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味地黄丸:千古名方竟是为儿科大医所创?

 追梦文库 2023-04-25 发布于天津

一提到腰酸腰痛,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可能是肾虚,还会想到广告中某宝的“他好我也好”。也许这对许多人来说只是个段子,但是这反映的确实是一种现象:现在肾虚的人太多了!

但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认为肾虚的原因就是纵欲(房事过度),纵然这是很大一方面,但能够导致肾虚的情况太多了,尤其是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比如熬夜、工作思虑、劳累过度、精神压力大、情绪不好、长期不运动等等。那每个肾虚的人或许都会想到一个千古名方:六味地黄丸。

诚不知,六味地黄丸的前身是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是由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创立,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小便不利或多、痰饮喘咳、形寒肢冷、舌淡脉沉细无力等。而六味地黄丸是由儿科大家钱乙在桂附地黄丸中减去附子、肉桂两味药,收录在《小儿药证直决》中。所减去的附子、肉桂是温补肾阳的药物,因为儿科中小孩子体质阳多阴少,所以不必过于温阳。

要知道六味地黄丸是如何补肾的,先要了解肾精、肾阴是什么。

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等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肾精可生肾阴、肾阳,当肾精充足,身体的肾阴、肾阳自然充足而且平衡。当肾精不足时,会导致肾阴肾阳的不足,这时候如果一个人的体质时阴虚体质,就会朝着肾阴虚的方向发展。

而阴虚,则生内热。

所以肾阴虚之人,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松动、足跟作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一系列症状。

而六味地黄丸可填精补髓,偏于补肾阴,在滋阴的同时佐以清虚热。六味地黄丸,其实就是六味药:

熟地黄 24g 山萸肉 12g 山药 12g 泽泻 9g 牡丹皮 9g 茯苓 9g

方中,熟地黄用量最大,以其为君药,可补益肾精,又能养肝血。基本在补肾精的中药里,熟地黄的力量排第一。山萸肉可补肝肾之精,而山药可补益肺、脾、肾三脏。这三味药搭配,以补肾为主,同时可兼补五脏。

而泽泻、牡丹皮、茯苓相对前三味补药来说,则属“三泻”。久虚而致瘀,同时考虑到补益之药容易滞腻脾胃,所以用这三味药起到补中有泻的作用。其中丹皮可清虚热,能够制约山萸肉之温热;泽泻可减少熟地黄的滋腻;茯苓淡渗利水,可使山药补而不滞。

现在的人一提到肾虚也许就会吃上两瓶六味地黄丸,如果使肾虚伴有阴虚内热,如盗汗、手足心热、口渴、骨蒸潮热等,那六味地黄丸可能适合;但如果平时畏寒肢冷,稍微吃些冷的东西就肚子不舒服,喜欢喝热水等症状,也许这是肾阳虚,六味地黄丸就不太适合。并且现代人因为大量吃冷饮、吹空调,其实大多数的人都是有阳虚的症状的。所以不要一提到肾虚就想到六味地黄丸,而是要分情况。

中医本身就讲究辨证论治,而不是一病一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