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权臣杀皇帝司空见惯,无外乎权力争斗耳! 然宫女杀皇帝却是绝无仅有,古往今来,唯有一帝受此待遇,险被宫女刺杀。 此帝便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世人称之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被宫女行刺的这件事,史书称之“壬寅宫变”。 关于“壬寅宫变”,正史的记载是这样的: 《明史》载:
《明世宗实录》载:
![]() 作为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嘉靖有绝对的权威,一言可定人生死,一言可定人荣华。 但谁也没有想到,几个视为家仆的宫女竟然敢摸老虎的屁股,几乎活生生地要把这个不可一世的嘉靖皇帝勒死。 九五之尊的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这倒是中国有记载的历史上闻所未闻的故事。 为什么嘉靖会被视为家奴的宫女刺杀? 宫女因为什么要刺杀嘉靖? 最后,这些宫女的结局如何? ![]() 笃信道教的“道教皇帝”嘉靖会被宫女刺杀,宫女会刺杀嘉靖,皆源于一件事——修道。 嘉靖在位期间,十分痴迷道教。 他给道士授以高官厚禄,在宫中广建斋醮(法事)、崇信乩仙(一种迷信活动,请神灵上身解答问题),大兴土木,爱好青词(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迷恋丹药,自号为“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甚至还给自己的父母封了道号。 可以这么说,为求虚无缥缈的长生,嘉靖皇帝对道教的痴迷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笔者认为孟森在《明史讲义》对嘉靖皇帝的评价十分公允,说他是“终身事鬼而不事人”。 在位46年的嘉靖把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放在了所谓的修道一事上,痴迷于方术,荒废朝政。 “道教皇帝”,他“当之无愧”。 ![]() 嘉靖崇奉道教、敬事鬼神,除了妄想长生,也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嘉靖父亲朱祐杬是明宪宗第四子,封兴王,就藩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市)。 钟祥是什么地方?那可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相传道教祖师张道陵遍访名山大川时,见钟祥人杰地灵,又民风淳朴,易于教化,于是决定在钟祥城东的嶛崛山(今大口国家森林公园聊屈山),建观修炼。 就这样,道教在此生根发芽,钟祥也有了“道教祖师娘家”之称。 朱祐杬就藩具有浓厚的道家文化的安陆州后,无所事事,遂信奉道教,如此使得嘉靖从小就与道教结缘。 ![]() 嘉靖之痴迷道教,越往后越是信心坚定。 他痴迷道教的“路程”大概分为三个时期: 嘉靖九年前为首期,偏重设斋建醮; 九年至十八年为中期,以邵元节引诱嘉靖服丹药为起点; 十八年以后为末期,以陶仲文受宠为起点,至壬寅宫变发生后,嘉靖对道教彻底深信不疑,服丹药、穿道袍,以神仙自居……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以“兄终弟及”的方式承袭无嗣的明武宗的皇位,成为大明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嘉靖。 嘉靖继位后,对佛教毫无好感的他,下旨: “拆毁改正或存留别用或变卖宫中佛寺、神庙,正德元年以来传升乞升法王、佛子、国师、禅师等项礼部尽行查革,黜传升道僧教坊官三百五十余员。” 后对道教颇为好感的他,又在嘉靖二年闰四月,下旨建醮乾清、坤宁诸官。 ![]() 当然,此时嘉靖对道教只是颇有好感,还没有到深信不疑的地步。 直到一位来自龙虎山上清宫道士的出现。 这位来自龙虎山上清宫的道士,名叫邵元节。 龙虎山上清宫,天师道的“祖庭”,世代相传的张天师就住在上清宫。 邵元节是当时龙虎山最有名的道士之一,因为会治病也能预测天气,故而有许多信众。 邵元节是如何入嘉靖法眼的呢? 原因在于嘉靖从小体弱多病,当了皇帝后,肩负延续国本的重任,更是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急需一个既能给他治病又能让他迅速强壮的人。 就这样,邵元节入了嘉靖法眼。 ![]() 当时,嘉靖身边宠臣见他迟迟未有子嗣诞下,身体健康又每况愈下,便向他推荐了传闻能让不孕之人生子的邵元节。 