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有祝福吉祥图案的汉代瓦当

 老沈阅览 2023-05-02 发布于广东

瓦当是古代重要建筑材料,一般为陶质,多饰有图案、画像、文字等。在保护屋檐不受风雨侵蚀的同时,还起美化的作用,是实用和艺术的有机统一。

福建地区在汉代以前,基本为闽越人的生活区域,以干栏式建筑或窝棚式地面建筑为主,没有使用砖瓦和瓦当的传统。

汉高祖五年,无诸受封为闽越王,闽越国开始与中原地区密切来往,建筑、制陶、冶铁,甚至官制、文字等方面都深深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瓦当也大量出现在福建的建筑上。

福建汉代瓦当主要集中在福州和武夷山

福建地区出土的汉代瓦当主要集中在武夷山城村汉代城址和福州市城区。

虎凤纹瓦当(来源:福建博物院)

虎凤纹瓦当,出土于福州屏山遗址。当面为圆形,左右两侧为篆书“万岁”二字,上下分别为虎、凤图案。虎面怒目圆睁,画面线条疏朗;凤鸟引颈卷尾,迈足舒爪,尾连“万”字,颈靠“岁”字,上下形成协调对比,极具意趣和美感。

“常乐万岁”瓦当(来源:福建博物院)

“乐未央”瓦当(来源:福建博物院)

“乐未央”瓦当和“常乐万岁”瓦当出土于武夷山城村汉代城址。字体优美秀丽,字形结构对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瓦当装饰多数寓意吉祥

西汉初期,中央政府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政治上趋于稳定的同时,经济上也逐渐繁荣,使文化艺术得到飞跃发展。民众也渴望安静、厌恶离乱,在这种背景下,道家黄老无为思想和周易学说一度盛行,间接反映在瓦当装饰艺术中。

瓦当的装饰纹样,从战国至秦时期动植物等写实内容,转变为以抽象、写意的手法,通过线条的形式来表现四神、云纹、文字和其他几何变形纹。作为建筑上最醒目的元素之一,瓦当上的祥云和吉祥文字正是当时社会思想和人民意愿的体现。

例如,“万岁”就是祈求千秋万世、长生不老;“未央”本义是未尽,后作为汉代长安宫殿名;“常乐”即“长乐”,也是汉代长安宫殿名。“乐未央”与“常乐”寓意相仿,都是祈求长乐无忧,天下太平。

福建先民用这种言简意赅,直观明了的文字,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洪福齐天的渴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