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一劳动节,来看,劳动者的高光时刻

 mingf 2023-05-02 发布于上海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劳动、刻苦耐劳、勤劳勇敢的民族。

有一群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他们,就是当代中国的大国工匠。

他们执着坚守,竭尽所能,在不同岗位上忙碌着,诠释着各自的人生价值,洋溢着劳动者的风采。

“五一”之际,让我们一起去看劳动者的高光时刻。

张明,中铁山桥集团电焊高级技师。

从业16年来,他参建国内外重点桥梁工程的焊接工作20多项,带领班组先后攻克了超厚钢板焊接、超大桁片吊装、立体总拼、3000吨整跨移梁等世界级桥梁制造难题,不断创新技术操作,助力中国桥梁走向世界。

张明说:每座桥都是个性化的定制产品,“焊接,不仅要心细,还要出奇制胜。要用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拼搏,为我国交通事业的辉煌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

陈阳,西安交大附属中学英语教师。

曾主持并参与国家、省、市级教学教改课题10余项,发表多篇教研教改论文。始终秉持“学习与做人并重,知识与能力共存”的教育理念。她坚守在教学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学生积极阳光、乐观向上。

陈阳说:我将继续立足三尺讲台,不断打磨和提升教学技能,引领学生探求真知、追逐梦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刘洪吉,国网河北超高压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

凭着对事业的执着专注和用心刻苦,刘洪吉完成了一次次的高难度工作,从一名普通的输电运检工,成长为超特高压带电作业领域的专家。

12年来,共参与完成42回线路近450次带电作业,减少停电3000多小时。河北南网8000多公里的超特高压线路上,留下了刘洪吉爬塔走线的身影。

刘洪吉说:守护银线、守护万家灯火是我光荣的职责,迎接挑战、勇于突破是我不懈的追求,我将用我所有的智慧和力量,保障国家电力能源安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

马小光: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数控铣工。

工作25年来,他潜心钻研数控加工技术,在特种车辆、工装模具、液压传动、无人车行走系统等生产环节首创先进工艺方法,大幅提升装备质量与生产效率,累计完成300余项研制任务的攻关,取得工艺创新成果30项,获得国家专利20项。与工作室团队共同完成北京奥运会、APEC、国庆70周年特效焰火发射装置研制生产任务。

马小光说:作为新时代兵工人,我将牢记强军报国使命,勇做创新先锋,在技能报国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魏凤云,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公司船舶电焊工。

工作27年来,先后承担了一系列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船舶建造任务,如LNG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不锈钢化学品船等等。取得授权专利3项,重点推进高效焊接方法3项,开展先进焊接工艺研究2项,大幅度提升了焊接质量和效率。

她践行和传承工匠精神,讲授焊接工艺方法,每年培训电焊工上千人次。

魏凤云说,有了工匠精神的不断传承,“造舰强军、造船兴国”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李辉,中国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员。

工作31年,带领团队排除15项重大隐患、攻克7项生产技术难题、完成56项创新课题,实现50项专利成果,创新成果转化孵化26项。主导制定2项国家标准。20年前,自主设计电路板,研发新算法,助力一项国家标准的形成。

李辉说 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执着专注的专业精神,也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要想践行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是学习。

孙晓霞,辽宁北方华丰特种化工有限公司火工品技术研究所工程师。

“20多年来,她做到了钻研一个领域、做好一件事。” 如今,孙晓霞已成功完成10多项国家重点型号项目火工品研制,攻克了30余项火工品关键技术,共获得27项受理和授权专利。科研成果与工艺技术成果在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战略导弹、长征火箭、神舟飞船、天问一号等“大国重器”背后,都有她和团队的付出与汗水。她参与研制的奥运珠峰固体火炬,首次实现固体火炬在珠穆朗玛峰峰顶恶劣天气下可靠点燃并稳定燃烧,被载入奥运史册。

孙晓霞说:科研攻关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希望自己每天都前进一点。

致敬,每一位辛勤工作的劳动者!

如果你有同感,欢迎到评论区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