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军统中将回忆:除了蒋经国,还有三个人可能接蒋介石的班,排在第三的胡宗南做错了两件事

 风声之家 2023-04-26 发布于江苏

原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中将游击司令沈醉写了一本回忆录,书名叫《军统内幕》,其中有一章专门讲述胡宗南和戴笠、毛人凤的关系。

军统特务在正规军中不受待见,连戴笠的“挚友”胡宗南也自己搞了一套特务系统,戴笠“碍于情面”也不好反对:“那时别的单位几乎都是由军统控制第二处,胡却不同意由戴笠来统一安排,而由他自己另搞一套。当时的军队或军事机关,蒋介石是不准有自己的特务系统的;戴笠知道了,也要千方百计地抢过去,而胡却仗着他和戴的关系可以例外。(本文黑体字均出自沈醉、文强回忆录)

沈醉在回忆录中还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胡宗南和戴笠都是野心勃勃,连做梦也在想当蒋介石的继承人。几年来,在同他们的接触中,我觉得胡比戴更加狂妄,而戴比胡则更加阴险。”

沈醉作为戴笠的“小徒弟”和“大管家”,是唯一可以出现在胡宗南与戴笠密谈密室的军统特务,有一次沈醉居然在房间内和房间外旁听了两个多小时——那天沈醉带着总务处电话队的一个技正(当年技术人员分为技监、技正、技佐、技士,对应到现在,似乎是总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到戴笠的每个房间去测试电话线路是否安全,有没有被中统按窃听器。

胡宗南和戴笠说话并不瞒着沈醉,所以沈醉旁(窃)听到他们毫不掩饰地在做将来如何平分天下的打算:胡宗南让戴笠尽量设法控制政治和经济部门,戴笠则恭维胡宗南将来在军事上的发展不可限量,胡也大有“舍我其谁”的自信。

沈醉听到那番对话,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老蒋挂掉,凯申集团必将发生一场争权夺利大乱斗,最后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的时候,还得再火并一次才能完事,而决不会真的一个专门搞军事另一个安于专搞政治两人同时并存。

沈醉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胡在当时不仅搞军事也在搞政治,他军权所及之处,政权也同时抓过去,甚至连他这个最知心的朋友(指戴笠)所搞的特务组织,他也自己搞了一套。”

胡宗南想接蒋介石的班,这在当年也不是只有沈醉一人知情, 在石家庄被俘的第三军中将军长、黄埔二期生罗历戎就曾亲口告诉沈醉:“我跟随胡宗南十多年,总认为胡可以一统天下,成为校长的接班人。特别是抗战胜利后,胡宗南凭仗着自己在抗日期间在西北扩充起来的部队已达到30多万人,而且都是装备很好、兵员满额的。比起那些去前线和日本兵拼搏、被打得七零八落后整编起来的要强盛得多。”

除了沈醉和罗历戎,还有一位军统中将也对胡宗南能否接老蒋的班进行过研究,这位军统中将,就是电视剧《特赦1959》中刘安国的历史原型,曾任“上海忠救军”少将政治部主任、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军统局华北办事处主任兼冀察战区挺进第八纵队司令和第一战区调查统计室主任、中美合作所第三特种技术训练班副主任(主持实际工作)、军统局北方区区长兼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东北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督察处处长的文强——戴笠1946年3月8日与孙立人一起由步兵上校晋升陆军少将,文强则由陆军少将晋升为中将。

文强之所以能晋升中将,也是胡宗南力推的,在《文强口述自传》中有明确描述:“参加受降后,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和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两个人打电报给蒋介石,说文强抗日功劳很大,应该晋升中将。1946年,蒋介石正式批准我升为中将,这一年,我39岁。”

我们在《特赦1959》中看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好像关了一帮老头子将军,实际上当年他们年纪都不大,以1949年为节点,那时候王耀武、杜聿明、黄维都是四十五岁,军统三剑客中周养浩年纪最大,三十九岁,沈醉和徐远举只有三十五岁,如果胡宗南也进了功德林,倒是可以跟王陵基、曾扩情一样,被称为“老大哥”——胡宗南虽然跟杜聿明黄维都是黄埔一期生,却比杜、黄大八岁,仅比“况大哥”曾扩情小两岁。

文强比胡宗南小十二岁(胡生日大文生日小,否则就是小十一岁),但是两人关系很好:“胡宗南对我特别好,有时我跟他开开玩笑,他也对我开开玩笑。”

当年蒋纬国在第八战区结婚时,胡宗南和戴笠是主婚人,文强是“大总管”,除了负责安保,还充当司仪(文强参加过很多著名人物的婚礼),他在自传中这样回忆:“蒋纬国比我小十岁左右,我是少将的时候,他是上尉。所以他一直到死,都称呼我为'学长’,他自称'后学’,我给他写信,称他为'纬国弟’。”

