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测评研究|孔小波:古诗词测评的问题、原则及路径

 新用户79795753 2023-04-25 发布于贵州

古诗词测评的问题、原则及路径

孔小波

【摘   要】古诗词测评是高考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古诗词测评存在的类型化和套路化、曲解和误读古诗词以及一味求新求异等问题,从学情和新课标等角度出发,提出古诗词测评的三种路径:精心设计真实有效的情境,着力构建进阶性、关联性题组,大力推进基于文本个性的“随诗命题”。
【关键词】古诗词测评   情境   新课标   路径

一、古诗词测评存在的问题
1.类型化和套路化的测评尴尬
古诗词是一种典型的抒情文体,情感探究一直是古诗词测评的重头戏。几乎所有诗歌都可以从情感的角度考查,“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请概括标题中'愁’的内容”等,考查诗歌情感的主观题大量涌现。而古代读书人的生活并不复杂多变,学生即使读不懂诗词,也能从诗词的创作题材中装模作样地指出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大大降低了试题的效度和区分度。除了重点考查诗人的思想感情,当前从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形象意境等角度命题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学生经过长期类型化的训练后,在忽视诗歌内容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自己的备考资源中择取可能适合的答案。古诗词测评陷入了类型化和套路化的尴尬境地。
2.浅尝辄止的曲解和误读
由于语言的跳跃和含蓄,常常导致诗歌主旨不明,不同的读者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因而,在中国诗学传统中存在“诗无达诂”的说法。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心中都有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但是,一旦进入标准化的学科测评,读者就不能随心所欲地理解诗歌,否则就会有偏离“标准答案”的风险。当下一些命题人由于自己对诗歌理解缺少深入、细致、谨慎的探究精神,从而出现了一些曲解和误读。
某地高三期末统考中,选用了杜甫《冬至》一诗。命题人并未考虑“冬至”这一特殊节日在唐王朝的重要地位,将颈联“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误解为“以自身孤老之处境对比出仕在朝的官员,虚实结合,极具画面感”。其实,冬至是唐朝重大节日之一,在冬至这一天要举行朝贺大典,大臣们要向皇帝朝贺,而且形成了制度。这两句诗是杜甫在冬至登高望远,遥祝皇帝,想象朝中大臣已经朝贺完毕的情形,表达的是即使自己不在朝堂,也心系君王的忠君之心,是诗人想要亲临朝贺现场但又无法实现这种愿望的矛盾和苦痛,所以只能通过“临丹壑”来表达对君王的念想,塑造的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士大夫形象。命题中的“个”与“众”、“居庙堂之高”与“处江湖之远”的对照,突出的是诗人个体的孤苦和无法为官的苦痛,甚至蕴含着一种对在朝为官的羡慕。这种解读忽略了“冬至”的文化背景,矮化了杜甫的人物形象,是对诗人爱国情怀的狭隘见解。
曲解和误读的出现,表明我们对诗词本身的研究还不够,不能一味地归结为“争议”。对诗词的解读,不能想当然,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穿凿附会,要符合事理逻辑和生活常识,符合多数人的认知,获得普遍性支持。
3.求新求异下的轨道偏离
为了突破古诗词测评的路数,一些命题人绞尽脑汁,甚至为了求新而创新。某地高三期中统考中,对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一诗的颈联“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设题为:“为了满足格律需要,诗词中的排列往往与日常表达不同,这种陌生化的处理,使诗歌语言的能量更大,表意更为婉曲而新颖别致。请结合本诗的颈联,对此作简要分析。”
我们姑且跟着题干去“还原”语序,“还原”后的语序是“客愁江头赤叶枫,谁对篱外黄花菊”,比较诗中语序和“还原”后的语序,原诗中枫、菊是主体,枫使客忧愁,菊对人倾诉,移情于物,而“还原”后,人成为主体,物成为客体,意为“客看到枫感到愁,人面对菊倾诉”。从语意的角度来说,“表意”的差别不是很大;从语序的角度设题,并不能使人感到“诗歌语言的能量更大”。题干表述是新颖了,但新颖背后缺少探究价值,偏离了正轨。这种所谓“陌生化处理”与“竹喧归浣女”之类的语序颠倒有着本质不同。“竹喧”是先闻其声,激发读者好奇和想象,再见到“浣女”,从听觉到视觉的转换,从结果到原因,设疑到释疑,诗意别有一番风味。
二、古诗词测评的原则
1.基于学情的测评
