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湖水柔软过的慢行时光

 羊羊的地理教室 2023-04-24 发布于浙江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文末有彩蛋



梦里见到的,醒来了就去找

去年夏日的西藏之行,源于四月里一个梦。梦里满天红光,像极了展翅的凤凰,有个声音对我说,去西藏吧,你的愿望会实现。醒来后,就直接定下了拉萨的行程。出门旅行的理由本就有千万种,梦又有什么不可以,再说,万一实现了呢?


慢行拉萨

人呐,过于自信就会吃苦。

以前去过川西,便自以为不会高反。到了才发现,连蹲下打开行李箱,都是巨大的挑战。那几天,只能把行动模式调成0.5倍速,一举一动像极了《疯狂动物城》里的闪电。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了些“安静”、“优雅”的气质。

拉萨之行,就这样“缓慢“的开始了。

在藏语中,”拉“是神,”萨“是地。作为圣城,这儿从来不缺故事,更不缺来寻求内心安宁的人。

在拉萨生活的外地人,被称为“拉漂”。

在网上订的客栈,到了才发现掌柜的是个广东小伙儿,因为喜欢简单无忧的生活,便留了下来。旁边还有间小超市,老板是一位来自江西的大姐。想起之前旅行时,认识的一位上海女孩儿,因为爱情,也留在了拉萨。

当地人也好,“拉漂”也罢,在佛地待久了,好像会被赋予一种特别的气质,平和、顺命,善于等待。任季节交替,草木枯荣,他们从容、淡泊,虔诚相信一切自有神明赐福。

在嘈杂纷乱的世界中,拉萨像屏宽宏、纯净的大幕,静静的立在高原上。来到这里,人们有机会慢下来,也许只有放松后,才能在大幕上看到自己,至于会看到什么,那也只能各凭缘法了。

布达拉宫前广场
拍摄 | 二郎

有位朋友说,看我在拉萨的照片,感觉比之前的好,整个人更沉静,舒展。还说,是不是因为高反,才没力气咋咋呼呼的。

要是回答“去趟拉萨,生命就会净化”,这也太能装了,刚开始真的就是因为剧烈的头疼,不得不慢一点,再慢一点。当身体逐渐适应过后,才发现高原生活本就是这个节奏。

客栈到大昭寺之间有段石板路,那几天没事儿就去晃悠,会遇到陌生人善意的微笑,还有日落时老房子的迷人光影,或是路边撒欢儿的花猫。

这些“小遇见”,在熟悉和陌生之间,筑就了一条光带,唤醒了平素幽闭的感官。

此刻,生活被简化到极致,巧云舒卷、柔媚阳光,微笑眼眸,就已经是全部。

在这场看似热闹的孤独里,活在壳子下那个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轻盈的,新生的,自由的,是可以成为任何形状的那个“我”。

也许就是因为慢下来了,整个人的状态才好起来吧。

布达拉宫视角下的拉萨城
拍摄 | 羊羊
终于,走到了这儿。

夜幕下璀璨的布达拉宫
拍摄 | 羊羊

布达拉宫真的很美。晴空下,大气疏朗;夕阳中,金光璀璨;即便在幕色的湖水里,亦是盈盈袅袅;无论什么时候看,都那样的圣洁、巍峨,让人心生崇敬。

在这里,来到菩萨座前诚心许愿,与其说是圆梦,还不如说是启梦。

要想神明成全,起码要做好准备,如果不是内有自省,外有行动,而单纯依赖上天,那么许愿者众,为什么被成全的那个,就会是我呢?

只有自己投身其中,随之移动,与之共舞,全宇宙才会来帮忙吧。

所以啊
想要更好的自己,得先找到自己。
想要有更好的灵魂,先得有个灵魂。
许下心愿后,一切才刚刚开始……

拍摄 | 羊羊


湖水柔软过的时光

去青藏,怎能不看湖呢?通常最先想到的,就是三大圣湖,玛旁雍措、纳木措和羊卓雍措。这一趟,走了其中两个。



从拉萨往西南开70公里,就到了羊宗雍措湖。海拔4441米,原本是个外流的淡水湖,湖水经墨曲汇流入雅鲁藏布江。后因冰川泥石流堵塞了进入雅鲁藏布江的河道,随着地壳抬升,气候变干旱,水位慢慢下降,成为了今天的低盐度咸水湖。



看到它的那一刻,我完全体会和领悟到齐豫在《一面湖水》中唱的:“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是躺在地球表面的一颗眼泪。”