以我们现代人的说法,邵元节就是一位治疗不孕不育的专家。 嘉靖得知他能使其生子后,不疑有他,当即一道旨意把他召到北京。 邵元节应召来到北京后,立即得到嘉靖的接见,被安排在当时北京城最著名的道观之一显灵宫居住,名为掌握皇家祭祀祷告,实则替嘉靖解决国本问题。 邵元节虽是“神棍”,但他的预测天气、治病的本事绝非浪得虚名。 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件事,首先他是一位气象学家,能根据天上云的变化,及地上的动物和环境变化,准确预测出接下来的天气。 史书记载,有一段时间北京该下雨的季节没有下雨,该下雪的时候没有下雪,但经过邵元节的祈祷,雨雪竟然就下了。 当然,雨雪绝非是他“祈祷”下来的,真正原因是: 他能观察当时天地变化,预测接下来的天气变化,之后他就根据自己预测出来的天气变化,选择了适当的时间祈雪祈雨,如此便造成了他能呼风唤雨的假相。 ![]() 其次,邵元节一定是一位治疗不孕不育的专家。 据史书记载,嘉靖自15岁即位后,尽管数次于民间大规模选秀,后宫佳丽三千,却没有一个能够给他诞下子嗣。 但自从邵元节应召来京后,嘉靖按照他的要求调节身体,吃了他配制的中药后,三年时间一过去,嘉靖居然能“皇子叠生”,可见其高超医术。 现在能用科学的眼光解释的事情,在那个迷信的封建时代却只能用“神迹”来解释。 邵元节以自己的真才实学赢得了嘉靖的信任,毕竟能“呼风唤雨”又能解决生育问题,岂能让人不信呢? ![]() 邵元节的本事,也使得嘉靖对道家从有好感开始向笃信转变。 当然,这种态度的转变,其中多少也跟文官的反对有关,嘉靖与文官集团向来不和,大礼仪事件更使他们之间的关系颇有势如水火的态势。 文官反对嘉靖信奉道教,使得本对道家只有好感的嘉靖产生了极强的逆反心理。 在嘉靖心里,文官反对,他就支持。 在嘉靖看来,你们文官反对我信道教、吃灵药,你们哪个有本事祈一场雨,祈一场雪,为大明的农业做贡献?你们哪个又有本事,让我生几个儿子?你们不行,可邵元节他可以。 因邵元节的存在,道教成为了嘉靖心中的“白月光”,深信不疑。 ![]() 嘉靖也没有亏待邵元节,先是祈祷有验,封其为真人,后又因“皇嗣未建,数命元节建醮……越三年,皇子叠生”,得拜礼部尚书,赐一品。 与此同时,邵元节的徒子徒孙也是鸡犬升天,其孙邵其南拜太常少卿,徒弟陈善道亦封清微阐教崇真卫道高士。 然邵元节终究是人而非神,寿命总有限。 嘉靖十八年(1539年)邵元节病逝,嘉靖敕授其大宗伯,赐谥“文康荣靖”。 邵元节病逝前,不忘为自己好友也是术士的陶仲文铺路,将其引荐给已笃信道家的嘉靖。 ![]()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陶仲文的出现,促成了“宫女行刺嘉靖”这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事的发生。 ![]() 宫女们的“起义”陶仲文此人,本是黄梅县的一个微末小吏,因对道教颇感兴趣,闲暇之余跟着龙虎山道士学了些欺瞒世人的小伎俩,为官不咋地,骗人的伎俩倒是学得有模有样,颇有“天赋”。 后来因事到京城,通过朋友的介绍,住进了邵元节在北京的宅子。 陶仲文很对邵元节的脾气,两人聊得不亦乐乎,故而邵元节死之前,将其推荐给了嘉靖。 陶仲文也确有本事,邵元节的本事他学了至少七八成,可以说深得真传。 他刚被邵元节推荐给嘉靖不久,就凭着不俗的医术治好了庄敬太子的天花,所以立刻就得到了嘉靖的信任,倚为心腹,得到与邵元节在世时一样,甚至远超其的地位。 ![]() 嘉靖十八年,陶仲文随嘉靖南巡至河南卫辉,突然一阵邪风吹来,嘉靖问他这是何故? 陶仲文答:“主火。” 好巧不巧的是,当晚行宫突发火灾,嘉靖震惊不已,认为他真的是神仙转世,遂授他“秉一真人”称号,总领全国道教事务。 同年冬天,嘉靖再次染上重疾,期间陶仲文为其诊病,祈祷祀神,不久嘉靖果然痊愈,陶仲文因此被奉为少保、礼部尚书。 但是,尽管陶仲文医术高超,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嘉靖的体弱多病。 为了满足嘉靖的需要,陶仲文竭尽所能,使出了全身解数, 并冒着诛九族的风险为嘉靖配制所谓的“长生不老药”,进献各种各样的房中术,让嘉靖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 ![]() 我们都知道,通过服药进补得到的效果,只是暂时性强壮并不是长久的,且暂时性强壮的效果带来的更是对身体上的永久伤害,最终的结果只会是越补越虚,越虚越补。 一句话,“验”的时候固然有,“不验”的时候没有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怪不得任何人,要怪只怪自己的身体不争气,体弱多病又不珍惜自己的身体,怪得了谁呢? 如此正常的事情,谁都清楚也都能想得明白,唯独嘉靖想不清,看不明。 嘉靖不认为这个“不验”是自己身体的问题,完全地把责任都推到对方的身上,认为是对方配合不好而导致药物的失效。 ![]() 每当此时,性格暴躁的嘉靖就会对无辜的嫔妃以及宫女进行惩治。 药物失效的次数越多,对宫女嫔妃们不满的次数就越多,精神上的病态也就发作得越频繁。 他开始把在“大礼议”事件中对官员的惩戒办法搬到了后宫,用在了服侍他的宫女妃嫔身上。 稍有不满,轻则打骂,重则棍棒相加,甚至是处死,几年之中,因为细微小事而被打死、吓死的高达百人之上,嘉靖的发妻就因受到他的训斥,惊吓而死。 可以说是残暴至极,毫无人性可言。 ![]() 嘉靖后宫的宫女嫔妃除了饱受身体上的摧残,更饱受精神上的折磨。 嘉靖笃信道教,除了妄想长生不老,更多是想要满足自己的私欲。 由史书可知,嘉靖是个极其贪恋女色的皇帝,但因其纵欲无度,身体已无法支撑他的私欲。 为了能满足自身的私欲,嘉靖让陶仲文多次进献各种“强身健体”的补药,及各种房中术,希望以此缓解自身的不足,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当时,陶仲文进献的秘方和炼丹药可谓五花八门。 其中“红铅”作为最流行的炼丹制药之法,是将处女月经和药粉经过拌和、焙炼而成,据说这种丹药能够起到强身健体和增强性欲的作用。 为了炼制“红铅”,完成嘉靖下达的任务,陶仲文可谓是丧心病狂,为了保持所谓的月经的纯净,陶仲文不许被选中的宫女吃饭,只能吃桑叶、喝露水,而且还被使用催经的药物。 这些被选中的宫女饱受身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因被经常逼迫服用催经的药物,所以经常会流血不止而死。 ![]() 什么叫“伴君如伴虎”,这才真叫“伴君如伴虎”;什么叫“暗无天日”,这才真是叫“暗无天日”。 对于嘉靖后宫中的那些宫女来说,她们每天面对着的,不是一个正常皇帝,而是一个性虐待狂。这个虐待狂不死,说不定哪一天就轮到她们死。 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封建时代,皇帝的权威不容挑战,也没有多少人敢挑战,寻常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后宫中那些早已失去人身自由的宫女妃嫔呢?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绝大多数人是不敢挑战皇帝权威,但也有少数人即使丢掉性命,也要试图挑战。 嘉靖后宫中,就有16位宫女不甘忍受,拼着诛九族的危险勇敢挑战皇帝权威,准备与嘉靖这个恶魔皇帝同归于尽。 就这样,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宫女刺杀皇帝的“壬寅宫变”爆发。 ![]() 事情发生在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换成公历,就是1542年11月27日。 这一天,嘉靖在服用陶仲文炼制的丹药之后,来到了端妃曹氏的住所——翊坤宫。 端妃是嘉靖后宫中比较受宠的妃嫔,但同时也是经常受到嘉靖虐待的妃嫔。 因为嘉靖经常让端妃侍寝的关系,服侍端妃的宫女也经常受到其的虐待。 在这些被折磨的宫女中,有一位叫杨金英,她最终受不了嘉靖虐待,决定来个鱼死网破,串联了15位和她一样饱受凌辱和责罚的宫女,准备在嘉靖再次来到翊坤宫时,和他同归于尽。 11月27日这一天,嘉靖再次来到这里。 ![]() 同往常一样,嘉靖服下丹药后,折腾了端妃一番,然后昏沉沉睡了过去。 端妃侍完寝后,也像往常一样去沐浴更衣。 趁着这个无人的间隙,杨金英带着几个宫女来到嘉靖床前,还有几位宫女则留在外面放风。 一切准备就绪后,杨金英等人一拥而上,把正在沉睡中的嘉靖死死按住。 嘉靖从梦中惊醒,正欲叫喊,却被一宫女用布团塞住了口。 之后,宫女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绳子套在嘉靖的脖子,七手八脚一起上,想趁机把嘉靖勒死。 可是宫女始终是女子,纵使平日从事各种劳务,但与男子相比仍是手无缚鸡之力。仇恨使她们齐心协力要杀死嘉靖,但是,杀人的胆量和手段她们却并不具备,更说不上娴熟。 ![]() 嘉靖拼命挣扎,使她们从仇恨中逐渐回过神来,开始变得慌张、恐惧。 慌乱之下,勒着嘉靖脖子的绳子被宫女打成了死结,纵使再用力也勒不死嘉靖。 眼见怎么用力都勒不死嘉靖,一些宫女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她们认为嘉靖勒不死,是因为他是真龙天子,上天在保护着他,不让她们杀死嘉靖。 于是越想越怕,一个名叫张玉莲的宫女跑出翊坤宫,直奔皇后住的坤宁宫自首。 就这样,因为宫女内部出现了“叛徒”,嘉靖侥幸逃过了一劫,没有沦落为第一个被宫女杀死的皇帝的下场,在历史上稍稍保住了脸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