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轮两次靠泊漕泾港,第一次根据代理的要求到达之后,要求到达马迹山锚地前与VTS确认,马迹山锚地是否可以进入,如果不能进入,则需要漂航等待锚地空闲。我轮提前3小时,备车减速(该区域渔船货船多,通航密度非常大,保证安全航速非常重要),并到达前两小时与VTS确认,锚地没有空余位置,暂时不能进入抛锚,于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远离航道远离碍航物及渔船渔网的区域漂航,等待锚位,0600LT停车漂航,漂航期间认真值班瞭望,并注意VTS的动态,0800LT通知可以进入锚地,我轮按要求再次进行相关设备的测试实验,主机的进车倒车实验、舵机的实验、应急舵的测试等,1312LT锚泊于马迹山锚地。
进入锚地前,提前减速,根据当时的流速流向控制船速,并且根据VTS指定的锚位,选择合适的进入锚地的角度,进入时保持与锚泊船的距离,尽可能从锚泊船的船尾一侧穿过,避免船舶速低的时候,船舶受流速影响,向锚泊船漂移。控制船速,不能太快,但是也不能太慢,要适当进车控制速度,保证船舶有一定的舵效,调整航向,顶流抵达锚位,减速、倒车,保持船舶微退速抛锚,根据该锚地水深,出链4节时,刹车,用船舶自己的退速,使锚链受力,锚抓嗫入海底,抓牢。该过程非常重要,要及时与船头操作人员沟通,了解锚链方向和受力情况,退速不能太大,以免锚链受力过大,将锚从海底拖出,走锚,如果锚链受力过大,适当进车。
通常该过程会经过几个阶段,船舶受风流锚链的影响而转向,锚链由松弛状态,慢慢到受力状态,此时后退船速逐渐减小到零,锚链由受力状态再到松弛状态,此时略有向前的速度,说明锚已经抓牢,可以根据锚地的底质、空间、流速、天气、海况等因素,确定最终的出链长度。
不同的港口锚地,有不同的情况。我轮67航次,由日本KASHIMA装钢材,到孟加拉吉大港卸货。通过和吉大港代理的信息交换和船舶资料的查询,发现该港口附近及锚地水深很浅,我轮到达吃水为8.5米,该港口锚地及附近的海图水深基本为8.3-9.2米左右,部分区域水深7.8米左右。该港口有ABC三个锚地,A锚地水深最深,允许吃水较大的船舶抛锚减载,B锚地与C锚地水深差不多,A锚地通常是进港前24小时锚泊在此。由于对该港口不熟悉,同时该港口的资料的准确性保持一定怀疑态度,在到达前要尽可能地做好准备。
尽可能早的备车,在宽阔的地方进行正倒车的实验,舵机及应急舵的测试,驾驶台设备的测试,使往锚地的过程中及时与VTS联系,申请锚位(该港口VTS信号较弱,要不停的实验呼叫联系,)密切监控船舶测深仪的数据,并根据预报的潮水情况,进行比对,通过比对发现,该区域海图水深基与实测水深相同,由于水深浅,此时船舶的浅水效应非常明显,加速慢、主机负荷大、船舶抖动、船舶下沉明显,适当的降低船速,可以减小船舶的下沉量,从而增加UKC。
根据VTS指示,我轮需到B锚地抛锚,在驶往B锚地的过程中,发现B锚地非常拥挤,而且可抛锚的锚位处水深较浅,为了船舶的安全,我轮与VTS申请,在C锚地西北角处选择锚位抛锚,VTS同意。最后锚位处水深8.9-9.1米.该处流速6-7节,要保持足够的进速,顶流驶往锚位,停车降速,3.5节入水,刹牢,使锚爪嗫入海底。由于该锚地流速大,要特别注意,停车后,锚链会迅速受力,并且受力非常大,同时由于船舶受力的问题,偏荡幅度大,偏荡速度快,此时要注意用车舵配合,控制锚链受力情况,最后松至右锚8节入水。
锚地流速大,在锚泊期间发现,船舶偏荡严重,加上风流影响,非常容易走锚,涨潮流要略小于落潮流,实际情况也是多数走锚发生在落潮期间。为了保证锚泊的安全,要保证足够的出链长度,并且主机保持备车状态,以备应急情况的出现。
我轮068航次,由TOWNSVILLE装糖,至印尼ANGGREK卸货。通过代理的资料,该港口比较偏僻,水文资料与海图资料都很少,通过海图资料,了解到,该港周围水深很深,可抛锚的区域很小,在航道附近水深35-50米,码头附近,代理给定的锚位水深25-30米,底质为泥底,但是码头附近水域小,且到达前发现该位置有其他船舶在锚泊,该港的PORT CONTROL根本为人回应,只能通过与代理沟通,确定抛锚位置。
我轮抛锚位置的水深为35米,泥底,到达时流速很小,采用深水抛锚法抛锚。控制抵锚位船速,抵达锚位前将锚备至一节水面,到达预定锚位时,将船速降至零,将锚链松至4节水面刹住刹车,等待锚抓牢后,再将锚链松至7节水面刹住刹车。由于该港,水深深,资料不全,锚泊作业时要格外小心谨慎,控制速度,仔细核对实际情况和雷达、电子海图,防止海图资料出现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