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复发转移!吴一龙教授研究证实,这项新技术让癌细胞无处可逃

 肺癌康复圈 2023-04-26 发布于安徽

👇

全球每年有近数百万人被确诊为肺癌。

虽然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给患者带来了相对较长的生存时间和良好的生存质量,但是许多患者依然在治疗结果积极的情况下,出现了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肿瘤的复发转移让来之不易的抗癌成果付诸东流,功亏一篑,再次跌入病魔的陷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看似颇有疗效和恢复得不错的患者再次遇上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呢?

原来,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药物、放射等治疗方式没有完全消灭癌细胞,这些残存的癌细胞就会以「微小残留病变」的形式存在于患者体内。

这些残留的癌细胞就是医学上非常重视和人们常说的最小残留病变(MRD),也是患者在肺癌完全治愈道路中必须度过的难关。

最小残留病变最狡猾的地方就在于它们很微小,而且善于隐藏,即使人们借助精密的医学影像学仪器也不能轻而易举地发现它们。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在长期的临床研究中证明了一项新的检测技术——最小残留病变MRD检测,可以像千里眼和顺风耳一样,帮助患者更好地发现并锁定这些最小残留病变,让我们有机会提前将这些隐匿且危险的病变扼杀在摇篮里,防止癌细胞的死灰复燃造成二次伤害!

 01  

MRD检测技术

得到专家一致认可和推荐

最小残留病变之所以能够躲避常规检查(例如CT,PET-CT等)的天罗地网,是因为这些癌细胞的数量和浓度已经远远低于这些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到的水平。

如果能够出现一种技术,可以检测和监控这些微小的癌细胞残留在患者体内的存在,就有办法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管理病情。

一种名为最小残留病变(MRD)检测的技术应运而生。MRD检测是使用高度敏感的实验室技术检测这些残留癌细胞的一种方法。

这项技术可以检测到极微小的癌细胞的DNA或RNA片段,并通过比对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和正常细胞DNA或RNA序列,从而判断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极微量的癌细胞。

通过MRD检测,医生不仅可以精准地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实际效果,判断患者的复发风险,而且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更合适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等国内专家和研究者在2021年编著的《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残留病灶专家共识》指出,特定病情阶段和治疗模式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够从MRD检测中获益。

对于手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在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如果MRD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则提示患者具有较高的肿瘤复发风险。因此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密切的随访管理。专家共识也建议患者每3~6个月可以进行一次MRD检测。

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在接受根治性化放疗并且完全缓解后,专家共识建议患者及时进行MRD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和制定进一步的治疗策略。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在接受系统治疗并完全缓解后,专家共识也建议及时进行MRD检测,这能够辅助医生判断患者预后和制定进一步的治疗策略。


同时,《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残留病灶专家共识》中也对非小细胞肺癌MRD检测的基本技术要求做了介绍,这不仅有效规范了MRD检测行业的发展,而且也为患者提供了一定的知识普及来了解、选择、和甄别不同的MRD检测技术。

专家共识指出,MRD检测的基本技术包括了肿瘤先验分析(个体化定制或NGS panel)。另外,最小残留病变检测评估报告中必须包括cfDNA浓度、ctDNA浓度以及所检测基因的VAF值。

 02  

MRD检测有助于评估肺癌治疗效果

肺癌治疗后的最小残留病变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对不同治疗方案的反应:

如果MRD检测的结果呈阴性,即表示未检测到极微量的癌细胞残留,通常意味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如果MRD检测的结果呈阳,即表示检测到了残留的癌细胞,这也就意味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需要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MRD检测,治疗后的效果能够及时反馈给医生和患者,避免了两眼一抹黑的用药方式,导致贻误治疗关键时机的悲剧和遗憾发生。

例如,对于进行肺癌免疫治疗的患者来说,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因此,MRD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和监测免疫治疗的效果,必要时能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手术切除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如果手术后MRD呈阳性,说明手术治疗并不能完全清除肿瘤细胞,还需要考虑辅助放疗或化疗。

例如,对于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如果MRD结果呈阳性,则需要考虑增加治疗剂量或转换治疗方案。

 03  

 MRD检测有助于预测肺癌复发风险

如果MRD检测结果呈阳性,意味着仍存在残留的癌细胞,这些癌细胞可能在未来再次增殖,导致肺癌复发和转移。因此,MRD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在全球顶级期刊《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早期检测肺癌患者体内的最小残留病变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了最小残留病变检测能够有效预测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团队发现,在手术切除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基于ctDNA的MRD检测可以很好地预测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如果MRD检测在治疗后一年内连续两次检测结果均显示为阴性,则表示患者体内的微小残留肺癌细胞被彻底消灭,这类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肺癌MRD检测结果持续呈阳性的患者。

