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广贤文 | 不论一时而论长远

 昵称503199 2023-05-01 发布于湖北

原创 智慧慈光工作室 慈光文化 2022-10-17 19:00 发表于福建
收录于合集#增广贤文60个
图片
不论一时而论长远00:0010:05

点击上方聆听 增广贤文 

 

静慧姐姐


上一次我们学习了《楚庄王不为京观》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古人的仁厚存心,也是因为先祖们累世积德,才能够成就泱泱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作为今天的中华儿女,我们感到万分庆幸,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童慧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华文化已经被全世界广泛认知和接受。作为新时代的炎黄子孙,我们一定要勇敢承担起光大祖宗之德的伟大历史使命,不负韶华,奋勇前进!


再来复习一下上次学习的内容吧: 

图片


我们接着看《增广贤文》下面这一段:

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是劝我们要有容忍之德,不要斤斤计较。“将相”、“公侯”是泛指有成就之人,“堪走马”、“好撑船”是比喻胸怀宽广,也是形容有超常的忍耐功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量大福大”。


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

是说能致富的人往往都有长远的目光,而穷人常常只顾眼前小利,所以才落得贫贱。


世上若要人情好,赊去物件莫取钱。

是教我们如何与人和睦相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重义轻利,我们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尊敬。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经文出自《论语·颜渊》篇,是孔夫子的弟子卜子夏所说的。实则子夏先生还有后话:“虽然命与天似乎非人力所能改,但假如我们能心存敬慎而不散逸,与人相处恭而有礼,则死生富贵也是可以转变的。”古谚语有云:“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运不是一个定数,并非不能改变,我们当下的心念行为,就是未来命运的主宰。


静慧姐姐


今天的四句经文就是在教导我们如何塑造自己的命运,我们把四句经文作为整体来看,就非常有趣味了。


人人在这一生中都希望有所成就,而成功永远属于高瞻远瞩之人,只顾眼前小利、一点小小的委屈都忍受不了,这样的人是不会成就大事业的。


所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修正我们的价值观,以重义轻利、恭敬谨慎的人生态度立身处世,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价值。

童慧


我想起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都是在阐述这样的人生哲理。譬如《隋唐演义》里所写的的秦叔宝,他可以说是全书中最受人尊敬的一位了,时人赞叹他“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


古人早帮我们把各种人生经验都总结好了,而且做出了好榜样,我们只要照着古人的样子去学,不与人争利,同样也会受到人们的尊重,所谓“秦琼卖了黄骠马,五湖四海皆宾朋”。



范蠡三聚三散 ✦

 Gu Shi 

 

在《史记·货殖列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范蠡在辅助越王勾践复国灭吴以后,预见到越王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便飘然浮海而去。
出走到齐国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戮力耕作,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
齐国人知道范蠡有致富的经济才能,便请他出来做主持政务的相国。
他很感慨地说:“家庭经营能达到千金之富,入仕为官能做到卿相之贵。这是我一个普通人能达到的极处了。久受尊名不是一件好事啊!”
因此范蠡散尽家财,归还了相印,带上家人离开了齐国。
到了“陶”这个地方,范蠡带着家人重新开始经营,不久又“赀累巨万”,自称陶朱公。
后来他的次子因杀人罪在楚国被判了死刑,范蠡本来要派小儿子到楚国探视,并带上一车黄金。但长子坚持要去,范蠡不得已,只好由长子去楚国。
图片

过了一段时间,长子带着次子的死讯回到家,全家人痛哭不已。


只有范蠡平静地说:“我早知道长子去了楚国他的弟弟一定会被杀掉,并不是他不爱弟弟,是因为他从小和我一起劳做,饱尝生活的艰辛,所以爱钱如命。


我让小儿子去办,是因为他出生在家道富裕之时,舍得花钱,这是老大做不到的。


大家不要伤心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我早就等着他扶丧归来了”。


  童 慧 //  

范蠡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所谓的远见卓识也不过是谙熟人之常情、通达自然转变之理,只不过修养不足之人,到了那样的情境之下就被迷惑了,舍不得放下眼前之利,结果反受其累。范蠡正因深明此道,才能功成身退。可见修养功夫就在日常取舍之间练就。


图片

让我们一起再复习一遍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吧!



文字编辑 | 义工招募


有文字编辑专长?

望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慈光文化全媒体平台可以展现你的才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