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咬文嚼字|不是“滥觞”是“滥调”

 老沈阅览 2023-05-02 发布于广东

某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这种情景话语不知已在多少文艺作品中出现过,已成滥觞,除了当事人,有谁还能为之动容呢?”其中“滥觞”一词用法有误。

滥,义为浮起;觞,即酒杯;滥觞,本义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由此引申出事物的起源、发端之义,如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文学》:“中国文化大抵滥觞于殷代。”

上述引文想表达的是,某种情景话语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反复出现过,与“事物的起源”无关。结合该语境,此处用“滥调”更合适。“滥调”,即一再重复、令人厌烦而不切实际的言辞或论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