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成明 | 兴和县的尖神山

 新用户06868399 2023-04-26 发布于内蒙古

第 2164 期

文|杨成明   编辑|王成海

尖神山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北部赛乌素镇高家村境内。

现在的赛乌素镇有两个滩,一个西起小桌子山,经黑牛沟、魏家村、段家村、七大顷、杨发地、乔家村,向北到商都地界,这一带叫白庙滩,面积约50平方公里。据传元朝时期蒙古人在今天石家沟南边的白马牙山上修建了一座庙,名叫白奶庙(蒙语为辽阔富饶的意思),白庙滩的名字即由此而来。另一个南起察哈尔右翼前旗煞其六号,经老官路、兴隆堡、钦宝营、高家村、北胜这一带,叫九股泉滩,面积约30平方公里。据传在很久以前,老官路村西南的磨子山脚下有九股泉水汹湧而出,泉水清澈明净,晶莹闪亮,日夜不息地从山缝中流出,声音似金石齐鸣,珠落玉盘一般,曲曲弯弯淌过纷乱杂草丛生的荊棘,汇成了一条河,名叫九股泉河,因此这一带叫九股泉滩。

     
白庙滩和九股泉滩中间横亘着一座山,这座山西边叫大尖神山,东边叫小尖神山,中间叫草帽山。这座突兀拔地而起的山,东西绵延十几里,山上沟壑纵横,高低重迭,山清水秀,十分美丽。很早以前有一个传说,这里原本没有山,白庙滩和九股泉滩是连在起的。经过多人讲述,串起了一个完整的神话传说,那就是尖神山的传说。现在的大尖神山经过多年的还原改造,已成为兴和县北部的唯一景点。这些故事今天整理出来,供人们茶余饭后之消遣。

     
在很久以前,尖神山这里一马平川,而且地广人稠,风光秀丽。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连年风调雨顺,人们过着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幽静而安逸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一场天灾打乱了这里人们的生活。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从归化(呼和浩特)大青山、灰腾梁到赛乌素的桌子山,这一路山势蜿蜒,气势雄壮,接照风水先生说,这是一条土龙。桌子山中有个村叫洞门村,村边有一口深不见底的石洞,从洞口向里望去,黑咕隆咚,冷风溲溲。据说这里就是土龙的嘴,龙嘴深处有一口桶粗的泉眼,只要放开这口泉眼,赛乌素这一带就会被水淹没变成泽国。上天为了这一带居民的安全,派下一条修行千年还未修成正果的黑蟒蛇在洞里镇守着这口泉眼,它一举两得,一来可以继续修身,二来做好事造福人民。一开始黑蟒蛇尽职尽责,日夜兢兢业业不敢懈怠,年长日久它渐生懒意,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擅离职守外出约会、吃请、观光、游览,一走数月,玩得兴致早把它的使命丢在了九霄云外。这可苦了当地的老百姓,三天两头被水淹,庄稼地里刚刚长出禾苗,从洞口漫天的大水就汹湧而来,四处横溢,泛滥成灾。庄稼淹没了,房屋冲塌了,人们扶老携幼逃到山上或大树上躲避,但还是经不住风吹雨打,特别是找不到食物,不是被冻死就是被饿死。有部分人侥幸逃到山上的洞里栖身,还有的用树枝树叶搭起窝棚躲风避雨,寻找树皮野菜充饥,暂时维持生命,但人多树少,各种毒蛇、野兽也因逃避洪水上山,威胁着这一带人的安全。百姓饥寒交迫,苦苦地哀求上天,为他们驱走洪水,把他们从死神中拯救出来。人们连年的悲惨遭遇得到了当地山神爷和土地爷的同情,这二位商量后,决定不惜得罪他们的酒肉朋友黑蟒蛇,也要为民做主,遂将这一人间不幸飞马传书报告了玉皇大帝。玉帝看完报告,龙颜大怒,一定要把黑蟒蛇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另派其它神去镇守。但是和众臣几番商量考虑后,派不出任何一个神仙,谁也不愿去当这个苦差事,经过会议再次讨论,玉帝做出两项决定,派二郎神下凡,一是把水患堵住,二是惩治黑蟒蛇,让其继续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二郎神接到任务后,深知责任重大,便马不停蹄地做着准备工作,他先让太上老君在炼铁炉里煅造了一条缚龙铁链,系在腰上,背上插上开山大斧,然后砍了一颗千年老榆树制成扁担,找了两个箩筐,挑起两座小山,急冲冲地下了凡间。他要用这两筐山石去挡住那从桌子山上洪水冲出的五道沟,然后用缚龙铁链锁住黑蟒蛇,使其永远不离岗位。二郎神眼如铜铃,声若洪钟,天生一副黑铁塔似的身架,使用呼风唤雨的本领,瞬间跨上地面行走如飞。一路上飞沙走石,猛雨冰雹,他也不管这些,尽管他口干舌燥,两腿发麻,为了早日拯救百姓出苦海,他咬紧牙关,加快了速度。已经过了午夜,月高星稀,他还在继续赶路,已经过了四道沟,仅仅差一步之遥就可用这两箩筐山石挡住全部五道沟的洪水,可是偏偏这时出了问题,就听得附近的草丛中传来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他俯耳细听,是一个女子的声音,从不远处的草丛中传来“唉呀”!“啊呀”!声声揪着二郎的心,人命关天,他急忙放下担子前去察看……

