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善贷且成

 洛河天宇 2023-04-28 发布于上海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个人释义

贤能之士领会到道的真理后,勤奋地运用到现实之中;一般人领会到道的规律后,有时牢记在心,有时忘得一干二净;普通人听到道的理论后,放声大笑。如果不放声大笑,那就不能够修道了。因此有这样一种说法:清楚明确了大道好像昏昧糊涂,在大道上有所行进发展好像倒退,平易的大道好像乖戾反常。至德就像山谷那样;宽广包容的德好像不够充足;刚健的德好像苟且迎合;朴素的本性好像多变无常。完全洁白纯粹的好像存在污垢;四方无限而没有角落和边界;巨大的原材料需要很长时间的加工才能成为器物;浩大的声音没有声响;无限的形状没有形状;道隐藏在光尘之中而不可名状。只有道,施与万物又成就了万物。


个人理解

  • 贤能的人知道理论上的真理需要付诸实践后才能检验它是否为真理,光是知道理论而不去实践就会成为空想,思想的空无依靠现实的实物和改变来体现为实际,而光是实践而没有任何理论指导或思想预设就会成为蛮干,很容易走入歧途,现实的正向改变需要理论思想来指导,比如光是画出了建筑图纸,但没有人采用,没有实际施工,就会变成纸上建筑,而没有建筑图纸,直接施工,能够建设出规范的建筑么,只有在建筑图纸的指导规范下才能建设出形制完整的建筑,所以要知行合一,不断实行道的理论才能完成自身的道。

  • 一般人听到道的真理后,只是记住而不会去实行,所以会渐渐遗忘,这就和死记硬背一样,光是会背诵而不运用到实际之中,不知道真理的共通之处,就会在一段时间后遗忘,或者觉得没什么用,直接抛弃了,人之所以会遗忘,一方面来自大脑为了保证运行顺畅而清除或隐藏,另一方面来自自身主观的选择性遗忘。

  • 普通人听到道的规律后会放声大笑,这大笑有四种,一种是嘲笑质疑道的真理,另一种是笑自己以前不知道的真理,还有一种是领悟道的会心大笑,最后一种是忘我自然的笑。如果道不引人发笑,那就不足以为道,因为道是统一的矛盾体,所以让人发出不同的笑声才正常,这是修道的开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而大道合众道为一,以至于无。

  • 明白的越多反而把事物想得复杂,所以在别人看来有些昏昧,而自己有时也会觉得糊涂,或者说自愿处于昏昧糊涂的状态,让别人根本看不清,第二十章中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的语句,这就说明维守大道反而看起来昏昧糊涂,但实际上很明慧。

  • 在大道之中日益行进,反而后退了,这是因为道是反着动的,所以后退了反而在大道的运行下前进了,比如兵法中的诱敌深入,就是以退为进。

  • 维守平易的大道反而看起来乖戾反常,也可以说平坦的大道要经过无数蜿蜒曲折的小路,也就是说越是和每个人平易相处,就越是在无人的时候喜怒无常,这是因为在人前压抑了许多情绪,只有在无人的时候全部宣发出来,于是变得乖戾反常,而越是寻求捷径,就越是走了许多弯路,这是因为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了寻求捷径上了,最后没找到,只能走寻常的路,这就是走了最大的弯路。

  • 至上的德行像山谷一样,自愿处于低处,反而能够包容万物,所以展露在外的广大德行反而有所不足,越是刻意显得广大,越是显得狭隘,显得广大只不过是为了隐藏内心的狭隘,让别人称赞自身为广大,这样的广大何尝不是另一种狭隘呢?刚健的德行看似刚强,实则为了迎合自身的心意而显得刚健,为了维持一种现状而苟且,所以刚健的德行反而看起来像柔弱的苟且迎合。

  • 朴素的真质可以随意雕刻,于是变幻出无数的杂质,或者说一层不变的本性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在别人看来是变化无常的,看起来变了,实际上没变,各种环境下始终如一就是最大的变化,如暴躁易怒的人在躁动的环境下躁动,这种躁动得到他人一致认同,在安静的环境下依旧躁动,这种躁动会让旁人感到诧异。

  • 越是纯洁无暇的事物,越是容易被外界玷污,这是显而易见的,白的衣物染上了一点污渍,就会看起来很脏,而黑的衣物染了无数污渍,却不会觉得脏。

  • 四方边界无限延伸,就无法找到角落边界,有限之物在有限之中无法找到无限的边界。大型的器物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原材料,才能成型,所以不必一蹴而就,不必为了一时之效而舍去长远的发展,不必为了外界一时的认可而迷失原本的本性,只需不断地积累和打磨,缓慢的沉淀自身,自然能够在长远的岁月后成就自身。

  • 大道之音是无声之声,这无声胜过有声,在无形中悠扬回荡,在无声中牵引有声,在寂静和喧哗中隐匿。大道的外形是无形之形,这无形包囊一切有形,这无形塑造了有形,在空间之中无限延伸。大道和光同尘,于无形无声之中隐匿无名,于反动之中弱化一切事物。只有道,施与万物又宽容万物,还不损耗自身,因为万物是道所演化之物,所以看似给予了,但又没有给予,一切循环流转回归了自身,所以永不衰竭,这不仅成就了万物,还成就了自身,成就了又不以为功,所以有大功。


结语

上士行道以勤;中士存道亡道;下士笑道为道。欲明反昧,欲进反退,欲平道而反入歧途。常德常足,矢志不渝。知白守黑,知荣守辱。方隅无限则无方隅,器成有时。希声无形,隐于无名,善贷万物而自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