绿松石般的羊宗雍措湖
来源 | 白河

透如水晶,滑如丝绸,像宝石般嵌在群山之间。天边的云朵也格外的自在、灵动,纷杂的情绪都被眼前的景色熨平。

具体在湖边看见什么了?好像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想起它,心里就全是无阻拦的逍遥。

那是“湖光”与“山色”送给我的,最云淡风轻的奢侈。

 湖畔可爱的紫色小花
拍摄 | 羊羊

傻乐的羊羊
拍摄 | 二郎

这份柔软的逍遥一直延续到了纳木措。



纳木措是典型的构造湖,形成于200万年前。后因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不断抬升,气候变干,湖面缩降,东面念青唐古拉山,是阻隔湖水外流的天然屏障。历经百万年的变迁,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



相比羊宗雍措的婉约,纳木措美得更加高调明艳。

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大片蓝色,但只有走到她身旁才发现,在高原阳光的装点下,湖面会发出钻石般的光芒,映衬着远处的雪山,波澜壮阔,深邃绵邈。

晶莹剔透的湖面
来源 | pixabay

坐在岸边,聆听着水浪和风声,才明白什么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一刻贪心起来,不止眼前的观涛水莹,还想看她的日出,她的日落,她的碧霄银汉。

不知觉间,连呼吸都跟着湖水的节奏,在她的频率里,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什么都不用做,在这“呆”上一整天,就很好!

急着下班会女朋友的牦牛,正在和主人生气呢
拍摄 | 羊羊

不知道谁家的羊,眯着眼睛,傲娇的穿行在人群间
拍摄 | 羊羊



狂奔青海湖

旅行的有趣在于,赶上什么,错过什么,都得看老天发牌,他老人家稍稍换个心情,我们就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2018年,从北往南,穿越祁连山,到湖边和朋友们赏月、祭海、看烟火;那夜的青海湖是我心中最浪漫的所在,那时听的歌,那时身边的人,那时的林林总总,在记忆里都无比珍贵。

2019年,从南到北,翻过唐古拉山和昆仑山,又见青海湖。这次同样印象深刻,但画风完全不同。

我心中18年夏季最美的画面
拍摄 | 奚奚

2019年夏,青海湖边的羊羊
拍摄 | 二郎

上次是晚上到,直接在湖边的酒店住下。这趟下午就来了,向导二郎带着我们找到个私家牧场,一边煮咖啡、吃零食,一边和当地牧民大哥天南地北的闲聊。

潇洒的藏族大哥
拍摄 | 羊羊

忽然,远处的乌云快速压近,天空马上暗了下来。风吹水涌,黄沙漫天,湖浪差点儿淹到车轮,几个人慌乱的把地上的东西一裹,直接扔到车上。风阻大到连车门都打不开,好不容易才坐上去,窗外还有很多羊和我们一起,也拼命的往回奔。

一大片乌云正向我们逼近
拍摄 | 羊羊

同行拼车的小姐姐们的大逃亡
拍摄 | 羊羊



青海湖边的沙丘是哪儿来的?

这里属于高原腹地,降水较少、光照强烈,降水量少于蒸发量;加上人类活动的破坏,过度的开垦、放牧导致植被退化,这些都加速了湖面的降低及湖岸土地沙化的进程。2016年浙江的地理高考里有一道题目,问的就是青海湖东侧沙丘的成因。

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青海湖的生态保护工作,建立了完善信息化的环境监测体系。青海湖湿地面积已经持续增加,而沙地、裸地、盐碱化土地面积在持续减少中。




有些地方,一辈子没机会去;有的呢,去一次也就够了;而青藏,则值得一去再去。下一站是哪儿?有什么等着我?又会遇到谁?不知道。也正是因为“不知道”,才有了再次出发的理由。

亨利米勒说:“目的地,永远不会是一个地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旅行时,我们会做没做过的事,会聊些平时不会说的话,会冒出风卷樱瓣般的丰盈感受,无法尽数。

在路上的人啊
都有属于自己的
任谁也夺不走的刹那芳华


我是彩蛋:2019年7月青藏之行
剪辑 | 二郎
青藏公路上美丽的夕阳
拍摄 | 二郎

 青藏铁路上的火车
拍摄 | 羊羊

  叫不出名字的可爱小fafa
拍摄 | 羊羊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
拍摄 | 二郎

昆仑山雪景
拍摄 | 羊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