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报 | 重庆高新区 “新智慧美育” 系统构建与融合实践共同体项目成功申报教育部2022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

 等待花开1226 2023-04-23 发布于重庆

科创高新

           智慧教育

202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项目介绍

图片

图片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重庆高新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超常规发展,以“新智慧教育”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新智慧美育”作为“新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突破口,全力打造以“西部教育高地引领区、教育创新发展先行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内涵的“西部基础教育特区”。

      教育部2022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共20项。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牵头,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虎溪街道、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大学城树人小学等20余个单位组成共同体,抢抓机遇,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关于做好2022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推选培育工作的通知》精神,攻坚克难,积极申报,经过组织推荐、资格审核、专家评审,《“新智慧美育”系统构建与融合实践共同体》项目作为“智能美育教育”类别的第一名成功入选2022年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

“新智慧美育”是一个全新的美育生态系统

“新智慧美育”是一个全新的美育生态系统,是人的智慧化、技术的智能化、生态的协同化高度统一。人的智慧化就是指美育场景中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教育参与者,运用教育智慧,赋能自身和他人智慧生长,提升审美境界,进行美的创造;技术的智能化就是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赋能教与学的变革;生态的协同化就是美育涉及的人、技术、环境等全要素高度协同,构建美育新生态,赋能美育大发展。

“新智慧美育”融合实践的三条路径

“新智慧美育”融合实践的三条路径。一是推进“艺术学、大学、科学”三学融合。充分发挥大学城、科学城的高端定位优势、资源集聚优势、融合发展优势,在教育教学、艺术创作、城市建设、服务社会等诸多方面彰显美育特色。二是坚持“课程、课堂、课业”三课并重。在美育课程建设上,注重高校前沿研发向基础教育延伸;在美育课堂实施上,注重从教室、校园向场馆、村社延伸;在美育课业质量上,以智能化手段推动课业形式更迭,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三是“教研、教学、测评”三维结合。开展美育教师大学习、大培训,形成区域美育课堂教学共识;建构起智慧美育艺术素质测评系统,创新艺术测评方式,探索监测结果运用。

构建“五全三化”美育体系

“五全三化”是指:以“全学段、全课程、全场域、全过程、全媒体”为特征,以“人的智慧化、技术的智能化、生态的协同化”为主旨的美育体系。其中,“五全”搭桥,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交融、多维立体的新系统;“三化”画像,重塑了区域美育的新样态。全学段是指“大中小幼”纵向贯通;全课程是指“三级课程”立体融合;全场域是指“小中大课堂”横向融合;全过程是指“备教学评研”深度融合;全媒体是指“线上线下”虚实融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到2025年,区域美育协同机制更加完善,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特色课程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评价体系更加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大中小幼纵向贯通、家校社横向融合的“新智慧美育”体系,构建起人、技术、环境等全要素高度协同的美育新生态。

美育承载美好教育,美育丰富美好生活。重庆高新区将通过美的教育,积极构建美的环境、创造美的生活、丰富美的世界,营造美好关系,形成“时时皆美育、处处皆美育、人人皆美育”的局面。

图片
图片

— 重庆高新区教育事务中心—

责编 | 陈志豪

一审 | 赵   瑜

二审 | 陈代秋

签发 | 刘小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