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个关键词,揭秘深圳一所黑马高中

 名师说 2023-04-25 发布于广东

2020年8月16日

深圳高中招生第一批录取分数线公布

在整体录取分数稳中有降

许多老牌学校承压的背景下

首年招生的南科大附中却气势如虹

以“AC类413分、D类418分”的成绩

跻身全市第14名

成为当之无愧的“黑马”

有人这样评价

其依托南科大起步的先天优势

随后两年

这种优势不断扩大

去年

一路狂飙的南科大附中

D类录取分数冲进深圳前十

要知道

这是深圳高中的金字塔尖

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除了一路高歌的录取分数线

办学两年多来

南科大附中时不时以矫健的身姿

闯入人们视野

学术委员会大咖云集;

“薛其坤班”风光无二;

学科竞赛异军突起;

院士大讲堂”常态化开展……

依托背后南科大“双一流”的品牌及资源

这所全新学校

把高中办成了大学的高度

而在师说君看来

其最大的办学特色、最重要的使命

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成功要素

就是“高中-高校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七个关键词

一窥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南科附模式”

李武帝还清晰记得自主招生面试的情景。“刚进面试现场,教授就直接用英语对话交流。第一次遇到这种场合,很慌。后来才知道面试我的是南科大的吴岩教授。”

李武帝介绍,面试的题目极具挑战。“这次面试以及后来在学校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使我认识到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还要跟上时代的前沿。”

“薛其坤班”开班仪式

去年6月,乘着南科大入选国家“双一流”的东风,南科大附中首创“薛其坤班”并正式启动招生。校方称,这是新形势下探索“高中-高校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尝试,旨在为品学兼优且具备卓越思维品质、创新潜质和学术潜能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术素养教育

9月21日,首届“薛其坤班”正式扬帆起航。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薛其坤班”荣誉班主任薛其坤出席了开班仪式并致辞、授牌。

该班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小班制。学生由南科大教授参与面试选拔,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

教育教学上,则在大纲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宽。学校会安排更加丰富、更具挑战性的课程,比如数学建模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此外,班级会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南科大校园或进行线上讨论。

薛其坤院士等学术大咖每次到校作报告,都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世界数学大师、“菲尔兹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埃菲 · 杰曼诺夫走进“薛其坤班”与学生亲切交流

“薛其坤班”学生走进南科大物理实验室

在同学们看来,这里的学习氛围很浓,压力自然也不小。学生们表示,入读半年以来,学会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每科的学习时间。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乃至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

在南科大附中,“高中-高校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确保这种“贯通”落到实处的,除了真抓实干的人,制度安排与组织保障也非常重要。据说,南科大附中的发展早已写入南科大的规划蓝图中。而南科大附中学术委员会的成立,更进一步将两所以改革创新为使命的学校“联结”在了一起。

HSAS

早在南科大附中正式开学前,该校的学术委员会就于2020年6月12日成立并运作。作为学校最高战略咨询和学术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从战略发展、教学教研、学生成长和重大项目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和帮助。

目前,这个由薛其坤院士担任荣誉主席,“菲尔兹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埃菲 · 杰曼诺夫任荣誉副主席,南科大代理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贾金锋担任主席的机构,汇聚了20余位国内外院士及150多位讲席教授、南科大各院系主任、教育部特聘教授等。

其所发挥的作用,在南科大附中副校长孙永河看来,既有宏观的战略引领和项目指导,也有微观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探索。从院士到资深教授,从高校管理者到科技、人文、艺术、体育以及学科竞赛等方方面面的专家,通过学术委员会这一纽带频繁走进附中校园,从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

南科大附中学术委员会2021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南科大召开。南科大校长薛其坤院士(一排中)、时任学术副校长张东晓院士(一排右四),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甘晓华院士(一排左三),生物系邓兴旺院士(一排左二),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院士(一排左一)、南科大附中校长王佩东(一排左四)等出席会议。

从客观数据上看,位于宝安区福海街道,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的南科大附中校园,在动辄八万、十万乃至十余万平米的“巨无霸”校园面前,并不具备体量上的优势。

