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致DKA的少见感染,你能想到这两种吗?

 yy2751 2023-05-01 发布于黑龙江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临床中应时刻警惕少见部位的感染!


作者丨张泰胜


临床中因不同部位或多部位混合感染的患者入院不在少数。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远远比正常人更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特征。而导致DKA出现的常见因素包括:急性感染、胰岛素不合理使用或中断使用、应激创伤刺激等因素。在感染的因素下,往往会刺激糖尿病出现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急性并发症。


其中呼吸道感染、泌尿道、胆道及皮肤感染占据较为常见的因素。前两者隐性感染比例较高[4]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对临床医师判断病情有一定影响。但在临床中如果只关注这些常见部位的感染,易影响到许多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笔者近期接诊到两位相对独特的「感染患者」。



病例一




个人信息:55岁男性,农民。

主诉:头痛、发热2天,气促半天。

现病史: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疼痛呈阵发性,无视物模糊,无恶心及呕吐不适。以左侧为主,活动时可加剧,休息后可无缓解。伴随有发热,居家自诉监测体温最高38.1℃,期间无特殊处理,症状无改善。半天前出现气促,活动后明显。

既往史:有糖尿病病史10年余,血糖管理极差。现长期不规则口服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未监测血糖。

家族史:其父亲有糖尿病病史。

查体:体温 38.7℃,急性病容,体型偏瘦,呼吸急促,BMI:19.1kg/m2,全身皮肤无破损,无皮疹。呼吸中有「烂苹果味」。全腹无压痛,肝肾区无叩击痛。余无特殊。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

通过检查还有病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诱发DKA的因素是感染,从肺部、颅脑及全腹CT均未见异常。患者无尿路刺激征,尿常规未见异常。查体皮肤无破溃及脓肿。常见的感染部位大致都进行了排查。

在追问病史的过程中,患者家属告知:患者近期有诉进食冷水牙齿剧烈疼痛。但因个人因素未进一步检查。想到这里,笔者遂申请可口腔科会诊,口腔科进行病史采集及查体,后得知:患者1周前发现有进食困难,口腔有明显异味,左侧咀嚼吃力,开口困难。但期间并没有引起重视,症状及病情随着时间推移加重,直至发生了DKA入院后被发现。完善颌面部CT及B超等检查后考虑诊断:口腔颌面部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OMSI)是一种颌面部潜在筋膜间隙的感染,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OMSI患者可出现:皮肤发红或发紫、肿胀、疼痛、皮温升高、张口受限等,全身症状多为发热、畏寒、食欲减退等[1]口腔颌面部由于是特殊的解剖结构,一旦发生感染扩散迅速,易引发脑脓肿、脓毒血症、纵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2]

文献中指出: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有糖尿病,因此OMSI患者进行筛查时,建议加入糖化血红蛋白及随机血糖。研究显示糖尿病伴发间隙感染者约占间隙感染患者总数的8%[1]此类感染也可导致糖尿病病情难以控制,出现急性并发症。同时由于OMSI发病较急且重,因此糖尿病病史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

临床中HbA1c受到影响的因素
*不推荐采用 HbA1c筛查囊性纤维化相关糖尿病。
该病例主诉为「头痛」,且患者有严重的脓毒血症。临床病史采集中易被患者的主诉带偏,在排查完常见的感染部位后,应从较为少见的部位进行排查,OMSI就是一个可能发生感染的隐藏部位。



病例二




个人信息:79岁老年男性,退休。

主诉:口干、多饮10年余,气促伴腹痛半天。

现病史:患者缘于10余年前出现有口干及多饮,确诊为2型糖尿病,目前长期口服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控制血糖,未规律监测血糖。半天前出现气促,活动后明显;伴随有腹痛,以上腹为主,无恶心及呕吐。期间无处理,症状无缓解。现为进一步诊治由急诊收入院。

既往史:无特殊病史。
家族史:无糖尿病家族史。

查体:体温38.9℃,呼吸急促,急性病容,反应迟钝。肺部无明显干湿啰音,腹部有轻压痛,以肚周为主,无反跳痛。肝肾区无叩击痛。余无特殊不适。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


结合检查,该患者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重度感染入院治疗。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感染部位,结合常见感染部位筛查,均无导致重症感染的可能。

DKA失代偿期患者可表现为:失代偿阶段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常伴头痛、烦躁、嗜睡等。「腹痛」作为DKA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内分泌科医生而言,大多归类DKA所引发。考虑其原因大致如下[7]

1、酸中毒情况下,氢离子不断上升,胃酸度分泌也不断上升,刺激胃黏膜末梢神经导致其发生腹痛;

2、低血氯、高血酮及低血钠刺激胃部,导致胃平滑肌痉挛发生腹痛;

3、低钾及低镁均可诱发胃扩张或麻痹性肠梗阻,出现腹痛;

4、DKA发病期间会分泌刺激性物质刺激胃黏膜,导致腹痛症状出现。

凭着对DKA的了解,在进行扩容补液降糖、抗感染期间,患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感染症状有加重趋势。血培养提示:肺炎克雷伯杆菌。患者有腹痛,尽管压痛的部位在脐周,查体表现并不明显及典型。结合培养菌种及查体部位。进一步完善腹部CT提示:1、肝脓肿;2、胆囊结石;3、胆囊息肉。

这一下,真相大白。患者感染诊断为:1、脓毒血症;2、肝脓肿。其中脓毒血症源自「肝脓肿」导致。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并且在诊治肝脓肿的过程中糖尿病是「密切关注」的重要因素。

文献中指出:部分肝脓肿的患者缺乏右上腹痛、黄疸等典型体征及症状,仅表现为发热。建议首诊的发热患者,在充分的病史采集、查体及胸部影像学均完善后仍无法评估感染灶的时,应该怀疑肝脓肿的可能,特别是糖尿病的患者[5]

患有糖尿病的肝脓肿患者,出现肝区叩击痛的比率仅为41.8%[6]另外一组数据指出:肝脓肿的典型症状为:寒战、腹痛及发热。但若合并有糖尿病,上述三种症状的阳性率将会大大降低。甚至不足单纯性肝脓肿的三分之一,这部分患者往往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来就诊[5]「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我国肝脓肿常见菌种,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这部分比例目前有上升趋势[1]

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更容易出现感染,且感染部位可分布于身体各处。临床中应时刻保持警惕,尤其是出现少见部位感染时,应积极的进行病史采集、查体及完善辅助检查协助诊治。

知识点测试


------答案分割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