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ATF16949体系文件:产品过程更改控制程序

 体系管理 2023-04-28 发布于浙江

目的

对产品/过程相关的更改进行控制,确保更改满足预期的效果。

2 范围

关于产品/过程的更改,含对产品、工艺、工模等的更改。

3 定义

3.1 产品/过程更改:指产品、模具、工装,自制检具和辅助设备在批量生产阶段,对其材料、生产设备,模具关键尺寸和工艺参数,或其它方面的更改而影响产品性能、质量、用途,而需对原设计内容进行的更改。

4 职责

4.1 业务部

4.1.1 负责将外部(客户)更改要求输入到技术部、设计部。

4.1.2 负责与客户的联络。

4.2 技术部

4.2.1 负责组织产品/过程更改要求的评审和更改方案的评审。

4.2.2 负责更改设计和更改验证及资料的更改。

4.3 品管部

4.3.1 负责设计更改后产品的检测。

4.4 生管课

4.4.1 负责更改时在制品的控制和库存品的处理。

4.5 相关部门

4.5.1 内部更改要求由要求更改部门申请更改。

5 程序内容

5.1 产品/过程更改要求

5.1.1 当客户有更改要求时,业务部与客户就更改有关事项进行协商, 协商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更改项目、更改原因、更改内容和建议方案、更改时机以及在制品和库存品的处理等。并填写“工程更改申请单”,送往技术部。有关技术事项的协商必要时可由技术部协助进行。

5.1.2 当内部有更改要求时,要求部门填写“工程更改申请单”,送往技术部。

5.2 更改方案的设计

5.2.1 技术部接到设计更改要求表后, 技术部主管制定设计更改工作计划,并由原设计工程师编制设计更改方案。(若原设计者离开设计岗位,则由主管指定相关岗位的设计者完成)。最迟在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内部评审设计更改方案。

5.3 更改方案评审和确认

5.3.1 技术部主管应在接到“工程更改申请单”的10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部门或当事者,对更改方案进行评审,并在“工程更改申请”中填写。填写时必须明确更改方案,明确更改进行时机、在制品和库存品的处理,明确更改验证方式(如是否重新小批量试生产)等。

5.3.2 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5.3.3 产品/过程更改涉及与客户合同上规定的项目或PPAP资料不一致时,应产品/过程更改原因及方案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由客户进行确认,并经客户确认后传回方可作业。

5.3.4 对于专利权的设计,必须与顾客共同确定其外形、装配、功能(包括性能和/或耐久性)的影响,以便能正确地评价所有结果。

5.4 更改的验证

5.4.1 验证的方式按更改评审决议执行。

5.4.2 更改必要时进行更改总结。

5.4.3 更改后的过程须重新进行过程能力进行分析.必要时须进行过程审核.

5.4.4 所有更改必须经过验证完成并经顾客确认后方可执行.

5.5产品/过程更改的执行和控制

5.5.1 技术部将工程更改申请上报负责技术的经理,更改方案获得批准后,填写“工程更改通知单”,输出详细资料。

5.5.2 更改资料应和“工程更改通知单”同时发放。

5.5.3 更改时应考虑相关的零件的更改。

5.5.4 当会引起影响产品、制造过程、测量、物流、供方货源或FMEA的任何更改,其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及所有相关文件必须及时评审及更新。

5.5.5 更改方案获得批准后,设计部或技术部应以“内部联络单”方式通知相关部门(如采购部、品保部、生产部),处理在制品和库存品。

5.5.5.1生管部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处理完在制品和库存品。

5.5.5.2当更改涉及已交付产品时,品保部、技术部、业务部及时进行评审,如交付品为可疑品和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有关规定执行,并及时通知顾客.

6 记录方式

6.1 资料以换版的方式重新输出:被更改之项目、内容处,注明更改记号(以英语小写字母顺序(a)、(b)、(c)……表示),并填写好更改栏中所要求的各项内容。

6.2 电脑文档作相应修改,旧资料存放在“作废资料夹”。

7 相关文件

7.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 使用表单

8.1 工程更改申请

8.2 工程更改通知

8.3 更改申请记录表

8.4 更改通知记录表

8.5 内部联络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