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发现诸葛亮1致命缺点,临终前还特意提醒,可惜他没听懂

 无风起念 2023-04-25 发布于广东

如果说三国里谁最有识人之明,刘备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慧眼识英雄,结识了张飞和关羽,更请到了诸葛亮,这是很多君主做不到的;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便接替了刘备的位置,身为主政者,理当像刘备一样招揽人才,可惜的是,诸葛亮没有做到,因为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没有识人之能。

▲说到知人善用,三国里以刘备最为杰出。(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蜀汉人才凋零、人才不济,这跟诸葛亮有着直接的关系;诸葛亮不知道谁是人才,谁该重用,以至于蜀汉人才不济。刘备和诸葛亮朝夕相处,对诸葛亮很是了解,他也知道诸葛亮这个缺点,因此他在临死前特意提醒了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说,马谡不堪重用,以后不能用他,而当时的情况是诸葛亮正在重用马谡。

▲诸葛亮用人不明,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刘备特意和诸葛亮唱反调,就是为了提醒他用人一定要小心,可惜的是诸葛亮没有听懂,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诸葛亮依旧重用马谡,结果马谡真的是不堪重用,把街亭给丢失了,直接导致北伐失败。

在《街亭一役》中,包括久经战场的老将魏延、吴壹等,都认为马谡不适合当先锋,诸葛亮却违背众人意见提拔马谡,还任命马谡为先锋,最终大败收场,让蜀军败走退回汉中,也让诸葛亮最后不得不泪斩马谡,以平息众怒。如果当时诸葛亮肯听刘备的话,如果诸葛亮具有识人之能,这场悲剧就能避免,可惜一切都已经晚了

与刘备不同,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更注重于人才的忠诚度,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足够忠心的话,那么即使他的能力不是那么的出彩,也应该被施以重用。当然了,忠诚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拔高使用的话,很容易造成“才不配位”,最终会酿成大祸。

除了马谡之外,诸葛亮还重用姜维,但其实姜维在能力上比魏延还是差了不少的。姜维后来依据诸葛亮的遗愿,进行了多次北伐。尽管结果是赢多输少,但是蜀国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长时间频繁征战,粮草和资金都耗尽了,导致蜀汉国力更弱。

黄皓在朝中作乱,为非作歹时,姜维没有拼尽全力与其抗争到底,反而是当起了缩头乌龟,主动申请到沓中避祸,从这一点来讲,姜维并没有做好分内之事

当然了,尽管诸葛亮不善于用人,但他整官制,修法度,改善经济,休养生息,打压益州豪族,平定南中叛乱,控制南中,不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军事上,都为蜀汉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蜀汉地区的百姓对诸葛亮极为追思,《三国志》称为“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即使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老百姓依旧对他怀念不已(“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三国志》)。

可以看出,诸葛亮十分受百姓爱戴,直到唐朝时(诸葛亮之后五百余年),蜀地尚有民众自发祭祀诸葛亮的习惯。

参考资料:《三国志》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