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斐私语《千字文》023:乃服衣裳

 昵称503199 2023-05-01 发布于湖北

原创 15109152239 淇奥学塾 2017-08-10 09:00

图片

《千字文》中有很多语句其实很白话,并不像有些古文那么难读、难懂。比如这一句——乃服衣裳。

什么意思呢?

字面意思是,于是穿上了衣裳

再稍微有一点文学常识的话会翻译的更加准确。

有了嫘祖,人们于是有衣裳穿了。

翻译到这个程度,小学六年级以上的文化程度都足够用了。您想再翻译出更加准确的意思,光凭字面来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如果您想要知道一个更加详细、准确的解释。那咱们继续往下聊。

“乃服衣裳”可以拼出一组近义词,衣服-衣裳。

近义词是近义词,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别的。

咱先看看"衣"。

图片

您如果见过以前的那种搭扣衣服,或者僧人穿的袈裟,那么理解这个字就会容易很多。

您看“衣”的上半部分,一点一横,像什么?像不像我们常说的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没错,它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下半部分呢?

下半部分就好像一幅画,一个人穿上了一件搭扣款式的衣服。

这样一解释,您应该就心下了然了。衣指的就是上装。

裳呢?裳代表的是下装,准确来说是袍子。

图片

裳的上半部分是高尚的“尚”,下半部分是“衣”。意思是高级的服装,正式场合才能穿的服装就是裳。

唐朝的宫廷乐曲中有一首《霓裳羽衣曲》,说的就是穿霓一般的裳和羽毛一般的衣,演出的曲子。

霓是一种和彩虹类似的天象,区别在于虹的排列顺序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而霓的排列顺序是紫蓝青绿黄橙赤。刚好和虹的排列顺序相反。

接下来说说服。

服最初和衣服并没有联系,它指的其实是一种刑具——枷。

咱们在古装电视上常常会看到,某个犯人被发配的时候就会戴着一个有三个孔的木头枷子。

这个东西叫枷。

抓住犯人,并给他戴上枷的这个行为叫做“服”。

“服”演变为人穿的服装之后,它具体指的是内衣或者衬衣,就是和人紧贴着的来一件东西。

总结一下。

衣指的是上装。

裳指的是连体裙、袍子。

服指的是内衣或者衬衣。

我知道您想问古人难道没有单纯的下装么?有,那个东西叫做“常”,指的是长裙。

前面咱们也提到了,使古人“服衣裳”的是嫘祖。下面咱们就说说这个嫘祖。

嫘祖当然不是这个人的真名。她的真名叫什么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她是西陵氏之女,黄帝的妻子,玄嚣、昌意的母亲,帝喾、颛顼的奶奶。

那她为什么又被称为“嫘祖”呢?

嫘是女+累。

“女”不用做太多的解释,指的就是她的性别。

咱们看看“累”,累是田+糸。

“田”,我们会联想到庄稼。

而古文中的累,上半部分写了三个田。我们知道,古文中习惯用三来代替多的意思,三个田就是好多庄稼。

累的下半部分是“糸”,指的是被处理成束的单根丝线。

您想象,一个人要打理好多庄稼,还要加工蚕丝。这却是很累。

而在远古时代,男人的工作是外出打猎,在家种地和纺织这样的工作是归女性负责的。所以说“累”这个字是专门为女性创造的一个字。我们说男人没有说累的权力。这句话是有根据的。

加了女字旁的累,既“嫘”,是一个专属汉字,指的就是嫘祖。是她最早带领着人们养蚕、纺织的。

最后咱们提一点,嫘祖是养蚕、纺织的发明人。但真正发明衣冠的另有其人。

发明冕,也就是帽子的人叫做胡巢;发明履,也就是鞋的人是于则;发明衣服的人是伯余。嫘祖只是这三位发明家的领导者,以及原材料提供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