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弗朗西斯•培根《论人的天性》

 新工具 2023-04-26 发布于四川

        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即使勉强施以压抑,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如果你想改变你的某种天性,那么你开始致力的目标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目标太大会由于受挫折而灰心;目标太小则会由于收效缓慢而泄气。在努力中不妨作些能鼓励自己情绪的事情,犹如初学游泳者借助漂筏一样。在取得成效以后,再从严从难克制自己,犹如练功的人可以缚着重物走路一样。这种苦练比实用还难,所以其效果就更好。

        如果某种天性太顽强,太难克服,那么可以考虑以下办法:

        一、要长时间地严格约束自己。比如有人每当生气时,就在心中暗诵26个字母以制怒。

       二、 一点一滴地做起。比如有人在戒酒时,就采用每天比前一天少喝一点的办法,最后戒绝。

        当然,如果一个人有毅力和决心,能断然强制自己彻底根除不良习惯,那是最令人钦佩的——

        “灵魂最自由的人,就是那种一举挣断锁链的人。”

        此外古人还认为,矫枉不妨过正,用相反的习惯来改造天性,这也是不错的。只是要注意,那另一极端不要又是一种不良的习惯才好。

        在建立某种好习惯的过程中,不宜持续紧张,以便有机会时时回顾一下努力中的成绩和失误。

        人不能太难信一种天性的克服。因为天性是狡猾的,它可以在你警惕时潜伏下来,在你放松时又再冒头。它就像伊索寓言中的那个猫一样,虽然可以变成一个女人安安静静地坐在餐前,但当一只老鼠出现的时候,她就又情不自禁地要扑上去了。对于一个人来说,或者应该有自知之明地避免这种现原形的机会,或者干脆高度警惕地多用这种机会考验自己。

        在私生活中,人的天性是最容易显露的。因为那时人最不必掩饰。在一时激动的情况下,也易于显露天性,因为激动使人忘记了自制。

        有的人天性与他的职业要求相适合,这是很幸福的事。

       但是,那些能强使自己做与其天性不相合的事业的人,则是有毅力的。因为如在治学方面,对于最不喜欢的学科,就要强迫自己遵守固定的时间。但是对所爱好的学科,就不必如此,因为思想会自然带着你向前跑去。

        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所以人应当时时检查,以培养前者而拔除后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