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研究】谁在守护生命?是神秘力量还是运气

 楚士祥丁 2023-04-20 发布于甘肃
地球上气候的演变历史,可谓经历了风起云涌、惊涛骇浪。从全球范围的火山活动,到全球降温的大小冰期,还有太阳辐射的明显波动,带来的强烈辐射,等等。
然而,在过去37亿年里,经历如此巨变,生命的故事始终未曾终结。

问题是,地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在我们的认识中,如果有一颗星球,它的气候发生了如此多的剧烈变化,生命还怎么可能生存得下去呢?

科学家提供了这样一种看法——或许存在某种稳定机制,来帮助地球保持适合生命的温度。但是,从来没有人从数据中证明这样的机制正控制着地球气候。

2022年11月16日,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科学进展》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的确存在这样一种“稳定反馈”机制,在几十万年的时间尺度上,抑制地球的温度波动使全球温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适合生命居住的范围内。


01

一种来自地质过程的
恒定力量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怀疑,硅酸盐风化在调节地球的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硅酸盐风化是一种地质过程。硅酸盐岩石缓慢而稳定的风化涉及一些化学反应,这些反应最终会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吸进”海洋沉积物中,将气体困在岩石中。

这种机制可以提供一种地质上的恒定力量,使二氧化碳(以及全球温度)得到控制。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这种反馈的持续运作。

科学家之前就从地球碳循环中的气候稳定效应中发现了一些线索。对古代岩石的化学分析表明,即使在全球温度剧烈波动的情况下,碳进出地表环境的通量,仍然保持着相对平衡

此外,硅酸盐风化的模型预测,这个过程应该会对全球气候产生一些稳定的影响。

最后,地球持久的宜居性也暗示着,对于极端的温度波动,应该存在某些地质方面的内在制约

02

实际数据首次证实

新的发现是基于对古气候数据的研究,这些数据记录了过去6600万年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研究人员试图通过观察地质历史上的全球温度波动数据,来确认稳定反馈是否确实在起作用。

从古代海洋化石和贝壳的化学成分,到来自南极的冰芯,他们利用了其他科学家编制的一系列全球温度记录源。

针对这些数据,团队应用了随机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这一理论通常用于揭示广泛波动的数据集的模式),希望找到这些数据在地质学的时间尺度上,是否揭示了任何能控制全球温度的特征。

利用这种方法,他们分析了全球平均温度的历史,并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考虑整个时期,比如几万年或几十万年观察是否出现了期望中的那种稳定反馈的模式

在某种程度上,这就像你的车在街上飞驰,当你踩下刹车时,车子会滑行一段距离才停下来。这里就存在这样一个时间尺度——当系统恢复到稳定状态时,摩擦阻力或稳定反馈就会启动。

在全球气候历史上,如果不存在一个稳定的反馈,那么全球温度的波动,应该随着时间尺度的拉大而不断增长

但团队的数据分析展现了另一种状态——温度波动并未增长。这意味着,在波动变得过于极端之前,还有一种稳定机制,控制着气候。这种稳定效时间尺度(几十万年)与科学家预测的硅酸盐风化过程的时间尺度相吻合。

这是第一次使用实际数据证实稳定反馈机制的存在,而这种机制很可能就是硅酸盐风化作用。

稳定反馈机制将可以解释,为何地球在过去的地质历史中经历了戏剧性的气候事件而依然宜居

03

偶然与稳定之间
生命拥有纯粹的运气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数据并没有揭示出任何稳定的反馈。也就是说,在超过100万年的时间尺度上,似乎没有任何反复出现的全球温度回调

那么,在这些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又是什么让全球温度得到了控制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偶然性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让生命得以蓬勃发展。

换句话说,地球温度在较长时间内波动,但这种波动在地质学意义上刚好足够小,仍然在一个稳定的反馈范围内,让硅酸盐风化这样的机制可以保持对气候的控制,使它处于一个宜居的区间。

可见,数据告诉我们的答案,可能介于偶然性稳定反馈机制之间。

换言之,的确存在一些稳定的作用,但同时,纯粹的运也可能在保持地球的宜居性方面,发挥了作用。

研究人员表示,一方面,这看上去很好,因为我们知道,如今的全球变暖最终仍然会通过这种稳定的反馈被抵消掉;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需要几十万年的时间才能发生。

对人类来说,它的速度远不够快,并不能解决我们今天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