蒋纬国当年跟老丈人石凤翔关系不太好,文强总是从中斡旋,就连蒋纬国的餐桌礼仪,也是文强教的。

胡宗南和蒋纬国很“不见外”,他请客的时候,居然让蒋纬国站到门口帮来宾拿帽子、挂大衣。文强还一边“监督”一边“挑刺”:“我注意到你,你给人家拿帽子,接大衣,做得不好。你站在那里,人家还没有来得及摘帽子,你就从人家头上一抓,把帽子抢过来,人家刚刚脱掉大衣,你就一把抢过来,人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文强告诉蒋纬国:接大衣和帽子你应用两只手,皮带不能和大衣挂在一道,有些人不要你代劳,有的假客气,有的是怕你办不好,情愿自己动手,他客气到第三句,你就随他好了,人家不吸烟,你也给人家点烟,人家就会不愿意了。

现在想来,胡宗南和文强那时候做得都“挺过分”,胡宗南让蒋纬国给客人点烟布菜,可怜的蒋纬国根本就不知道啥叫“布菜”,又是文强教他:布菜就是给每个人的盘子里夹一些菜,你第一筷子要夹到胡长官盘子里,他是主人,而且除了他,没有官阶再高的人了第二筷子,要夹给那个参谋长,他资格老得很,又兼二十四集团军的总司令,第三筷子,你顺着桌子右边挨个过去。你夹菜要站起来,坐在这里光手指动还不行,坐着夹菜是老人家的态度,你年轻,官阶低,一定要站起来,站起来就有礼貌了。

胡宗南和文强之所以跟这样“使唤”和“教导”“二公子”蒋纬国,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老二不可能接班,老大接班也还没有苗头——蒋老大跟文强的关系也很好。

文强以资深特工的眼光,早就看出蒋纬国斗不过他大哥,蒋介石的接班人,蒋老大顶多能排第四位,就更别提蒋老二了。

据文强回忆,当年蒋介石是把胡宗南选作接班人培养的,上海一家外国报纸更是指名道姓公开预测蒋介石百年之后谁是接班人:“第一个是何应钦,第二个是陈诚,第三个是胡宗南。”

报纸刊发后,胡宗南把那张报纸贴在桌子的玻璃板上面,又把文强约到他房间里,说:“你看看,看看这里。”

文强很会说话办事,知道胡宗南“有志图王”,就拿左宗棠来忽悠:“我读了左宗棠写的文章,读了他写的诗,他这个官位呢,和你这个官位差不多。”

胡宗南一向之十分崇拜左宗棠的,他不管走到哪里,案头都要摆一套《左宗棠全集》,读没读可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按照文强自传的记载,胡宗南并没有把左宗棠的书读透,居然不知道左宗棠治理的范围都不知道,还得文强替他讲解:“你在西安,掌管陕、甘、宁、青、新等五省,西北华北是你的根据地,左宗棠也是你这样的官位。”

听文强这么一解释,胡宗南也兴奋了:“这个地盘是委员长给我划的!”

胡宗南的意思,文强当然明白:胡宗南这是以为老蒋要向他交班了。

当年黄埔学生中升为上将的只有胡宗南一人,也难怪他产生了接班的想法,但是我们结合沈醉和文强的回忆录,我们就会发现胡宗南至少犯了两个错误,这才被边缘化了。

胡宗南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交错了朋友。第二个错误,就是娶错了媳妇。

胡宗南跟戴笠的关系太好,这让老蒋很是不爽:戴笠掌控着当年最大的特务组织,还想去当海军总司令,并且跟美军柯克上将搭上了关系,如果他跟胡宗南真正联起手来,就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一个桂系已经够老蒋喝一壶了,再冒出一个“胡戴”,大太子还怎么接班?

在老蒋看来,手握重兵的胡宗南翅膀硬了之后,就有点不识趣了:你这小子,宁肯娶个女特务,也不愿娶我连襟的女儿!

胡宗南的夫人,是戴笠介绍的,这可能也是戴笠做的最错的事情之一,他摆明了是在挖四大家族的墙角。胡宗南作为一个正常男人,娶风情万种的女特务而不要女汉子孔小姐,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胡宗南似乎不应该给跑到西安送货上门的孔小姐难堪。

据文强回忆,当年孔祥熙的女儿非要和胡宗南结婚,可是胡宗南就是不愿意和孔家小姐结婚,直接拒绝又不好,他就想了一个办法。

胡宗南的注意有点馊:他主动约孔小姐到饭店里吃东西,孔小姐如约而至,结果到了地方才发现是一个最脏最小的馆子,胡宗南还故意只点了两碗面条,自己唏哩呼噜大吃,还搞了一个烧饼,啃得满衣襟芝麻碎屑。

啃完烧饼喝完面条,胡宗南又拉着穿高跟鞋的孔小姐“游山”,结果弄得孔小姐一瘸一拐地甩袖子跑掉了。

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文强和沈醉重逢,在文史专员办公室,又分别当了学习小组正副组长,他们聊起老蒋的三个接班人,很容易就达成了共识:“蒋介石手下的这些人,陈诚很能干,很有办法;胡宗南是真仗义,但是才干不够。”

看了文强和沈醉这两个军统中将(沈醉被抓前已被任命为中将游击司令)的回忆,我们对老蒋和胡宗南、戴笠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些了解,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蒋经国不改弦更张而是接着公开在报纸上骂老蒋,那么当时被很多人看好的何应钦、陈诚和胡宗南,谁能接蒋介石的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