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建设临证精粹—第三章 痰郁相关理论基础

 吕康悠然 2023-04-30 发布于河南

第七节 痰郁的临床表现

一、心悸、胸痹、心痛

       心悸、胸痹、心痛是各种心脏病的共同表现,多与痰瘀互阻有关。因为心为阳中之太阳,主一身之血脉。心气不足,鼓动血脉无力,则心脉瘀阻,故见心悸、心痛等表现;痰瘀痹阻心阳,故胸闷痞塞,甚则呈压榨样疼痛,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曹仁伯《继志堂医案》说:“胸痛彻背,是名胸痹……此病不惟痰浊,且有瘀血交阻隔间”。反复感受外邪,邪郁不解,侵及心脉,血脉运行不畅,亦可出现胸闷、心痛、迟脉、脉律不整等表现,如病毒性心肌炎;久患痹证,“内舍于心”,痰瘀凝结,则会出现心悸、喘憋、发组、水肿等表现,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此类病证,论治就必须从痰瘀入手。
二、喘咳不已,反复发作
       长期咳嗽、哮喘,反复发作,不仅是肺中有伏饮,而且内有瘀血。痰瘀伏肺,交结不解,使得咳喘缠绵难愈,甚至加重病情。《丹溪心法·咳嗽》说:“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血证论·瘀血》也说:“瘀血乘肺,咳逆喘促”,“痰水之壅,瘀血使然”,均强调了咳喘与痰瘀密切相关。此类病证,如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治疗除化痰平喘外,加活血化瘀之品确能明显提高疗效。
三、头痛、眩晕
       头痛与眩晕,可以分别出现,亦可成为一个病。头为清虚之府,六神所居,须气血精髓濡养,不容浊邪干扰。如浊邪(痰瘀)上犯,干扰清窍,则发头痛、眩晕。因此,古人有“无痰不作眩”,“头痛多主于痰”(《丹溪心法·头痛》),“痰血停留,上冲作逆,亦作眩晕”(《杂病广要·眩晕》),“胸中有死血,作痛而眩”(《张氏医通·诸风门·眩晕》).“查患头痛者,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血府逐瘀汤)一剂而愈”(《医林改错·头痛》)之论。痰瘀上扰所致眩痛,多伴见头重如蒙,健忘失眠,胸闷吐涎,面色晦滞等症。临床如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偏头痛、颈椎病等,按化痰祛瘀论治,收效颇为满意。若属顽痰死血聚结不散,凝结盘踞于脑,则为肿瘤。论治非化散搜剔顽痰死血,肿瘤之患不能消除。
四、中风、偏瘫
       突然中风、手足不用,多痰夹死血瘀血。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重则感觉完全丧失,或肢体强痉屈伸不利,肢体软瘫,痰多,口角流涎,语言涩,甚则神志昏迷,喉中痰鼾。这些症状的形成,多与痰血壅滞有关。明代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风总论》说:“半身不遂之因,或气凝血滞,脉痹不行;或胃热生痰,流入经隧,踞绝道路,气血不得往还。”明代吴昆在《医方考·中风门第一》也说:“中风,手足不用,日久不愈者,经络中有湿族死血也,活络丹主之。”中风一证,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诊断之急性脑血管病变,而脑血管病变无一不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微循环灌注不良,类脂质增多,动脉迁曲硬化等痰擦凝阻的病理表现。从临床上看,中风急性期主要表现为风火痰瘀炽盛,故化痰祛瘀,通腑泻火为论治大法;后遗症期主要表现为正气虚损,瘀血痰浊留滞经络,故需扶正与化痰祛瘀通络法并举,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肢体麻木者,多为“湿痰死血”所致。痰瘀阻滞所致肌肤麻木,日久不愈,或固定一处,或全然不知痛痒,经年累月,无有轻时,或遇寒增剧。对于此类病证,就必须运用温阳化痰、祛瘀通络法。《杂病源流犀烛·麻木》之双合汤(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白芥子、茯苓、半夏、陈皮、桃仁、酒红花、甘草、鲜竹沥、姜汁),对瘀血合并痰涎,阻滞经络引起之麻木,有较好疗效。
五、神志改变
       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若痰浊瘀血侵犯神明之府,可引起精神、神志改变,轻则精神抑郁,表情淡漠,不动不语,呆若木鸡,或喜怒无常,语言错乱,詈骂高歌,不避亲疏,重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口角流涎,或高热神昏谵语。在古代文献中,对痰瘀所致之精神神志改变的记载颇多,如《伤寒论》谓“蓄血发狂”,“热入血室谵妄”;《丹溪心法·癫狂》谓“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胸间,治当镇心神,开痰结”;《血证论·健忘》谓:“凡心有瘀血,亦令健忘”;《重订通俗伤寒论》谓:“热陷包络,夹痰瘀互结清窍,症必痉厥并发,终日昏睡不醒,或错语呻吟,或独语如见鬼状”等。诸如此类的精神症状,王清任用癫狂梦醒汤痰瘀同治之;《金匮要略》中用大黄甘遂汤或桃核承气汤治之;后世用礞石滚痰丸、安宫牛黄丸、菖蒲郁金汤等治之。这些方药皆为痰瘀并驱之剂,故用之多效。
