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逆转研究:减重可让糖尿病长期缓解!低热量饮食是关键!

 濮水新声 2023-04-29 发布于河南

直到如今,在很多人的观念当中,糖尿病仍然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终身疾病。似乎只要吃上了降糖药就再也不能停了!

文章图片1

但其实,这样一种传统观念早在2017年的时候就被一项“里程碑式”的医学研究给打破了,这项研究就是【糖尿病缓解试验(Diabetes Remission Clinical Trial,DiRECT)】

而如今,5年过去了,【糖尿病缓解试验】的延长研究再次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

文章图片2

(原创内容,创作不易!希望路过的网友朋友们帮忙关个注、点个赞!看完这篇文章,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谢谢!)

什么是“糖尿病的缓解/逆转”?

现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医学专家们普遍采纳的一种定义是2021年由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所提出的。

所谓【糖尿病缓解】也称为【糖尿病逆转】,指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完全停用降糖药至少3个月以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仍能维持在6.5%以内的这样一种状态(有时候也可以用空腹血糖<7.0mmol/L作为标准)。

文章图片3

而之所以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会提出这样一个定义,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撑就是【糖尿病缓解试验】。

简单来说,这项试验挑选了一部分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病程不长,普遍不超过6年;并且,病情不严重,都还尚未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然后,研究者让这些糖尿病患者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与加强运动锻炼来减轻体重,想看看减重以后,这些患者能否摆脱掉对降糖药的依赖。

文章图片4

结果,在实施减重计划的1年以后,研究者就观察到了令人振奋的试验结果:

强化减重组的患者平均体重下降了10kg,最终,有接近一半的人(46%)实现了糖尿病的缓解。其中,有一小部分患者的平均体重下降甚至超过了15kg,而在这一小部分患者里面,86%的人实现了糖尿病的缓解。

由此,研究者得出一项非常重要的结论:病程不长的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减重可以实现糖尿病缓解。体重下降越多,缓解的概率越大!

文章图片5

在这一重磅医学研究结果发布以后,不光只有美国等地区开始明确提出糖尿病缓解/逆转的定义。事实上,我国也在2021年发布了《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认可了【2型糖尿病缓解/逆转】这样一种概念

文章图片6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实现缓解/逆转!

目前认为,只有肥胖或超重、病程不长、自身胰岛功能尚可并且胰岛β细胞没有遭受免疫破坏的这部分患者,才有希望获得缓解/逆转。

文章图片7

此外,糖尿病的缓解/逆转并不等于糖尿病被治愈了!糖尿病的缓解/逆转是一种需要持续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体重管理来维持的状态。一旦放松了这些方面的管控,血糖仍然会再次恶化。

减重能让糖尿病实现长期缓解!

几年前发布的【糖尿病缓解试验】结果,第一次证明了通过强化的体重控制与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以让糖尿病患者进入到“摆脱”药物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究竟可以持续多久,研究者们当时还无法做出回答。

文章图片8

2023年,【糖尿病缓解试验】的延长研究结果回答了这个问题: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缓解/逆转状态可以持续5年以上的时间!

在之前的试验里就已经获得糖尿病缓解的这部分患者当中,有接近1/4(23%)获得了长达5年时间的长期缓解。而剩下约3/4的患者血糖出现了再次升高,这与他们的体重发生了再度反弹有密切关联。

文章图片9

也就是说,在通过减重获得糖尿病缓解/逆转以后,如果能够持续保持体重不反弹的话,将会有希望获得长期的糖尿病缓解/逆转

糖尿病患者饮食减重 要点有哪些?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可以很明确地体会到,“实现减重”并且“维持体重不反弹”是让糖尿病长期缓解/逆转的一个核心因素。那么,如何才能不依赖药物、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来实现减重呢?

最新发布的2023版《欧洲糖尿病饮食管理建议》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几项建议,都是很值得大家参考与借鉴的。

文章图片10

第一,仅通过加强运动锻炼,而不依靠控制饮食,往往减重效果不佳。

2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由能量过剩和年龄增长所驱动的疾病,如果不在饮食上进行能量摄入的控制,单纯依靠增加运动锻炼,往往难以实现10%甚至15%以上的体重下降。

而要想实现足够幅度的减重,做好饮食控制是必要条件!

文章图片11

第二,严格控制饮食的总热量(本质就是“少吃”)是实现减重的核心,而不同的饮食模式之间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异。

这里所谓的“饮食模式”指的是很多人都听说过的【高蛋白质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生酮饮食】、【低升糖指数饮食】还有【地中海饮食】、【得舒DASH饮食】等等。

文章图片12

医学专家共识指出,在“低热量/低能量摄入”的前提下,并没有发现哪种具体的饮食模式拥有更好的减重效果。因此,大家不必纠结到底应该采取哪种饮食模式去实现减重,更重要的是长期坚持“管住嘴”。

其中,医学专家共识还特别指出不推荐大家使用生酮饮食来减重,因为,这种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

文章图片13

第三,在“低热量”的前提下,应该均衡搭配各种营养素。

所谓“营养素均衡”就是保持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蛋白质的配比与常规健康饮食一致。只用按比例减少各种成分的摄入,来保证总热量明显下降。

文章图片14

这也就是为何不提倡生酮饮食等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原因,因为,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将会让碳水化合物在饮食当中的占比过低,引起营养素的失衡。

医学专家共识当中提到了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叫做【营养均衡的低热量代餐】。这种代餐实际上是可以替代日常膳食的配方产品,在减重的早期阶段可以实现“完全饮食替代”。当然,在度过了减重的诱导期以后,可以减少这种代餐的替代频率,比如减少到每日只吃1-2次代餐或每周只吃3-6次代餐。

文章图片15

事实上,我们前面说到的【糖尿病缓解试验】就是使用了低热量(825-853kcal/天)的全代餐来让患者实现快速体重下降的。这种代餐当中的碳水化合物供能59%、脂肪供能13%、蛋白质供能26%,以及膳食纤维供能2%,如此就保证了各种营养素的均衡。


综上所述,一部分肥胖或超重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有望长期摆脱对于降糖药的依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减轻体重并长期维持下去!在减重过程中,选择怎样的饮食模式并不是最重要的,核心是要在保证各类营养素均衡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好饮食的总热量!


【参考文献】

1,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1年9月 第29卷 第9期

2,Evidence-based European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ietary management of diabetes 《Diabetologia》 Published Online : 17 April 2023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

3,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 第13卷 第1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