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溯名

 xyf4345 2023-05-01 发布于浙江

        黄帝被尊为我们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其较早且较为系统的记述见于汉初司马迁所著《史记·五帝本纪》一书。其中《黄帝本纪》篇首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怎么样,学医的同道看着是不是很眼熟哈!图片 《史记》可谓综合了之前战国时代各著作中关于黄帝的说法,并将黄帝的地位奉为至尊,安排在第一篇,第一部分进行介绍。

        然而,喜欢刨根问底的学者们仍然饶有兴趣地探索着黄帝的伊始,因为在春秋战国这段时期的文献中,关于黄帝的传说并不统一,而实际上黄帝(氏族)活动的年代比目前最古老的甲骨文还要古老和久远。因此,要在后世流传的记载中析辨出黄帝的源头,还真是不容易的。

        然而又而,毕竟很多事情都是有一些蛛丝马迹的,下面我们就单单从黄帝的名字来追究一下:

        先来看“帝”字,帝的甲骨文写作 图片,或 图片,又或是 图片 。《说文解字》解释为:“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从丄朿聲。图片,古文帝。古文諸丄字皆从一,篆文皆从二。” 通常对“帝”的意思是从“谛”和“蒂”来解释,但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帝字的造字含义上是存在着疑问的。如其甲骨文的上字为图片(才)或图片(言),下字为图片(朿),一下子还真的难以和帝王意思联系起来。这里我们不作深究,从其后义,即古时候,帝是人民的领袖,是统治一方甚或天下的王者。

        “黄”字的甲骨文为 图片图片,金文的“黄”还有写作 图片 和 图片 的,后写为 图片,并逐渐演化为我们今天写的这个“黄”字。如果不翻看甲骨文的话,很难想像的出“黄”字的主体字形是 图片(矢),其本义是射箭用的靶盘,因多用泥色涂圆心作为标志,后来才逐渐失去本义,成为指代颜色的黄色。“黄”字的本义在个别汉字中仍有所保留,比如广场的“廣”字,意思就是设立箭靶的大房子,亦即射箭场;又比如“横”字,最初的意思就是横置的弓箭。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甲骨文中 图片(黄)和 图片(寅)是同源字,提示我们在做相关考证时,可以从字源上进行必要的联系。

        晋皇甫谧作《帝王世纪》言:“及神农氏之末,少典氏又取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而清黄奭的《黄氏逸书考》辑《河图稽命徵》云:“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权星,炤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黄帝轩辕于寿邱”。寿丘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宋真宗曾在次建景灵宫祭祀,尊黄帝为始祖。又《孟子·离娄下》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显然,黄帝氏族起源于东夷地区,在战国时代即有定论,而谈及东夷,则又不得不重回到弓失上来。

        《山海经·海内经》载:“少皞生盘,盘是始为弓矢。” 相传少皞是黄帝的长子,是早期东夷部族的首领,他的儿子盘是弓箭制作的发明人。先秦《世本》记载 “挥作弓,牟夷作矢”,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 “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挥是黄帝氏族的后人,牟夷是与东夷关系密切的支派,挥制作了弓箭,因而其子孙得赐张姓,张即长弓合字。在历史的传说中,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以弓箭著称——后羿,可巧,他也是东夷人。

        “夷”这个字,《说文截字》解释说:“平也。从大从弓。東方之人也。” 可知早期的东夷人以擅长弓箭闻名,而弓箭,是远距离杀伤武器,在古代军事兵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传说黄帝战胜蚩尤,大定天下,就是发挥了弓矢的威力,而此后的中国部队对于弓箭的重视、利用和开发,则已经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当然,我们反过来说,黄帝之所以得名,取字于“黄”,本身就是为了纪念这个先古长于弓矢的东夷部落!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