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字的始祖——甲骨

 书虸 2023-05-02 发布于山东
图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

       “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甲骨文共分五个时期。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图片

图片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廪辛、康丁)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仅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图片
图片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图片

图片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图片

图片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

图片
图片


       我国的语言历史久,五千年文化有传承。甲骨文字是源头,小篆楷书是正统。行草飘逸形体美,世人学习永无休。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让中华文化永远流传!

      一片甲骨惊天下,三千文明耀中华。以上是本人粗浅的将甲骨的发展时期做了一个简短的罗列,如有遗漏错误之处,还望有识之士,不吝赐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