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诊断与分期

 尚振奇 2023-04-22 发布于吉林
糖尿病诊疗活学妙用锦囊
更贴近临床需求,更适合临床一线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高血糖所致血管病变中最特异的表现。

  • DR早期可无自觉症状,晚期有不同程度视力减退,严重可致盲,因此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十分必要。

  • 合理的筛查时机、完善的筛查项目、科学的筛查评估有助于DR的诊断与分期。

本期作者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匡洪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必要性

中国糖尿病人群DR患病率为23%,其中轻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的患病率高于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和东部。

DR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血糖(高血糖或明显血糖波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肾病(DKD)、妊娠、肥胖、遗传易感基因等。

有研究提示胰岛素抵抗是DR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胰岛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下降可严重影响DR的进展;吸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清催乳素、脂联素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会影响DR的发生与发展。

DR是工作年龄人群主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之一。除影响视力致盲外,还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由于视力受损或丧失所导致的心理变化,亦可增加DR患者抑郁症患病风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项目与方法

推荐糖尿病患者首次的全面眼部检查在眼科进行,眼部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视力、眼压、房角、虹膜、晶体和眼底等,可观察微血管瘤、视网膜内出血、硬性渗出、棉绒斑、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静脉串珠、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前出血、纤维增生等。

具体的眼科相关检查包括

视力及眼压检查: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进行屈光视力检查,判断视力情况及眼压是否正常。

散瞳后眼底照相:用于DR筛查、诊断与分级评估,适用于眼科中心。

免散瞳眼底照相:推荐用于内分泌科的筛查和随访。

裂隙灯下眼底检查:眼科核心设备,可用于DR筛查,必须散瞳。判断有无眼底改变。

眼部超声检查:因白内障或玻璃体积血等难以检查眼底情况时,作为评估视网膜状态的检查方法。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用于黄斑水肿的诊断与评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视网膜浅层、深层和黄斑区域的血管三维成像,用于DR诊断与评估。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有创性检查,用于DR的诊断、分级与评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时机
1型糖尿病患者
  • 青春期前或青春期确诊:青春期(12岁后)开始DR筛查;

  • 青春期后确诊:病程5年内进行首次DR筛查。

2型糖尿病患者
  • 确诊后立刻进行首次全面的眼科检查;

  • 合并糖尿病肾病或伴微量白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进行DR筛查。

妊娠糖尿病患者
  • 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妊娠前和妊娠早期进行全面眼科检查;

  • 妊娠期确诊糖尿病:孕期不需要进行眼底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频率

  • 1型糖尿病:开始筛查后每年检查1次;

  • 2型糖尿病不伴DR:每1~2年检查1次;

  • 轻度NPDR:每年检查1次;

  • 中度NPDR:每3~6个月检查1次;

  • 重度NPDR和PDR:每3个月检查1次;

  • 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前或第一次产检、妊娠后每3个月和产后1年内进行眼科检查;

  • 如果DR持续进展,应该交由眼科医师给予更频繁的随访和相应处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转诊节点

如果存在以下初筛结果,需要及时至眼科就诊:

  • 无DR、轻度NPDR、无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于1年内至眼科诊查;

  • 中度NPDR、非累及黄斑中心凹的DME于3~6个月内至眼科诊查;

  • 重度NPDR、PDR、累及黄斑中心凹的DME需要立即至眼科诊治。

如果发现以下情况需要当天急诊转至眼科就诊:突然的视力丧失、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前或玻璃体积血、虹膜红变导致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患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与分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症状

可表现为视力下降。患者在DR早期常常不会有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生发展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不清;视野缺损;视力丧失,严重可致盲,常无伴随症状。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的临床表现

DME:包括黄斑区域弥漫性或局灶性的血管渗漏,其常由渗出性改变导致,包括脂蛋白渗漏(硬性渗出)、血液(点状出血等)。

展性血管病变:包括微血管瘤、视网膜内出血、血管迂曲和血管畸形,最终导致异常毛细血管生成。

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荧光造影常显示无灌注。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患者确诊糖尿病的情况下,进行规范眼底检查。可参考视网膜病变国际分级标准(2002版)及DME分级(表2)。

2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其他眼部疾病早发的高危人群,这些眼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 存在微动脉瘤可作为鉴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合并其他眼底病变的指标。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根据病变严重程度分为无明显视网膜病变、NPDR及PDR。其中NPDR又分为轻、中、重3个程度,重度NPDR可遵循“4-2-1”原则记忆。

image.png

image.png

1. 患者新诊断为血糖升高,是不是不需要关注眼部并发症(简答题)?


2. 是不是只有年长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筛查眼底(简答题)?


昨日答案:

1. HbA1c≥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且高血糖症状明显。

2. 每天多次皮下注射或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今日习题答案,明日揭晓!
专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30410092711.jpg



匡洪宇 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二级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届龙江名医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兼视网膜病变学组组长

中国医师学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健康管理学会糖尿病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健康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基金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 1 型糖尿病联盟副主席

中国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内分泌分会常委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分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白求恩基金会糖尿病专委会常委

黑龙江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糖尿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黑龙江省内分泌代谢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抑郁症研究会内分泌分会会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