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一药——艾曲泊帕乙醇胺

 茂林之家 2023-04-29 发布于湖南

【这种药物是做什么用的】

艾曲泊帕乙醇胺是一种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可诱导骨髓祖细胞增殖和分化,增加血小板数量,从而减少或防止出血。临床主要用于慢性免疫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同类药物:海曲泊帕乙醇胺、阿伐曲泊帕、鲁索曲波帕、罗普司亭。

【正确服用方法】

1、慢性免疫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12岁以上儿童起始剂量是25mg,成人起始剂量是50mg,每日1次。

2、慢性丙型肝炎相关血小板减少,推荐起始剂量每日25mg。调整以达到抗病毒治疗所需目标血小板计数,每日剂量不超100mg。

3、难治性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推荐起始剂量每日50mg,不超过150mg每天。

注意食物可降低此药的吸收,因此需要餐前1h或餐后2h服用。如果服用抗酸药(硫糖铝、铝碳酸镁、氢氧化铝等)、乳制品、或含有多价阳离子(如铝、钙、铁和锌)的矿物质补充剂,应在使用这些产品4小时后服用艾曲泊帕。

建议每天固定服药的时间,避免漏服,若出现漏服,应在发现时马上服药,并在次日按原计划时间服用下一剂。不得通过增加单次的剂量以弥补漏服的剂量。

【药物特点】

1、艾曲泊帕乙醇胺是第一代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相比于其他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艾曲泊帕的临床研究更多,相关数据更加丰富。

2、艾曲泊帕有肝毒性的黑框警告和饮食限制。

3、一项头对头研究显示,艾曲泊帕在有效性上似乎劣于阿伐曲泊帕,但此项研究样本量较少。

【有哪些副作用】

艾曲泊帕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腹痛、消化不良、月经过多、肌肉痛、疲劳、发热、咳嗽、咽炎、感觉异常、皮疹、白内障、瘀斑、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和结膜出血等。

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肝毒性和血栓形成/血栓栓塞事件。

【一些重要提示】

1、用药期间需要进行肝功能监测,如出现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以上并伴有直接胆红素升高,应在医生指导下停药。

2、如出现皮肤或眼睛发黄(黄疸)、尿液异常变黑、不寻常的疲倦、右上胃区疼痛、胃部肿胀,应及时就医。

3、对于有血栓栓塞高风险人群,应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如超过目标水平应及时减量或停药。

4、注意监测是否有头痛、腿部肿胀的情况,以排除血栓事件。

5、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对有心律失常病史、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已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慎用。

6、定期复查血小板计数、全血细胞计数和肝肾功能。

7、可增加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合用应谨慎并调整剂量,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美洛昔康、那格列奈等。

如您曾服用或正在服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有想分享的内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