已正式要求贝尔公司提出一个联合生产计划,允许台湾的航宇工业开发公司(AIDC)与其合作生产30架AH-1Z"眼镜蛇"攻击直升机,合同授予预定在2007年;要求贝尔公司将在12月31日前作出答复。如果该计划成功,将会有合作生产UH-1Y"休伊"直升机以替换台湾现役UH-1H直升机的后续计划。贝尔公司还在讨论将台湾现役的AH-1W"超级眼镜蛇"直升机改进为AH-1Z的可能性。台湾1993年采购了63架AH-1W。贝尔公司2004年与AIDC签署了总额1000万美元的协议,要求AIDC为美海军陆战队的AH-1Z和UH-1Y直升机生产280件尾梁夹具。这一合约增加了贝尔公司赢得新攻击直升机合同的砝码。台湾陆军原想购买波音公司的AH-64D"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但波音公司拒绝了合作生产建议,台湾不得已而转向了"眼镜蛇"。 2006年5月,4架H-1直升机(两架AH-1Z和两架UH-1Y)离开在帕塔克森特河的美国海军空战中心,将开始H-1直升机改进项目等待已久的"使用评估(OPEVAL)"试验阶段。这些H-1直升机将飞往在加州中国湖的海军航空基地,在那里它们将用6个月时间进行试验和评估,以确定H-1直升机的作战适用性。使用评估试验是H-1改进项目争取获得"国防采购委员会(DAB)"批准进入"低速初始生产阶段III"之前的最后一个关口。AH-1Z和UH-1Y共有84%的零部件通用。美海军陆战队共订购180架AH-1Z和100架UH-1Y。H-1直升机的初始作战能力定在2008年。 同时,美国海军在加利福尼亚南部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NAVAIR)所属的中国湖陆上试验场成功进行了二次采用温压战斗部的"海尔法"导弹(AGM-114N)发射试验,发射载机为一架AH-1W直升机,目的是对导弹的飞行控制软件进行评估并最终选定弹道,以便使AGM-114N在几乎零度倾斜角的情况下命中目标,从而改善在市区作战中攻击建筑物、坑道等目标的能力。两次发射的时间间隔约30分钟,分别命中了两个经过加固的模拟市区目标,其命中角度和预计的非常接近,命中点均靠近目标的关键部位。预计2007年11月后所有的AGM-114N都将具备这种能力。"海尔法"导弹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1972年开始研制和生产的,已装备美国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主要载机为AH-1、H-60、AH-64、OH-58和AH-6等,2002年开始为"海尔法"导弹研制温压战斗部,目前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在今年2月的试验和评估中,其作战效能已得到各方的肯定。 折叠编辑本段实战美国陆军在1968年新年攻势中使用AH-1眼镜蛇,直到越战结束。在入侵格林纳达中,眼镜蛇在岛上执行支持海军陆战队的任务。 在海湾战争中,眼镜蛇和海眼镜蛇被分配执行支持任务。大约78架海军陆战队的眼镜蛇执行了1273架次任务,没有作战损失,只有一架非作战损失。 眼镜蛇直升机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空军广泛用于破坏叙利亚装甲目标和防御工事。以色列空军的眼镜蛇摧毁了许多装甲战车,包括许多苏联新型T-72主战坦克。海湾战争中,美国参战的"眼镜蛇"直升机约1170架,海军陆战队的轻型攻击直升机中队有49架AH-1W"超眼镜蛇"参战。在战争中,"超眼镜蛇"频频出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 例如在100小时的地面战争期间,"超眼镜蛇"经常出动执行火力支援任务,在破坏和扫除伊拉克在重要地区设置的雷场作战中,它总是充当急先锋,打头阵,执行首次攻击任务,为地面部队顺利推进开路。在战争第二天,对伊拉克方面组织的对美海军陆战队一指挥中心的反击,两架"超眼镜蛇"对陆战队进行了强有力的火力支援退,击退伊军的进攻。在同一天大规模的反伊装甲部队作战中,包括AH-64"阿帕奇"在内的美国武装直升机大显身手,其中一架"休伊眼镜蛇"带领4架"超眼镜蛇"参加了战斗,并迫使伊方一个坦克营投降。在第三天的快速进攻作战中,参战的两个中队的"超眼镜蛇"直升机,共摧毁伊方近200个地面目标,其中包括约100辆坦克、40至50辆装甲运兵车、20辆汽车和一批火炮、观察哨和掩体。 战争实践不仅证明了"超眼镜蛇"直升机是一种具有强大对地作战能力的空中武器平台,而且还证明了它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可靠性。海湾地区是一个多砂尘的环境,对直升机来说,在多砂尘的天空飞行危害性是很大的,尤其是在起降飞行和近地飞行时,强大的旋翼气流会将地面大量砂尘卷起,危害性更大,例如,它会严重磨蚀直升机旋翼浆叶和尾桨桨叶。虽然该机在执行任务中飞行强度较大,地面进攻任务完成率高达92%,但战后检查表明,旋翼桨叶和尾桨桨叶磨蚀现象并不严重。所以,战后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在"要保留一些战争中表现好的航空武器"的建议中,也把AH-1W"超眼镜蛇"与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并列地提了出来。 尽管如此,AH-1W还是暴露出不适应现代战争的问题。例如,飞行员通过夜视镜在夜间能够看见地面敌方的坦克,但"陶"式反坦克导弹的瞄准具却缺乏夜视能力,虽然它在白天瞄准不成问题。而且飞行如果要穿越浓密的烟雾,这种夜视镜不管用,必须由装有前视红外装置的"休伊眼镜蛇"直升机引导。由于没有现代导航设备,在广阔的沙漠地区飞行要准确定位也很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该机只采取了临时措施,在参战前匆忙装上了罗兰远程导航接收机,同时配备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前后舱协调也有问题,APR-39告警雷达显示器只在后舱有。所以,一旦雷达发现威胁目标,前舱飞行员只能听到告警声,却看不见威胁在哪里,他只能用通话方式向后舱飞行员询问。 此外飞行员的工作负荷也较大,在使用"陶"式导弹、"海尔法"导弹、火箭和机炮的射击训练中,他们有很深的体会,就发射"海尔法"导弹来说,要做的开关动作,就多达52个。加上零零碎碎加装的设备,不仅使驾驶舱显得杂乱无章,而且也加重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 |
|
来自: 新用户1909nhLx > 《二战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