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道宾:老家的泡馍

 乡土大河南 2023-05-01 发布于河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老家的泡馍



作者 | 杨道宾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老家的泡馍是用白开水泡,这可不是西安的羊肉泡馍,没有那么的美味,可也是我小时候的美食。

许久不做饭,冰箱空空,就剩一个馍,怎么吃,想起小时候常吃的泡馍,如法炮制了一回,形似,也耐饥了,味道和感觉没有找回。

小时候,父母种了十几亩地,赶上农忙时节,顾不上做饭,放学回到家,家里锁着门属于正常情况。我经常吃不上饭,有时候我也去叔叔家吃。赶上都忙,就自己想办法进家,翻过墙头、钻过大门。后来家里大门改成铁门,钻不成,就把大门摘了,进厨房自己找吃的。
我很早就会自己做饭,只是简单一点的面汤,热馍,炒菜不太会。
遇到家长不在家,厨房就是我的天地,则要好好烹饪一道美食,泡馍。
泡馍不是我的独创,是父辈传下来的。
那时候的馍都是自己蒸的,没有酵母粉,每次发完面,留下一块,晒干,作为酵子,下次蒸馍时,和到面里就行了。蒸出来的馍,用母亲的话,“白、大、喧”。农村里,基本家家都如此,北方家庭,馍从没断过,不管劳力还是妇女儿童,每顿饭,馍是主要的。
忙起来,有菜配菜,没菜配咸菜、配酱豆、配蒜汁,实在忙不开,拿块凉馍,边走边吃就去地了,馍是劳力们主要能量来源。

泡馍做法非常简单。厨房里找到馍,拿个搪瓷碗,把馍一块一块掰开放到碗里,搬出父母藏好的糖罐子,任意的撒上一层白糖,打开暖水壶,冲泡一下,几分钟,就可以吃了。比方便面还要简单。方便面那时候属于奢侈品,一年也吃不上一回,能泡的只有馍。
我喜欢吃糖,父母总是不让,说吃糖多了牙齿会生虫子,就像隔壁二爷,虫子把牙都吃完了,剩那几颗。就这,趁着父母不在家,还要偷偷吃几口,搁劲儿的撒上一层,馍的软糯,配上刚撒上的晶体糖,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我总是不等糖化开,撒上就吃,馍到嘴里就化了,糖在嘴里嘎嘣嘎嘣,越嚼越甜。吃泡馍,不能用筷子,用筷子,就只剩一个甜了,那是纯粹为填饱肚子而吃,不享受。
得用勺子,馍虽然泡开,然而在碗里型不乱,一块块的,不均匀排列,拿勺子,切出一块,要的是观感上的质感。对我来说,每次吃,都是吃上边一层,撇一层,撒一层糖,一层糖一层甜,只有勺子才能完成。这跟吃豆腐脑一样,没见过拿筷子吃豆腐脑。

吃泡馍,我大部分是加糖。由于吃泡馍是常事,有时候,为了改变口味,也学大人的方法,吃咸的。基本方法一样,只不过,冲开水之前,加的是盐和小磨油,偶尔也撒一些葱花,这样吃就得用筷子,筷子搅合一通,就成馍馍糊涂,吃起来直接往嘴里巴拉了,这个吃着也香,不过,只是填饱肚子用,没有那份享受。
前几天,我又吃泡馍,可没找到那个味,也许是发酵粉的原因,又或是水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说不清了。

作者简介

杨道宾,男,1985年生,社旗县大冯营镇人。现居洛阳,从事文秘工作。平时喜欢阅读思考,仰慕古仁人之心,闲暇时写些豆腐块文章,记录生活感受、描画社会万象,文字质朴,情感真挚,以深思运笔为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