古诗词测评的选材一定要考虑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现有水平,不能选择过难或过易的诗歌,更不能选择价值导向存在问题的诗词。如2020年全国高考Ⅰ卷选用陆龟蒙的诗歌,陆龟蒙虽然诗名很大,但诗意崎岖险怪,用字偏僻,晦涩难懂,专业的读者可能还需要借助工具书才能琢磨透彻,对高中生来说并不十分合适,选时就要慎重。某地高三联考中,考查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的典故运用情况及作用,涉及“红叶题诗”“楚王梦见神女”“苏蕙织锦”等大量生僻典故,远超出考生的阅读经验,未考虑到考生阅读古诗词的实际学情。有的模考中,甚至选用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该词描绘女主人公的丈夫在外移情别恋的情形,显然欠妥。新高考下的古诗词测评一定要认真分析学情,既关切考生现有的古诗词阅读经验,又注重古诗词阅读的能力考查,建立测评试题与原有认知结构的逻辑关联,还要考虑考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情况,防止价值偏离,要“将艺术审美与价值导向紧密结合,在完成审美能力考查目标的同时,实现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1]。
2.基于新课标的测评
一些古诗词测评题乍一看挺有新意,仔细阅读后,发现题干难以作答,对照参考答案后,往往给人“答不对题”之感。答案和题干不匹配,只是问法新颖,答案还是走老路。这种情况的出现意味着命题者产生了求新的意图和创新的意识,但由于诗歌解读出现误差、对新课标的认识不足、命题时间仓促等,出现了不良结果。古诗词测评的出发点是“守正”,但“出新”绝不是测评的落脚点。古诗词测评“出新”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新课标,正确践行新课标。
根据新课标精神,古诗词测评既要甄别选拔人才,又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应重点考查学生古诗词阅读与鉴赏的核心素养,由考查古诗词的“静态知识”转向考查古诗词阅读的“关键能力”,由背诵记忆古诗词转向如何读懂古诗词,着重在具体情境和典型任务中考查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让学生拥有充分展示古诗词学习成果的机会。“守正”是基础,“出新”是补充。“守正”就是准确理解新课标,“出新”是践行新课标的创新形式。只有坚守“守正出新”这个原则,古诗词测评才不至于出现偏差。
三、古诗词测评的三种路径
1.精心设计真实有效的情境
真实有效的语文实践情境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丰富载体。基于真实情境设计学习任务,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已成为重要共识。[2]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典型任务,为学生展示古诗词学习成果搭建广阔舞台。2020年高考江苏卷对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一诗设题:“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考生需要化身沈康,穿越到千年前的北宋,甚至在送别宴席上,以一个即将赴常州上任的父母官的身份,接受友人王安石的赠诗,与今天的读者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沈康是封建官员和读书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第二,沈康和王安石是朋友。在这样的社会情境和人物关系下,树立身份意识和对象意识,确保考生以沈康的替代性角色参与评价活动,从而体现主体参与性。真实情境并非指情境的真实性,而是指题干中的情境是考生可能遇到的或正在遇到的,虚拟真实也是一种真实。关键在于这种情境是否有效激发考生的学习动机,能否营造考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式氛围。
2.着力构建进阶性、关联性题组
“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能从多篇文本或一组信息材料中发现新的关联,推断、整合出新的信息或解决问题的策略、程序和方法”。[3]这是课标中“学业质量”的描述和要求,也是古诗词测评的重要依据。古诗词测评可以呈现多则不同形式的语言材料,不仅仅是两首诗歌的比较阅读,还可以将古诗词与现代文本聚合到一起,形成一组阅读材料,而这组阅读材料又具有某些相关性,材料与材料可以互相碰撞、彼此佐证。学生通过对这组阅读材料的整合性、关联性阅读,可以产生新的认知结构,发展高阶思维,提高综合性的诗词阅读能力。