事情是这样的,在五道沟下游半山坡中有一个闭塞的小村子,村中有个叫陈宛莹的少妇,他的丈夫英年早逝,留下她和婆婆相依为命,自她丈夫走后这半年多,天灾加人祸,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家里每次缺少吃食时,陈宛莹都会带着菜篮子,去山下的野外挖野菜。然而偏僻的小山村并不安宁,那时人们太迷信,信天地敬鬼神,尤其是近年来洪水成灾,这就更助长了神鬼的威势。象陈宛莹这种美妇,若被村民们发现偷偷去野外,会被当成祭品献给河神的,因此她只能黑夜偷俏俏地出来。在夜深人定时,陈宛莹借着淡淡的月光,从自家后门溜出去,小心谨慎地走到山脚下,挖到了许多新鲜的野菜,她越挖越起劲,因手忙脚乱,动了遗腹在肚里九个月即将临盆的胎气。一阵疼痛袭来,她急忙站起来往回走,刚走了几步,就一头栽倒在草丛中,再也无力起来了,疼的她只有在满地打滚和不停地呻吟。这时的二郎神闻声放下担子赶来,一看是一名白衣女子,横卧在草丛中,腹部隆起,披头散发,汗珠滚落,裤子上鲜血淋沥,二郎神一下明白了,急忙上前问道:大姐,你这是要生了么?这时的陈宛莹艰难地点了下头,费劲地说到:兄弟,快送我回家。二郎豪不犹豫,也顾不得男女有别了,背起女子飞奔而去。不到一刻把女子平安送回家,婆婆一看,紧张地连一句谢都没顾上说,就忙着为儿媳接生。婆婆很有经验,有条不紊。二郎神傻呆呆地站在院外也帮不上什么忙。这时只听屋里一阵婴儿的啼哭声(这个婴儿确实不一般,以后会有专文介绍),二郎这才如梦初醒,急忙转身往回奔,到了担子前,他准备挑起赶过最后一道沟……!唉!奇怪!这么也挑不起这担子了,他试了几次,前后两箩筐山纹丝不动。真是见了鬼了,这一担山犹是千钧之重,急的他满头大汗。他从腰间拔出开山大斧,把后边的山劈下一块,随手扔在了脚下,那知去了一部分还是担不起来。二郎神实在没法了,蹲下来先休息一下而后仔细想了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噢!他突然明白了,他既为天神,六根清净,下凡后他不仅肢体接触到了凡间女子,而且还触碰到了孕妇的产前血,无怪乎功力尽失。这时怎能挑起两座山?想明白后他无半点后悔,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随即站起身撂下两座山,去赶往桌子山黑蟒蛇的住处。首先他把玉帝的警告传达给黑蟒蛇,然后用锁神链把它锁住,固定在洞门村洞口底处,现在只让其在深处活动,再不允许其上来四处漂荡。此时的二郎神看着五道沟被挡住了四道,洪水也不大了,也造不成危害了,而且标本全治了,他就大步流星急急回天庭,一是向玉帝复命,二是尽快恢复功力。

       
自此以后,前边(西边)那座山就是大尖神山,后边(东边)那座山因被劈去一角稍小些,被叫作小尖神山,中间被二郎丟下的那一块山就是现在的草帽山。从此这一道横亘的山梁把赛乌素一个滩隔成两个滩。那五道沟被山挡住了四道,只留下一道在大尖神山的前边,今天人们称作大门铧(豁)。大门铧经过多年浪冲水刷,沟越来越深,就这一条沟对当地再也造不成危害了。今天的五道沟已改名为五号沟,位于大尖神山背后,如今碧草如茵,鲜花遍地。野生植物生长茂盛,野生动物也经常遇见,獾子、野鸡、半雉、野免、蛇经常出现,偶尔也有人看到狐狸出没。如今五号沟住着两家人家,都是以畜牧养牛养羊为主。小尖神山旁有一条连接九股泉滩和白庙滩的人行道,两滩的过往行人或牛羊馆路过时都要在小尖神山上垒放一块石头,据说是放一块石头,可保行人平安,这样一来,年长日久,把个小尖神山越堆越高。另外小尖神山上有一个洞窟,听老人们说,有时夜间行人会看
到洞内灯火通明,里边鼓乐声悠扬入耳,笙歌不断。是真是假,无人考证,不得而知。

       

     
神奇的尖神山有传奇故事,有道听途说,有真实事件,无论什么,只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天道有轮回,有因必有果。当然今天的我们更不能迷信,一切社会发展必须遵从其历史的发展规律,要顺势而为,不可逆流而行,这就是尖神山的传说故事留给人们的创作初衷,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介绍:杨成明,网名今生有缘,乌兰察布兴和县人,曾当兵入伍。爱好读书、写作、收藏等。文章图片由作者提供。文章照片来源于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