但大面积的体育场,开阔的架空层,犹如钢琴般的体艺楼以及大量使用的玻璃外墙,让这座精致校园呈现一种宽广、开阔的视野与格局

HSAS

南科大附中之“大”更呈现在大师云集、大家荟萃。校园里,有一道其他学校罕见的独特风景线——活动海报。

学校的走廊、立柱、宣传栏、活动室里,随处可见一张张乃至一排排海报。这些海报不以设计的新颖或用料的考究吸引眼球,而是在低调朴实中透露着奢华:院士大讲堂、科学大讲堂、诺奖得主面对面、博士讲座、学术沙龙……这些大学里都不多见的“精神盛宴”,在这里变得稀松平常

比如,在3月20日到4月2日短短12天里,就有三位学术大咖走进南科大附中,分别是:

世界数学大师、“菲尔兹奖”获得者、南科大附中学术委员会荣誉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埃菲·杰曼诺夫;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席教授张宏;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JUNA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南科大物理系讲席教授柳卫平。

“能够这样近距离接触科学家、院士,这种难得的体验,让我对科学、对人生、对坚持、对成功有了新的思考。”说起在南科大附中上大师课是怎样一种体验,2020级2班的陶晗这样说。

来自南科大的神秘王炸外援团,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南科大附中本校教师的光芒。事实上,这同样是一支群星璀璨的名师天团。

这支队伍的引路人——南科大附中党委书记、校长王佩东,在2020年的全国校长遴选中脱颖而出,成为该校1号创业者。

南科大附中党委书记、校长

王佩东

来深圳前,王佩东曾担任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十多年。她还是南科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教授、副主任,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金牌教练,宝安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十大教育杰出贡献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作为在高中-高校贯通式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卓越成就的资深校长,王佩东无疑是南科大附中创校校长的不二人选。

目前,南科大附中已组建起一支高学历、高素养、高水平精英教师及管理团队。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国际奥赛金牌教练、世界冠军、全国名校资深教师是学校的教学中坚力量;同时还有深圳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国内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和国外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的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当然也有南科大的院士、教育部特聘教授、教授、书院资深管理导师这一强大的外援团。

“我们选教师的标准,在深圳应该是最苛刻之一。”孙永河副校长指出,自开办以来,南科大附中的教师选拔标准就没有降低过。不管是正高还是特级,应聘者都要历经多轮考核与选拔。“我们从不会简单看一个人的头衔,而是多方面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坦率地说,这几年被我们淘汰的正高、特级应聘者还真不少。”

HSAS

2022级1班班主任彭康寿就毕业于清华大学。他认为年轻教师在这里可以得到快速的成长。一方面是理念上的认同,“打造一所有别于传统名校的未来学校”让年轻教师充满憧憬,并愿意为此付出更大努力;另一方面是学校的培养体系很成熟,新老师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和成长。

今年年初,中国计算机学会发布2023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获奖名单,南科大附中2021级1班的贾之豫获得铜牌。学校2020年9月开校,用时不到三年,即有学生进入奥赛冬令营并获奖

贾之豫获得冬令营铜牌

此前,南科大附中在2022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广东赛区的获奖总人数,已跻身深圳前三

南科大附中机器人队包揽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冠亚军

用短短两年时间改变深圳竞赛强校版图,有人说,除了是“招生黑马”,南科大附中还是妥妥的“竞赛黑马”。

这样的成绩又从何而来?

首先,这得益于学校对学科竞赛的高度重视。南科大附中创校校长王佩东本身就是金牌教练,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丰富经验。加上学校以“努力办成一所学术性研究型世界一流高中”为目标,通过学科竞赛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作为深圳市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学科示范基地,南科大附中很早就建立起丰富、完备的课程体系。从常规课、综合课、贯通培养课、进阶课到荣誉课、竞赛课,应有尽有。其中竞赛课就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五大学科。

据学生们反映,南科大附中的竞赛课还颇有趣。

高一的梁云婷上学期参加了化学竞赛。她说,给他们上化学竞赛课的老师,当年就是通过竞赛保送的,讲课丰富生动。

李武帝也说,身边很多同学喜欢竞赛。他去年一入校就报名了数学竞赛课程。老师讲课很有趣,他因此提升了很多数学方面的能力。在去年12月份的美国AMC数学竞赛中,他的成绩还过了优秀线。