六、癥瘕、肿块
       津液停留而成痰浊,血行被遏而成瘀血,痰浊瘀血彼此互为影响,层层相因,凝聚成块,日以积大,形成瘢痕、肿块、结节等。《灵枢·百病始生》谓:“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丹溪心法·积聚痞块》说:“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之物,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均说明积聚、肿块多由痰瘀凝聚而成。古代文献中所述之积、聚、癥、瘕、癖、痃、痞、瘿瘤、瘰疬、肉瘤以及外科学说的“岩”等这些病证,一般均通过涤炭化瘀而取效,如小活络丸、积块丸、三棱散、海藻玉壶汤、内消瘦病丸等。如病程过久,还须同时助阳益阴,寓攻于补,兼用虫类、麝香等香窜搜剔之品,以发挥其化散痰瘀的作用。
七、水肿、癃闭
       水肿的形成总的关键在于水道不利,而水道不利与瘀血密切相关。《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有“血不利则为水”之记载。《医门法律·卷六·水肿门》亦指出:“瘀血化水,赤缕外现,其水不去,势必不瘀之血亦尽化为水矣。”诸如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无一不存在血液循环障碍及凝血状态。因此,运用化瘀利水法明显地提高了疗效。
       老年人小便不利,主要表现为癃闭,多为前列腺肥大所致。西医认为,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是尿道周围的腺体增大,逐渐向前列腺组织挤压而成假包膜,其肥大腺体与前列腺包膜之间,可压迫尿道,引起排尿不利或不通。这种病理变化与中医痰瘀凝结之病机颇为一致。在治疗上古人虽有开肺、补肾、疏肝等法,但对有形之结,必须以痰瘀同治法潜移默化,用药如琥珀、王不留行、昆布、海藻、山慈菇、穿山甲等。
八、经候不调、带下
       妇人之病,当以经血为先。诸如经候不调,带下之患,在脏腑功能虚损,气血失调的病理基础上,夹痰夹瘀者居多。万密斋在《万氏妇人科·调经章》中谓:“盖妇女之身,内在肠胃开通,无所阻塞,外而经隧流利,无所碍滞,则血气和畅,经水应期。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脂痰凝塞,元室之户不开,夹痰者痰涎壅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月而经一行,乃为浊,为带,为闭经,为无子之病。”临床所见,经少色黑或闭经,带下缠绵;或经前多见带下,伴见腰酸疼痛;或阴道流血,淋漓不断,色黯淡,少腹疼痛而拒按等证,均可从化痰祛瘀论治。
九、舌象
       由于痰瘀互结,舌质多见黯红、青紫、红绛;舌苔多见白腻、黄腻、白滑;舌下络脉多见迁曲、粗大。腻苔多为湿浊、痰饮、食积、顽痰等阳气被阴邪所抑的病变表现;白腻为寒湿、湿浊;黄腻为湿热。《辨舌指南》曾说:“厚腻之苔,为阳气被阴邪所郁,必有湿浊、痰饮、食积、瘀血、顽痰等。”舌色黯紫、青紫,或有瘀斑、瘀点,为瘀血郁阻之象;红绛为热入营血之征。因此,痰瘀交阻,必然舌质黯,或紫与腻苔并见;营热血瘀,痰湿内蕴者,则表现为舌质绛而湿润,或苔腻。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舌下静脉与心肝两经有密切关系,不论身体任何部位有瘀积或痰湿内阻,脉道不利时,皆可现之于舌下络脉。如见舌下静脉粗胀,色作青紫,甚者带青黑者,大都为肝郁失疏,痰热内蕴,瘀血郁结之证(《舌诊研究》)。临床中发现许多疾病都可发生舌下静脉形态及色泽等变化。疾病在能足以引起人体舌下静脉压力增高和足以引起静脉局部血液流变学发生变化时,均可致舌下静脉改变,如门脉高压症、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阻塞性肺气肿、肾脏病晚期等。因此,舌下静脉的迁曲、粗胀、青紫等,可作为这些疾病从痰瘀辨治的重要依据。
十、脉象
       痰病脉象,有滑,有弦,有沉,有迟。热痰内盛,脉象多见弦滑;顽痰痫疾凝结于里,则现沉迟之候。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讲的“数热迟寒滑有痰”“寸沉痰郁水停胸”“迟细脏病或多痰”“寸滑隔痰生呕吐”等就是这种脉象。有涩,有紧,有弦,有迟。清代林之翰在《四诊抉微》指出:“涩为瘀血积痰”,刘冠军在《中华脉诊》中说“弦紧为瘀血、疝瘕”。由于津血同源,痰瘀相关,因此痰瘀同病时,以上脉象可单独出现,也可兼见。《诊家直诀》谓:“滑主痰也,而痰亦见涩”。痰凝血瘀,脉道不利,出现涩脉是很自然的事。《万病回春》论胁痛时也说:“沉涩而急,痰瘀之愆。”除此,促、结、代脉也多由痰瘀阻滞,脉道不利所致,临证时宜详辨。

主编:刘建设 张淑丽 张怀印 刘强波 刘慧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