例如台湾省2020年学测国文考科古诗词测评试题[4],即选择甲、乙、丙三则关联性材料,构建进阶性、关联性题组。甲则材料是蔡瑜的《中国抒情诗的世界》中的一段诗歌评论,乙则材料是王安石的词作《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丙则材料是张养浩的散曲《山坡羊·峰峦如聚》,三则材料都围绕咏史怀古诗展开,既有关联又有差异。材料后附三道测评试题,题干分别为:“下列叙述,最符合甲文观点的是(   )”,“关于乙、丙两诗的诗意或作法,下列叙述最适当的是(   )”,“依据甲文观点,下列对乙、丙二诗的解读,最适当的是(  )”。考点与大陆大同小异,主要考查观点的提炼概括、诗词的内涵及艺术手法等,但考查形式值得思考和借鉴。第一题是关于文本甲的内容理解和概括,属于基础素养考查;第二题既有关于乙、丙两首诗各自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又有两首诗的比较分析,较第一题考查要求有所提升;第三题则是运用甲文的观点解读乙、丙,是信息的理解、提取、推断和运用,考查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三则材料,并且能够互文比较,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三道题目由浅入深,由低阶到高阶,由基础到综合,由单则材料的理解到多则材料的比较整合,体现古诗词测评的进阶性和整合性。三则材料在学科认知情境中相遇,并产生新的结构关联,考生需要在探究学科本体问题的同时完成最佳解读任务。三道题构成一个完整的关联性题组,体现对语文素养整体性、综合性、应用性和灵活性的考查,尤其注重对学生的验证推断能力、抽象拓展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避免对低阶思维和基本常识的低水平重复考查,避免古诗词阅读的单一化、碎片化和扁平化。
3.大力推进基于文本个性的“随诗命题”
如果从情感、手法、语言等角度宏观设题,会带有明显的套路色彩,产生一定的效度风险,那么充分挖掘每一首诗歌独一无二的个性,则是“随诗命题”的基石。“随诗命题”要求学生必须读懂“这一首”,才可能正确作答,而且很难照搬到其他题目中。2021学年无锡市高三期末诗歌题,运用的就是“随诗命题法”。试题选用袁中道的诗《哭亡友宜都刘孝廉玄度十首(其六)》:“才士原无命,萧条孰与君。有人争绝产,无子护遗文。清浦千层雪,丹山五色云。我来人已逝,抚景内如焚。”题干为“有人从颈联描写的景象中读出了悼念之意,对此应怎样理解?”,此题是基于“这一首”的文本个性和特殊价值命制的,考查的是颈联在“这一首”中的独特作用,需要厘清“颈联景象”与“悼念之意”之间的关系。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悼亡诗,写景是为悼亡服务的。颈联所描绘的秀丽风光,并非要表达诗人的欣喜与喜爱,相反,面对大好河山,诗人内心如焚,涌起无尽的悲悼。这种反常心理是因为“斯人已逝”,再无好友陪伴自己欣赏美景,从而表达了深切的悼念之情。作答时,应具体分析“颈联景象”和全诗主旨的关系。而常见设问是“赏析颈联的精妙之处”,其实质是考查颈联的艺术手法,作答时,需要先指出颈联使用的各种手法,然后分析各种手法的作用,答案主要从景情关系、修辞手法等角度考虑,其他类似的试题均可以运用“手法+作用”的套路作答。两种命题方式截然不同,高下分明。“随诗命题”是对诗歌个性特征的聚焦,也最能以特定的微观角度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是新高考下古诗词测评中较为有效的路径。
总之,古诗词测评要以新课标为纲,要从考生古诗词学习的学情出发,重点考查学生对诗词文本的整体把握、深度理解、关联阅读和灵活运用,要以考查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为主,要尽可能“随诗命题”,避免答题套路和思维惰性,要以情境带任务,以综合性、进阶性题组的形式呈现,保证学生作答的主体性体验,有效考查考生古诗词学习的多元表现。当然,完成这些目标需要一定的保障条件。高素质的命题团队是保证试题质量的核心力量。要逐步建立命题资格人制度,建全独立而系统的命题、做题、审题制度,确保做题、审题环节真正发挥评估反馈作用,确保命题态度的谦虚谨慎和精益求精,确保命题团队对诗歌文本的选择与解读不出现原则性纰漏和科学性差错。同时,加大命题团队的教育测量学培训,使每一个团队成员成为科学测评的专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新高考下古诗词测评的“守正出新”。
参考文献:
[1]张开.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助推素质教育提升: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析[J].中学语文教学,2018(7).
[2]任明满,杨磊.语文核心素养测评设计、表现及启示[J].语文建设(上半月),202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8-39.
[4]2020年中国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国文科(语文)试题[EB/OL]. [2020-01-20].https://www.toutiao.com/i6783859036509962763/?tt_from=mobile_qq&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imestamp=1644462024&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mobile_qq&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1&req_id=202202101100230101511421360C42DED1&group_id=6783859036509962763.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215021)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