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又不吃麻雀肉,为何麻雀还在连年减少?40年内数量显著下降,

 garyhyz 2023-04-21 发布于广东
中国人又不吃麻雀肉,为何麻雀还在连年减少?40年内数量显著下降,并且部分地区一鸟难见,这些麻雀到底去哪了?
 
提到麻雀,很多人一定会想起曾经的除四害活动,麻雀作为四害之一,遭到了疯狂的捕杀,约有19.6亿只麻雀被消灭,导致数量岌岌可危。
 
后来,人们才意识到,麻雀不是害鸟,相反,是靠捕食昆虫来补充蛋白质,可以保护我们的农作物,才从四害移出。
 
可过度捕杀麻雀,带来的后果也日益凸显,昆虫数量很容易失控,对我们的粮食带来严重威胁。而且,麻雀还是生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旦消失必定会引起连锁反应,种种因素下,它又被人们保护起来。
 
凡是捕捉就要付出沉重代价,麻雀也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令人无奈的是,越保护奇怪的事就越多,麻雀数量显著减少,在一些地区,甚至看不到其身影。
 
那么,造成麻雀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有哪些呢?难道还有人在非法捕捉麻雀?
 
其实不然,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捕捉麻雀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改善,之所以少见,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麻雀的生存空间不断紧缩,要知道和人一样,麻雀也需要“安家立业”,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例如草地、树林等。
 
但现如今城市化步伐加快,大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麻雀无处可去,甚至觅食条件也越来越差,生存空间缩小后,它们不得不另寻去处。
 
可麻雀的筑巢技术很差,只会用干草、羽毛、树枝等筑巢,简单铺设一下,一个窝就做成了,很简陋也不牢固,搭建的巢穴不如燕子喜鹊。
 
如果重新选择的地方,气候较为恶劣,那它只能流浪街头,最后不是饿死就是冻死,结局悲凉。
 
当然,部分麻雀也会抢燕子喜鹊的窝居住,但它们是群居性动物,生性刚烈,很少愿意把自己束缚在钢筋水泥中。当燕子、喜鹊决定随遇而安时,麻雀已经扑闪着翅膀,开始寻找其他的安身之处。
 
其次,现在的农业发展,也影响到了麻雀的生活。曾几何时,它们会进入农田捕捉害虫,保护庄稼不受害虫侵害。
 
但如今,农药化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减少了害虫的出现,却也导致麻雀的食物来源减少。
 
加上气候变化,加剧了麻雀的生存环境恶化,麻雀即使深受国家保护,却也无法回到曾经的盛况。
 
另外,城市林立的高楼大厦,对麻雀的生存也带来很多挑战,它们容易受到光照和噪音的影响,导致死亡率不断升高。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人类活动影响麻雀生活,别看麻雀与人类就像好朋友一样,其实它们胆子很小,容易受刺激。
 
哪怕隔着很远,警惕的麻雀都会做好逃生的准备,有时一不小心,就会导致自己受伤,甚至,还有可能被气死。
 
当它受到人类惊吓,或被抓住,身体就会做出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身上还会自动分泌一种毒素,短时间对身体没影响,长时间调节不过来,就会死亡。
 
除此之外,手机产生的电磁波,还会影响麻雀的“导航系统”。因为麻雀本身就是靠地球磁场来辨别方向的,可手机产生的电磁波,却会干扰到地球磁场。
 
最终迫使麻雀偏离迁徙路线,进入了流浪的状态。电磁脉冲还会让麻雀的羽毛带电,让它们的行为发生变化。
 
这些都是导致麻雀越来越少见的原因,不过,麻雀只是在城市比较少见,它们大部分已经回到农村,寻找到合适的地方生活。
 
而它们的数量也有所回升,已经达到了亿只以上,甚至有数据说,达到了百亿只之多,数量仅供参考,但不可否认,在国人的保护下,它们已经越来越好。
#麻雀##“麻雀”为什么会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麻雀”为什么会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