另外,通过对接受了根治性治疗的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血液MRD检查,能够极大概率对患者的病情走势进行精准预判准确率高达96.8%

 04  

如何在众多的MRD检测技术中

做出最优选择

想要选择相对合适的MRD检测技术,首先必须要了解不同MRD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区别。

目前,主要的MRD检测方法包括PCR、NGS、蛋白质质谱法、ctDNA检测和免疫组化技术等,每种技术的原理、准确性、便捷性、侵入性等都存在一定的区别。

 1、PCR(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在肺癌MRD的检测中应用广泛,可以检测肺癌相关基因的突变、融合和拷贝数变异等。常用的PCR技术包括定量PCR(qPCR)和数字PCR(dPCR)。

2、NGS(新一代测序)

NGS技术可以检测肺癌组织中的突变和融合等基因异常,以及血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中的肿瘤相关突变。该技术可以检测极低浓度的MRD。

3、蛋白质质谱法

质谱法可以检测肺癌相关蛋白质标记物,如CYFRA21-1、CEA等,这些标记物可以用于肺癌MRD的检测。

4、ctDNA检测

ctDNA(循环肿瘤DNA)是指从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DNA片段。在肺癌的MRD检测中,可以使用ctDNA检测技术来检测肺癌相关基因或基因组区域的突变或异常,以识别血液中的肺癌细胞。

ctDNA检测不需要进行肿瘤活检,具有非侵入性,方便快捷等优点,可以用来监测治疗后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但是,由于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很少,需要使用高灵敏度的技术进行检测,同时需要注意检测的特异性和假阳性结果的风险。

5、免疫组化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异性抗体对癌细胞进行检测的方法。在肺癌的MRD检测中,可以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来检测肺癌细胞表面标记分子,如PD-L1、CD45等。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在治疗后的组织样本中监测癌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水平。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需要对抗体进行精细的筛选和验证,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特异性。

此外,免疫组化技术需要对组织进行活体取样,因此较为侵入性,同时对样本质量要求较高。

除了上述的传统方法外,还有一些新的MRD检测技术正在研究和应用中。

例如单细胞测序技术,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检测单个癌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MRD的存在和数量。

这种技术对于检测极低水平的MRD特别有效,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标记物,从而更加准确地识别癌细胞。这种技术不需要进行组织活检,因此更加方便和安全。

具体的MRD检测技术选择,则需要结合主治医师的专业建议和患者的自身情况。具体的,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病情(不同的肺癌类型,疾病进展,以及治疗方案),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样本 (外周血、骨髓、淋巴结等),以及检测成本(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结语

想要打赢抗击肺癌这场保卫战,不仅需要义无反顾的勇气和毅力,也同样需要先进的武器作为左膀右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MRD检测技术不仅可以更精准地监测和反馈肺癌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的效果,也可以识别高复发风险的患者,从而辅助医生更加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期待MRD检测技术更加成熟和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成为为肺癌患者保驾护航的利器。

👇

肺癌

相关好文

复发/死亡风险降60%,这种疗法为1/3肺癌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肺腺癌免疫抗血管治疗后,吃什么提高免疫?

重磅研究!这种治疗方案让更多肺癌患者有机会接受手术,实现治愈!

声明:

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参考文献

[1] Wu YL, et al. ctDNA detection of EGFR mutation statu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0 Jan;15(1):109-18.

[2] Chen X, Wu Y, et al. Dynamic monitoring of EGFR mutations in circulating tumor DNA for EGFR-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 resistance: A multicenter study. Oncotarget. 2017 Jul 4;8(27):43604-43616.

[3]Zhang JT, Liu SY, Gao W, et al. Longitudinal Undetectable 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 Defines Potentially Cured Population in Localiz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ncer Discov. 2022;12(7):1690-1701.

[4]Zhang Y, Hu H, Li X, Zhang X, Liang S. Circulating tumor DNA as a potential marker for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oracic Cancer. 2021;12(13):1837-1845.

[5] Zhou C, Chen G, Huang J,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circulating tumor DNA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21;10(1):429-441.

[6] Jiang Y, Wu Y, Shen H, Liu J.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n Transl Med. 2021;9(6):502.

[7] Wang Q, Wang J, Bai Y, et al. The role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nd circulating tumor DNA in the detection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21;147(11):3051-3059.

[8] Zhu L, Liang Y, Li C, et al. Detection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using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C Cancer. 2021;21(1):625.

内容制作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