再者,南科大附中有一支强大的竞赛教练队伍。目前学校五大学科竞赛教练20余位,其中既有国际、国家级金牌教练,也有本身就是奥赛金牌得主,从清北等名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当然也有南科大的学术大咖。

以学校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练队伍为例,南科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姚新讲席教授和刘江教授、唐博助理教授都是扛鼎之人。而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教练付云皓,则是两届IMO满分得主、南科大数学系教师

“南科大附中的教师有省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知名学校的硕士和博士,是完全可以胜任竞赛基础课教学的。而且王佩东校长本身就是竞赛出身,她提倡给每一个学生适合自己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去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付云皓说。

南科大附中以“努力办成一所学术性研究型世界一流高中”为奋斗目标,在艺术、体育等方面大量投入,让艺术、体育与人文科技如一体两翼、相辅相成。

2020年12月24日,创校仅三月余,南科大附中就与南科大体育中心互设基地——“体育与健康学科协同教育基地”与“综合实践教育基地”。2021年3月17日,南科大附中再次牵手大学,与南科大艺术中心互设“艺术学科协同教育基地”和“艺术教育实践基地”。

自此,南科大艺术中心和体育中心众多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歌唱家、舞蹈家、画家和奥运冠军、知名教练、运动员充分参与到学生的艺术和体育教育当中。

南科大附中也吸引了一批包括歌唱家、舞蹈家、画家、雕塑家和世界冠军、国家一级运动员、裁判员等在内的精英教师团队,进行学生的日常教学,开展特色课程,培育学生高水平的艺术和体育素养,为南科大附中学生全面发展助力。

HSAS

“想学田径,我们有拿过女子七项全能冠军的教练;想学羽毛球,可以跟亚洲团体锦标赛女子羽毛球冠军孙瑜老师切磋;想学跳水,可以向奥运冠军王鑫请教;想学啦啦操,我们的老师陈方宇本身就是世界冠军。此外,我们的篮球教练李俊曾经是CBA球员;足球教练、体育组组长蒋宁是甲A联赛国家级当值裁判。”孙永河副校长介绍,南科大体育中心主任董伦红会参与到南科大附中每学期体育教学计划的制订中来,“他相当于我们体育组的大组长!”

两年多来,南科大附中学子除了在学科竞赛、科创比赛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外,在艺术、体育等领域也大放异彩




南科大附中“南科之声”合唱团在2022普罗科菲耶夫国际音乐比赛-合唱项目(国际总决赛)中荣获合唱项目第二名

南科大附中 “火焰花”戏剧社在2022年广东省科普剧大赛预选赛暨第三届深圳市科普剧大赛(表演赛)中荣获一等奖

2020年南科大十周年校庆时,南科大附中被戏称“全身都是艺术细菌”的2020级7班学生邹亦丰上台,与小提琴大师吕思清同台演奏,惊艳全场。

体育方面,南科大附中校啦啦操队在国际级、国家级赛事中斩获5金4银2铜

体育、艺术,只是南科大附中与南科大相关院系、部门结对子的两个代表。创校两年多来,南科大附中已经与南科大相关院系、部门互设了16个贯通培养基地,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等方方面面。

基地建起来,这使得真正高中和大学的融合课程与之匹配。南科大附中的学生可以参与到大学教授组织的课题研究中

除此之外,南科大附中与南科大之间还有一个独特的联合教育体系——高中-高校联合书院培养。目前南科大附中共设有四个书院,分别是致知书院、行知书院、博雅书院和新雅书院。学校会聘请南科大院士、讲席教授、教授、助理教授、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书院有经验的管理干部、辅导员以及企业、社会知名人士担任书院兼职导师。

书院制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以落实“南科大附中二十一项美德”、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和环境熏陶、拓展学术及文化活动等方式,鼓励、促进不同年龄段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建设学习生活社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扫上方二维码

预约参加

2023年4月29日

南科大附中开放日

三年南科大附中的筹建与发展,有许许多多动人的瞬间。如同聚沙成塔、百川归海,成百上千的人们在这里埋下理念与梦想的种子,打造一张又一张成绩单与光荣榜,也蹚出一条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的改革之路。

全新的育人模式绝非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但透过这些办学的特色与亮点,人们足以感受这所学校与众不同的理念、精神与文化。在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当下,这种特别的追求与坚守尤其珍贵!

作者:名师说内容团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